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山:天人合一的妙境

巨石山:天人合一的妙境

(文/姚岚 2017-7-8)

天人合一是中国道家哲学的精髓,是人类追求的最高境界。巨石山,真是个“天人合一”的妙境。

我是在丁酉年的春天和夏天两次攀爬巨石山的。

好长时间来,我喜欢远离人群,躲在钢筋混凝土的坚硬和冷漠里,躲避着风雨和刺眼的阳光。但巨石山之行,却是无法拒绝的。海子诗社的诗人们,他们的激情比春风更能鼓动我慵懒的神经。而巨石山的奇特风景,在雨后璀璨的阳光里,或许更有一番魅力。

巨石山:天人合一的妙境

出安庆城区往北24公里,有诸山雄峙西北,安庆人习惯称之为“大龙山”“小龙山”,山脚有湖,名“菜子湖”。山北有罗岭镇,山南有杨桥镇。奇山秀水名镇,这片景区,素有“龙山凤水”之雅颂。之所以改称“巨石山”,就是因为山上多“巨石”,巨石矗立,巨石悬空,巨石不但巨大,而且奇谲怪异。山虽不高,海拔500多米,但在周边的湖泊洲地的簇拥下,显得别具气势。景区以“五绝”著称,奇峰、神石、秀水、奇洞、白玉兰。我们穿过用大石搭建的造型别致的山门,踏上林荫里的青石台阶,走向“龙山凤水”的腹地。

巨石山:天人合一的妙境

巨石山就像一个强壮的武士,裸露着他健硕的胳膊和胸肌,浑身上下丝毫不见肥厚的赘肉。沟壑间石罅里,大多丛生着各种灌木。尽管没有百年老树,没有张家界那般荫翳蔽日的森林,但这样茂密的灌木丛,同样是各种鸟类们的天堂,远远近近清脆的啼鸣,一直追逐着耳鼓。流泉顺着青石板铺就的石阶边缘,越过竹木裸露的根茎,清油般滑下光溜溜的大石背,叮当脆响的声音宛若天上的佛音,让心渐趋宁静。我仿佛听见了清代嘉庆年间的状元龙汝言在林间朗声阅读,声声穿过岁月的烟云,昭示着山下勤勉的学子。

巨石山:天人合一的妙境

有几处的石阶又陡又长,我们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好在路边有木凳子,弯下腰就着清澈的溪水洗一洗手,歇一歇,喝几口水,拍几幅照片,望望头顶上缓缓滑行的索道,看看溪水边树根上爬行的蟾蜍、壮实鲜艳的百脚虫……它们祖祖辈辈居住在山罅的阴凉里,享受着独有的安逸,我们远道而来的造访,丝毫没有打扰它们的清修。缘定三生石的腹腋下,特别的阴凉,山风轻拂,石桌石椅围栏,可以小坐而谈天说地;石阶就像一个神秘而调皮的向导,穿过石洞石隙,又把我们往山下引去,转过一块巨石,忽而让人眼前一亮,谁能想到巨石山的怀抱中,还藏着一方“天池”!青山翠竹环护着一汪清幽幽的池水,仿佛玉液琼浆,能将布满身心的三千尘埃涤净。旁有木凳,在此随意小坐,柳岸荷风,飘飘然分外惬意;及至辗转爬上巨石之巅,凭栏远眺,美丽的龙山凤水、城廓村落乃至逶迤而过的扬子江尽收眼底,令人眼界豁然,胸襟辽阔,大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

巨石山:天人合一的妙境

巨石山:天人合一的妙境

朝东南望去,奔腾咆哮的万里江流在这里变得碎步款款,踟蹰不前,温情脉脉起来,然后才恋恋不舍浩渺东去,仿佛是同巨石山作个叩首,道一声“万福”,而将九华山撇到了皖江的南面。这一缓一慢,便生出许多支支汊汊来,犹如舞女的衣裙,飘飘拂拂。水与水之间的高地,百姓们称之为“江心洲”,洲地肥沃,滋养着世世代代的移民。山脚下不远处,石塘湖破罡湖嬉子湖环绕,构成了“龙山凤水”的绝妙格局。因而,历史上,这里不但才子佳人多若繁星,而骨傲气奇之士也世出不穷。

巨石山:天人合一的妙境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根究底,人类是无法把个体跟自然割裂开来的。在大自然面前,人和其它动物一样,依赖的都是大自然的施舍才能生存繁衍。天地万物,都讲究阴阳平衡。巨石山犹如这片土地上的“王者”,其阳刚之气对阴柔之物有着天生的吸引力。你看,大大小小的湖泊,簇拥在他的周围,波光粼粼,无论晴天丽日还是风雨飘摇,无不婀娜多姿,气象万千。温柔多姿的湖水,跟坚硬突兀的石质山体恰好构成阴阳平衡,不仅从美学角度映衬着巨石山的雄壮和阳刚,也印证了玄学中“阴阳互补”的观点。

巨石山:天人合一的妙境

巨石山:天人合一的妙境

承载着安庆人文象征意义的振风塔,于四百多年前矗立在宜城江滨。“皖城诸山雄峙西北,东南滨江平衍。形家言,须镇以浮图,青龙昂首,为人文蔚起之兆……乃建兹塔。”安庆文风因而昌盛起来,“五里三进士,隔河两状元”。不但形成了名冠京华的桐城文派,还相继诞生了方以智、陈独秀、程长庚、张恨水、朱光潜、邓石如、严凤英、海子等等大师名士。文化底蕴一旦深厚,并被周遭百姓发掘、弘扬开来,时日越久,势必出现“阴盛阳虚”的现象。进入新世纪后,这种现象在教育领域非常严重,不仅在龙山远近的皖西南是个不争的事实,在华夏大地同样十分普遍。据调查,2007年安徽高考专科以上的上线率,女生占85%,这个数据是多么令人震惊!“阴盛阳虚”现象一度成为广东某地教育领域研究的课题。日子过好了,饱足思淫欲,男性面临的诱惑大了起来,他们普遍精神上缺“钙”。金庸的武侠系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占据着男士们的业余生活,是成年男人的童话。而现在,男人们心目中普遍缺少英雄,缺少富有阳刚之气的楷模。

巨石山:天人合一的妙境

“阴盛阳虚”现象关乎国运兴衰,社会和谐,这不是危言耸听。君不见,巨石山的古朴苍劲雄浑,逐渐被越长越高的灌木掩盖了,远远望去,满眼的绿绿葱葱。如果不走近他,不探索他,是丝毫看不见葱绿之中“巨石”原本的雄伟风姿。

巨石山:天人合一的妙境

宇宙之诡谲,造化之神力,无不体现在巨石山上。多年来,安庆人太“崇文”了,处处表现出“文雅”“文明”的样子,以至于不敢直抒胸臆。你看那块“银梭石”,分明就是一截刚劲的“阳锋”,却偏偏要说是织女的银梭子。如果织女的银梭子有如此的粗砺和原始,那丝线还不时时刻刻都被剐断了?我倒认为,说这是牛郎的某部件也不为过。牛郎之所以那么吸引着织女,不能不说跟他身上质朴的野性和阳刚之气有关。

巨石山:天人合一的妙境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探索巨石山,愈发感觉到它体内蕴藏的哲理。善养生者,上养神智,中养形态,下养筋骨。攀爬巨石山,上中下“三养”兼顾。顺应自然,接近并沟通天地万物,让心融入天地的大宇宙,感受大自然的信息、灵感和日月精华,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这个时代,人不能在闹市区的“安乐窝”里呆久了。呆久了,人就会不由自主地变得温顺、沉静、小气、敏感而脆弱起来,浑身多了许多的女性味,而少却血性男儿的那种积极、亢奋、粗犷、充满阳刚的果敢和担当。

距离闹市区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有山有水有田园,四季鸟语花香,动静俱宜,既练身又养心,巨石山,谁说不是个“天人合一”的妙境!

巨石山:天人合一的妙境

我想,每个星期,约上两三好友,起个大早去攀爬一次巨石山。同巨石山对对话,聊聊天,让那种阳刚之气沁入我们的血脉,深入我们的骨髓,让心灵回归朴厚真纯,让生命变得强壮坚韧起来。

作者简介:

巨石山:天人合一的妙境

姚岚,安徽宿松人,安庆市文联副主席、安庆市作协主席。在《中国作家》、《儿童文学》、《新生界》、《星火》、《萌芽》、《阳光》、《清明》、《中国青年报》、《安徽日报》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小说、报告文学共计200余万字。共出版长篇小说《留守》、《花开何处》等专著6部。获得省级以上各项奖励10余次。主编和参与编写的书刊达10余种。长篇小说《留守》获得第五届安徽文学奖二等奖(省政府奖),入选安徽省农家书屋、中小学图书馆政府采购的重点推荐书目,全国馆藏图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妙境   巨石   天人   秀水   安庆市   龙山   安庆   梭子   木凳   阳刚之气   织女   石阶   安徽   阴阳   现象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