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亮点」古法吹糖 幸福有型——“吹糖人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洁

稳定在70℃左右的糖稀,刘洁掐出半两左右的一小块,搓成团的过程中,用心灵和温度对话,适时捏窝、封口、拉管,客户从管口端吹气,在刘洁的捏捏拽拽下,一个个晶莹剔透、萌味十足的“糖人”瞬间成型。古灵精怪的小老鼠、鬃毛飞扬的骏马、犄角弯弯的大黄牛……由麦芽糖幻化而成的神奇,让70、80后的人挪不动步,眼神里流露着曾经享受这份甜蜜的幸福。

“吹、吹、吹……,停。”专注于塑造“糖人”造型的刘洁(见图),温柔地指挥着配合吹糖的客人,“防止客人为了过长吹一口气的瘾,破坏‘糖人’的整体造型,就得时刻提醒着吹气的速度与力道。”

「非遗亮点」古法吹糖 幸福有型——“吹糖人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洁


吹糖人绝不是看着那么简单,从糖料的选择、熬糖的火候,到控制合适的温度,再到“糖人”形态的拿捏,每一道工序都是对手艺人的考验。得益于父亲的口传心授,刘洁不仅接过了这项非遗技能,也接过了赚些零花钱的诀窍。“‘糖人儿’最薄处薄如蝉翼,所以吹气一定要均匀,这样的造型才饱满、生动,就像这只兔子。一旦放开吹,不是吹破了糖皮,就是变成一只圆鼓鼓的肥兔子。”

“糖人”的原料选择上,刘洁十分用心,有色素的不用、有添加剂的不用、有甜味素的不用……经过多年实践揣摩,最终选择了两种不同的上好麦芽糖,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进行高温熬制。首次熬制温度达180℃左右,这时的麦芽糖色泽明亮、极易塑形。待到“糖人”制作时,再将熬制好的麦芽糖二次加热至70℃度融化,揉团、打窝、拉管,对着拉出的细管吹气,在刘洁的捏拉间,令人垂涎欲滴的“糖人”便跃然而出。

要想吹出好的糖人,需得熬出一锅好糖。而熬糖的关键在于对火候和时间的掌控。温度过高过低都不行,高了则太稀容易变形,冷了又太硬无法塑形。“刚开始学吹糖人的时候,温度掌握不好,经常会被烫伤。”常年的捏糖人,刘洁的手掌起了一层厚厚的茧子。

为了精准掌握火候,刘洁在燃料选择上也是煞费苦心。木渣、蜡烛、酒精炉、木炭、电磁炉……要么不卫生、要么携带不方便、要么温度不好把控,缺点大于优点,终被放弃。卡式炉的出现满足了刘洁的苛刻要求,“让顾客亲身体验吹糖人的乐趣,更得保证干净卫生。”

一张桌子、一口锅、一个卡式炉,这是刘洁制作糖人的全部家物什。每逢年节假期或者大型活动,刘洁都会出摊支锅,为出来游玩的大人小朋友制作糖人。“因为受疫情的影响,糖人的销量也减少了,空闲时间就自己揣摩新的作品。”除了娴熟的技艺、丰富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还得靠悟性。随着经济大潮的冲击,“吹糖人”这种古老的手艺渐渐失传。未来,刘洁有衡心将吹糖人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糖人   技艺   口传心授   拉出   味素   糖稀   麦芽糖   火候   代表性   兔子   亮点   客人   温度   用心   造型   不好   幸福   时间   旅游   刘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