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专题」立秋习俗与养生 立秋诗词赏析

「立秋专题」立秋习俗与养生 立秋诗词赏析

立秋时节,代表着秋季开始。天气逐渐凉爽,也到了丰收的季节。立秋日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立秋养生以养收为原则,民间也有立秋贴秋膘的传统。暑去凉来,秋高气爽,下面跟着MAIGOO节气小编一起来迎接秋天的开始吧。

什么时候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的8月7或8或9日,立秋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从这一天起,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立秋专题」立秋习俗与养生 立秋诗词赏析

立秋气候

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况且每年大热三伏天的末伏还在立秋后第3日。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秋老虎”依然存在。

立秋有三候:初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

立秋农事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

「立秋专题」立秋习俗与养生 立秋诗词赏析

“秋后一伏热死人”,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

棉花

“棉花立了秋,高矮一齐揪”,除对长势较差的田块补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顶、整枝、去老叶、抹赘芽等要及时跟上,以减少烂铃、落铃,促进正常成熟吐絮。

茶园

茶园秋耕要尽快进行,农谚说:“七挖金,八挖银”,秋挖可以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保水蓄水能力,若再结合施肥,可使秋梢长得更好。

大白菜

要抓紧播种,以保证在低温来临前有足够的热量条件,争取高产优质。播种过迟,生长期缩短,菜棵生长小且包心不坚实。

立秋习俗

立秋节

立秋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晒秋

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立秋专题」立秋习俗与养生 立秋诗词赏析

秋忙会

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秋社

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在一些地方,至今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立鳅

无锡人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就是立秋这天会见立鳅。如果秋季有大风大雨,立秋这天稻田里的泥鳅就会在水里立直。

秋收互助

秋忙开始,你帮我我帮你,三五成群去田间,抢收已经成熟的玉米。看谁家的玉米成熟的早,先给谁家搬,既不违农时,又能颗粒归仓。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咬秋

“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食秋桃

江南一带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啃秋

这一天全家一起抱着西瓜、香瓜啃,抱着白生生的山芋啃,抱着金黄黄的玉米棒子啃。啃秋抒发的,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立秋专题」立秋习俗与养生 立秋诗词赏析

立秋水

会到河里或者井中取水,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凉宵

即用优质糯米制作、再进行冰冻的粥。一方面表达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一方面象征夏日即将结束,秋天即将来临。

吃“渣”

就是豆浆榨汁后剩下的豆渣,然后和青菜一起做成小豆腐。他们认为“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

吃“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立秋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

「立秋专题」立秋习俗与养生 立秋诗词赏析

人们要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所以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讲究一点的人家吃白切肉、红焖肉,以及肉馅饺子、炖鸡、炖鸭、红烧鱼等。

立秋养生

精神调养

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起居调养

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睡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秋季以晚10点左右入睡,早晨5点至6点起床比较合适。

运动调养

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

身体调养

防暑降温要继续,注意补充水分,同时在衣着和居家休息方面,应更注意防止夜间着凉。注意不要贪凉,注重饮食卫生,情绪稳定。

饮食调养

Maigoo小编提醒,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立秋饮食主张“少辛多酸”,可适当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

「立秋专题」立秋习俗与养生 立秋诗词赏析

立秋的诗句

立秋时节,虽然暑气未散,但是凉风已至,此时十里田野稻谷黄,处处稻花香。这满眼的秋色,尽在梧桐秋叶之中。

「立秋专题」立秋习俗与养生 立秋诗词赏析

立秋

左河水

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

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

立秋

(唐)刘言史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立秋

(宋)方岳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立秋

(宋)宋释道璨

碧树萧萧凉气回,一年怀抱此时开。

槿花篱下占秋事,早有牵牛上竹来。

*图片来源于摄图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立秋   习俗   农谚   暑气   炖肉   寒蝉   节气   农作物   祭祀   梧桐   时节   秋季   棉花   诗词   秋天   民间   专题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