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没有可能理性地支持一个极端、偏激或荒谬的观点?

“极端”的定义是什么?

“偏激”的定义是什么?

“荒谬”的定义是什么?

如果是你自己出于自己的具体利益、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情感上的承受能力而无法接受的观点的各种别称,

那么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实情也往往如此。

这么说吧,正经人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并不会引入“极端”、“偏激”这类概念去作为“对方的观点不正确”的“依据”。

因为这一般都只是在展现自己的脆弱、愚蠢和狭隘,没有任何论证上的实际力量。

约等于在家庭聚会上有娃声嘶力竭的哭喊“妈妈我怕,回家,我要回家”。

“荒谬”在逻辑上倒是有效的——因为它直接指向论述失败、逻辑崩溃。

但是一般不会用。

指出对方哪里断掉了、说错了,就已经足够了。用不着再加上各种表示惩罚和报复的情绪化的大词来榨取胜利快感。

对这种快感有强烈的需求以至于管不住自己,不但没啥值得骄傲的,反而是很可悲的——那意味着你很少“赢”。

人家是错了,甚至于错得很远、南辕北辙,那又如何?

这只不过人间常态。

你在见识远超过你的人眼里,甚至没有比你所嘲笑荒谬的输家更不荒谬。

甚至,因为你对“荒谬”判定的爱好,你得到的评价会比那些仅仅因为不懂或者算错而搞错事情、但并没有称人荒谬的习惯的人更低。

低得多。

因为那些人只是起点低

而你对“荒谬”的热衷意味着你其实对真理的兴趣仅止于可以用它体会对其他人的优越感。

你是起点高,但方向偏


你当然可以理性的持有一般大众会判定为“偏激”“极端”“荒谬”的观点。

一般大众之所以过着羡慕嫉妒恨的生活,深陷其中,挣扎不出,其根子就在于自己一旦产生了会被别人惊恐万状喊出“荒谬”“偏激”“极端”的想法,就自己抛弃了理性工具,捂住耳朵“妈妈我怕,我要回家”。

所以,做不出独特的成果,撑不住创新的模式,扛不住开拓的风险,耐不住个性的代价。

只能蜗居在那个自认为“不偏激、不极端、不荒谬”的泥潭家园里,用各种隐藏在心底里、谁也不告诉,于是别人没机会指出其荒谬性的实际的偏激、极端来自欺欺人。

于是,往往是常把这些词挂在嘴边的人,因为出路太少、同质化竞争过于激烈而实际上情绪长期偏激和极端,反倒是从不考虑偏激极端这些评价,只考虑合理性、可行性和效率、常常被评价偏激和极端的人,因为长期看可以抵达蓝海、生活宽裕,而平和从容。

yet another portic irony.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偏激   荒谬   理性   观点   惊恐万状   根子   别称   大众   快感   逻辑   定义   起点   评价   能力   妈妈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