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一线有明星——记东航技术公司吴志巨


民航一线有明星——记东航技术公司吴志巨

吴志巨,中共党员,现任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虹桥维修基地定检维修部高级副经理,吴志巨飞机维修技术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凭借着对机务事业的热爱和倾力付出,他从一名普通的机械员做起,到如今依托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这一有利平台,带领着自己工作室的团队,不断开发新的飞机维修项目,传承优良维修技艺,持续助力公司改革发展。今天让我们跟随着时间,一起走进这位新时代的“大国工匠”。

初出茅庐 潜心向学

“飞机这个集众多高科技于一身的‘庞然大物’,对我这个爱‘鼓捣’的人来说,一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1996年,从小就喜欢飞机的吴志巨考入坐落在天津的中国民航学院,四年的本科和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生涯,他潜心将学习重点放在飞机材料的研究上,这也为他日后的维修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2003年,吴志巨如愿进入东航,带着满腔的热血和梦想,开始了自己的民航机务维修事业。可是,现实还是给他浇了一盆冷水——工作的辛苦远远超出了想像,单调、严谨、疲劳的工作环境一度让他有些失落。

但青春的特点就是充满梦想和永不退缩。吴志巨告诉自己不能浮躁,要适应这里的环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值班工程师探讨结构方面的排故方案,发现了在大学里学的那些书本知识,和实际生产动手操作完全是两个概念,包括处理问题的思维、查阅手册的方式、对飞机排故细节的把控等等,这需要在一线长年累月的积累,对机务维修的执着和努力才能获得。于是,吴志巨心里更加坚定了要定下心扎根一线学习的决心,谦虚的态度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很快让他成为了技术骨干。吴志巨坚持把每天的工作内容都记录在笔记中,在他看来每次记录的开始就像是一次历练的开始,而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又是一次自我充盈的过程。“那时候总感觉时间过的很快,总是对知识充满着渴望,无论多苦多累都觉得这不算什么。”就这样,一颗青涩少年的心慢慢开始沉淀下来。

民航一线有明星——记东航技术公司吴志巨

扎根基层 磨砺宝剑

随着东航新飞机的不断引进,吴志巨坚持通过研读SRM、AMM、SDS、FIM、WDM等手册不断提高技能水平,了解飞机的选型特点。他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这份刻苦钻研的精神,也让吴志巨的维修技能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更迭,一步步走向卓越。参加工作以来,吴志巨参与了多架飞机的8C检结构修理方案制定工作,筹建客舱整新车间,建立客舱侧壁板墙纸更换能力,制定国产客舱PMA件工作流程等一系列工作项目。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在入职东航的第十个年头,也就是2014年,吴志巨带领着团队发现了A330机型飞机在日常飞行中的反推整流罩经常会有撕裂现象,单次将反推整流罩送外委修理需要50万元左右,修理周期较长,影响航材的周转和一线的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吴志巨经过评估以及对外观摩学习后大胆的提出设想——建立东航A330反推整流罩自主维修能力。做干就干,作为带头人,吴志巨在项目评估、准备、实施、审核评定等各个阶段都力求完美,他利用自己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工作经验,结合当时国际上最新的结构修理技艺,特别是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结构修理的工艺技术,创造性地提出了“多曲面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的精确定位新方法”和“新型材料胶接固化的优化曲线”这两项新工艺,该项目实施第一年便为公司直接节约了维修成本772.4万元,获评“东航创新成果”一等奖。2015年,吴志巨被聘为东航首席技师;2016年,他获得了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017年11月,吴志巨作为领队,率领东航机务代表队从全国78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包揽“首届中国民航机务维修岗位职业技能大赛”集体前三和个人前三,实现全满贯。

专注传承 匠新笃巨

2018年4月,以吴志巨名字命名的“吴志巨飞机维修技术创新工作室”在沪揭牌。“只有把技艺传承下去才能真正体现人生价值,一个合理、延续的师徒带教体系的建立才能保证精湛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作为首席技师,吴志巨关注在本领域内最前沿的技术:一是对本领域资深技师的学术深度进行提升,使其能够达到首席的标准;二是对本领域年轻骨干的全面精心培育;三是将一线生产人员充实到团队中,让他们带着问题进来,经过 “教、传、帮、带”培养出来很多优秀的技术人才。根据这个指导原则,制定了工作室的带教体系,即首席技师/资深技师——技师——技工的三级带教模式。

邓宇浩是一名工作4年的年轻机务人,他喜欢钻研、思维敏捷,2018年有幸加入到吴志巨工作室的项目中,正值定检维修部普查波音737后缘襟翼整流罩支架,发现SY10670轴承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由于缺少合适的工装,只能更换整个襟翼整流罩支架,对于吴志巨来说这样的问题司空见惯,而他并没有亲自动手,而是积极鼓励、指导大家主动承担项目责任,邓宇浩跟随团队通过工作室的3D打印机,自制了一套轴承压接工具,利用车间现有的压床,成功完成衬套压接工作。原先更换整个襟翼整流罩支架单价就超过10万元,而更换轴承单价不到2100元,直接为公司节约200余万元。“各位技术大咖在工作中一直引导我,从项目的策划到压接工具的绘图,项目成功的时候心里蛮激动的。”邓宇浩说。在带教这件事上,一直以来,吴志巨对大家总是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通过这样一个小项目,吴志巨诠释了一个机务人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营造了学习劳模、争做先进的氛围,激发出将精湛的技艺不断传承下去的内生动力。2018年,吴志巨成为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2019年,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民航一线有明星——记东航技术公司吴志巨

责任担当 坚守“疫”线

2020年1月,新冠疫情席卷全国,一场防疫阻击战正式打响。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放下手头工作,停止娱乐活动,居家隔离成为了“常态”,而对于机务人来说,却是恰恰相反——由于停场飞机数量的增加,不少大修、改装的任务临时加入到了定检维修计划中。作为部门的副经理,疫情期间,吴志巨多次深入车间、班组,了解一线员工防疫和工作情况,每到一处他都会仔细询问近期防疫物资配发及消毒防护情况,叮嘱大家要确保旅客安全、健康出行,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安全防范。此外,吴志巨经常通过沟通、谈心等方式,了解一线员工的想法和困难,并及时解决问题,他会和一线员工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和经验,鼓励他们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不断进步。“疫情当前,旅客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一线的维修工作也要细之再细,只有大家齐心协作,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吴志巨说。

疫情期间,在工作室里,吴志巨和他的徒弟们也没闲着,他们自发地利用个人休息时间,钻研飞机维修技术创新项目,不断地摸索和研究,从理论到实践,一步一个脚印,推动降本增效、增产提效。创新研究的同时,吴志巨工作室还和许多飞机维修技术工作室保持着密切联系,交流维修技能,分享经验成果。就在近期,吴志巨工作室还运用3D打印技术制作航材模型,通过云端协作传输,帮助兄弟单位的工作室完成了3D打印技术的验证工作。

翻开吴志巨厚厚的工作日志,扉页上工整地写着:“让所有飞机都安全正常地飞行,这是我们机务人员的心愿,更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这是吴志巨的信念,也是广大东航机务人真实的工作写照,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默默诠释着这句话,并无怨无悔地为民航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民航一线有明星——记东航技术公司吴志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东航   襟翼   客舱   机务   技术   带头人   疫情   防疫   技师   技艺   民航   首席   飞机   工作室   项目   明星   旅游   工作   公司   吴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