为什么我们要努力“活着”

一口气读完了余华先生的《活着》,大约3个多小时。读的过程有些压抑,读完又释然。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们在成长中从试着变成学会思考人生,思考未来。

活着是个比较沉重的话题,很多人不敢思考,更不想去思考。大体是因为害怕,抑或思考后得不到想要答案的害怕。只因他还没有成长,其实很多时候,只需要亲身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事情,一个人能瞬间成熟,很多熟悉的朋友会觉得,突然变了个人。我身边有很多这样例子,像身边双亲突然离世、家庭变故、负资产、投资失利等等。

有这样“大起大落”的经历,在我看来,越早越好,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当然也有人想不通,悲剧的过早离开这个悲怆的世界。所以才有说,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试着问问自己,我活着是为了什么?

活着的主人公徐福贵,从富二代到一无所有,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大时代。对于他的一家子来说,因为无法接受从“豪宅”到“草屋”先送走了他父亲。内战几年回家后,母亲也不在了。因为给县长夫人献血送走了儿子有庆;接着女儿凤霞生产失血过多而死在医院;他的女婿死在工难;或是因为对生活还充满更多的希望的老婆家珍,在不断失去亲人的悲痛中,也离开了;最后富贵带着外孙苦根,因为贫穷平时连豆子都很少吃到,后来被豆子撑死了。结果剩下古稀老人和一头也叫富贵的老牛,可依然还“活着”。或许是因为这样异常的艰难,反而存托“活着”有更多的意义。

就像哈罗德,退休前一直平平淡淡,生命中除了结婚和儿子,好似没有太多的悲喜。后来有一天突然收到友人癌症晚期的信,他从此踏上了一条六百多英里的旅程,只希望这样能让友人看到生命的毅力,继续坚强的活下去或者活得更久些。老人也正式进入了自我救赎之路。《一个人的朝圣》

生命就是通过不断的经历从而了解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

每个人有每个人活着的方式,可能为了理想,为了国家、民族,为了家庭,为了金钱,为了权势、地位等等,但那有怎么样呢,只要我清楚,我自己为了什么活着,生命就充满了活力,每天都过得很有意义。我们大可不必就羡慕别人,因为谁能说,徐福贵看似再平凡不过的人,他不是伟大的呢。

为什么我们要努力“活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   家珍   富贵   大起大落   豆子   内战   友人   害怕   儿子   意义   身边   自我   努力   过程   生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