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百花争春,春光明媚这是人们对春天的赞美。其实丰收季节的秋天更美。当下的金秋季节,又难得陆续十几天的秋高气爽之际,突然想出去看看乌桕树的火红,银杏树的金黄……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我们驱车前往湖北红安的七里坪,这里是大别山的腹地,也是当年红军闹革命的根据地。当下正值金秋时节,又难得陆续十几天的秋高气爽之际,山里面在蓝天的映衬下,乌桕树红了,银杏树黄了……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从大别山发源的倒水河,全长163公里,是长江的一级支流,也是红安县的“母亲河”。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红安县七里坪镇位于大别山南麓、鄂豫两省边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红色旅游名镇。七里坪镇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这里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部队。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在七里坪吃过中餐,我们沿倒水河前往大山深处,在湖北的红安与河南的新县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小山村,这就是湖北境内的周八家村。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周八家村村子不大,是一座典型的大别山农家山村。村中间里有有口大水塘。我来过几次了,每一次都有一些变化,但是全部由石头建设的房屋是永存的风格。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的时候,邓小平就在这个山村住过,也许是当年解放军足迹遍布了整个大别山区,这段历史也就淹没在时间的长河里面了。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村子里面大多数房屋已经荒芜,门口的野草已经挡住了大门,沿石墙往山上面走可能更没有人烟了。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周八村继续往北不到一里路就是杨山湿地,这里是两省交汇之地,一片几百米长的草甸上分布着茂盛的枫杨树,2016年在路上第七届美食炉灶山大王挑战赛曾经在这里举办。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在我的镜头里面,幽静的树林,蜿蜒的小河,水面的耀斑,还有河边行走的老农,这是在都市看不到的原始的风光,虽然不算美景,但是也自然天成。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路边的柿子树上吊着一个个好像红灯笼的柿子,树底下有几个被鸟儿啄过掉下来的柿子,问过柿子树的主人,言道“要买没有,要摘自己去摘!”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在好奇的驱动下,有人爬上了树,有人举起竹竿打,居然弄下来了几个来,迫不及待地尝一口,涩口之极,于是丢下柿子——让馋嘴的鸟儿去吃吧!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郭家河镇是进入河南的第一镇,是一个集老区、山区、省际边缘区于一体的农业乡。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与新街平行的一条老街是沿河道而建的,老式的平房依河道弯曲的走向,老街只有300米长。一颗古老的银杏树屹立在街道中间,好像一位沧桑的老者在俯瞰着变幻的历史画卷。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离开郭家河镇继续前行3公里,路边出现了一片精美的建筑,这里就是莲花村的“红军纪念园”。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红军园门口也有一口清幽的水塘,水塘对面公路旁边是一大片荷花池,夏季应该是荷叶茂盛、莲花飘香的景象。难怪这里叫为“莲花村”。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红军园前面有一个村子叫“官家围孜”,也叫“官围孜”。网上没有关于这个村的游记的记录。我也是几年前在谷歌地图上看到这个村的形状有些特别:一道半圆形状的塘堰和一片近似圆形的建筑群,于是我前往观看,当时恰巧又遇到一位村里面的老者。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老者给我讲了村子的来历:元末明初,上官一家自光山迁来此地,为保护族人财产安全,防御盗贼及豺狼虎豹侵扰,便用巨大圆木环绕村落一周,并在东西各建一炮楼,称为第一道围子“木围子”;又在“木围子”子内侧开挖水塘,称第二道围子“水围子”;再在水围子外围用石块干砌成石墙,称第三道围子“石围子”。此三道围子,环环相扣,形如铁桶,有效保护了围子内人财物安全,官家围孜因此而得名。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老者还对我说:当年红军闹革命的时候,这里是国民党围剿红军的最前线第一道关卡,这些信息在网上没有任何记录,不过在时过数载的今天,村子里面有心人在围堰边制作了一具当年三道围子的模型,但愿此地能够引起外界人们的注意,也希望村子能够保留下历史的风貌。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莲花村的银杏园就在官围孜村的旁边,这里原来就有几株古老高大的银杏树,大约十年前郭家河乡来了一位新书记,他一眼认定郭家河乡应该走旅游富民的道路,他带领全乡建设了居多“风景点”,银杏园就是其中一个项目。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镇政府在银杏树下修建了一个颇有文化氛围的小广场,“千年有约”的亭子周围是满地金黄落叶,周围有几家农户房屋,但是大半大门紧锁。  

  看上了这里的黄叶,喜欢这里的幽静,我们在这里安营扎寨,渡过了一个永远难忘的“月光、银杏、美食、香茗、帐篷”之夜。第二天早上,大家说为了这次千年前命中注定的“千年之约”,让我们把笑容永远定格在这里。  

  收拾了帐篷,打扫了环境卫生,我们的车队继续前进。今天的目的地是新县卡房乡的几处历史传统村落和景观村落。郭家河乡土门村徐冲是中国古村落之一,现在保存完好的古民居有127间,结构为砖石结构,墙体大都为山石垒砌。尤以箭楼最为奇特。几年前我曾经去过,这次正准备前往,不料看到进村的道路这个烂样,立马取消了进去看一看的念头。  

  记得有一首赞美银杏古诗:“铺锦见知一寸丹,肯将金色洒故园。痴情仍恋钟情处,故遣黄蝶舞碧天。”说的就是金秋时节的银杏,当我们走在寂静的山中,听到的是鸟儿婉转的歌声,看到的是满山的青翠中点缀着金黄的银杏树。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看到路边有一座小山村,问过才知道是一个叫“刘咀”的村子。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从公路过一座跨河水泥桥就进了村子,看得出这个村子原来的规模。  

  不过现在整个村子已经没有几家住户了,寂静的村子空空荡荡,没有鸡,也没有狗、更没有猪。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大门紧闭,一把锈迹斑斑的锁挂在门上。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一个院子里面这座看起来不错的砖瓦房很久没有人居住了,也许这里的主人是再也不会回来了!

离开刘咀村,在一位当地老者的指点下,我们终于找到了通往牛冲村的路口,这是一条可以通往湖北七里坪的山路,在两省交界处就是著名的天台山。  

  老龙潭水库就在进路口大约2公里的山谷里面,八九十年代修建了一座老龙潭水库,据说大坝高度有百米高,当年这座水库发的电直接供应卡房乡的用电。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老龙潭水库的库区在山谷里面蜿蜒了一公里多,形成“高峡出平湖”的景观。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山路上少见有其它车辆,偶然有当地农民的摩托车从身边经过。

    山谷里面的山路弯多且急,我们过了一道长长的陡坡,又走过狭长的河谷,“行到水穷处,炊烟有人家”,前面估计就是牛冲古村了。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上海山里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看上了牛冲村的自然环境,准备投资开发牛冲民宿小镇的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计划中的客房和配套设施分布在山林中,建设生态标准采用美国LEED绿色建筑标准。  

  虽然该项目已经启动一年了,牛冲村大部分村民已经搬迁至卡房乡,但是村子现在整体依旧,连一处停车场都没有,我们只好停在窄窄的路边,如果会车都有些困难。  

  牛冲村坐落在公路边的小山坡上,有许多台阶小路通往家家户户,村前屋后都是高大的银杏树,在深秋的阳光下依然生气盎然。  

  一棵棵银杏树,把美丽的乡村、浓郁的乡愁紧紧联结在一起,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一片片银杏叶,把辉煌的过去、拼搏的当下、精彩的未来串联在一起。  

  有的银杏树上银杏果硕果累累,好像一串串葡萄挂在树上。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银杏果和银杏叶混合在一起落在路上,由于长时间没有人踏过,落在地上的银杏果完好如初。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不得不佩服开发商的眼光,但是我也怀疑如此偏僻的小山村,会有人前来“度假”吗?但愿我是杞人忧天。  

  牛冲原来叫“牛坑冲”,据说的是以前有一年全村的人为避匪患躲进了一个山洞,有一村民带进了一头牛,由于牛在山洞里面的叫声引起土匪的发现,放火烧了洞,使全村人全部遇难,就是被“牛坑”了的村子,于是这个村子以后就叫牛坑村了。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一面墙上的仙人掌结了不少红红的浆果,丢丢说可以吃,酸甜可口,不过我没有尝。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卡房乡是一个革命老区。先后有6000多人为革命牺牲,全县授衔将军43人,卡房就有7人。同时,以反映李先念为主的打响解放战争第一枪的电视剧《中原突围》和刘名榜坚持大别山革命斗争的电影《五更寒》主要拍摄景点就在卡房一带。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目前,境内还保留有列宁号飞机起飞场、沈泽民烈士墓、鄂东北道委、红军后方总医院第三分院等革命旧址鄂东北道委旧址纪念馆始建于1963年,2011年将原烈士陵园进行改扩建,占地10余亩,迁入有名烈士墓321座和无名烈士墓10处。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陵园后山的枫树一片红,想必是红军的红心在卡房大地上的闪耀,它让后来人不忘初心,永远记住红军先烈的奋斗历程!  

  从卡房乡所在地的古店村沿卡(房)—宣(化店)公路6公里就到达胡河村,这里的古银杏园很有特色。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如果说卡房乡是新县的“西藏”,而胡河村就是西藏的“阿里”了,它在卡房的最西边,与湖北接壤,距离著名的中原突围发生地宣化店不远。流经镇上的那条河叫胡河。  

  从远处就可以看到沿河两岸分布着一簇簇黄灿灿的银杏树,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显得格外醒目。  

  河边的一块平地上生长着两棵千年古银杏树,一棵公树一棵母树,母树下面铺满了成熟后掉下来的银杏果,公树下面铺满了黄灿灿的银杏叶。  

  捧起一把银杏叶向上高高抛起来,让飘飘洒洒的银杏叶从身边落下,好像顿时有回到了童年的感觉。  

  也许只有一年之中最好的几天里,才能看到满树的黄金叶在一阵微风掠过时纷纷洒下,我不由想起三国魏·曹丕在《燕歌行》中有诗曰:“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是啊,秋天此时已经掠过了树稍,冬天已经不远了! 

  从胡河古银杏园出发13公里到达湖北大悟县的第二大镇宣化店镇,宣化店镇还是解放战争初期的中原军区司令部驻地,周恩来等一大批革命前辈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这里是打响解放战争第一枪拉开全国解放战争序幕的地方。周恩来与美蒋代表谈判旧址、中原军区司令部、中原军区会场遗址均保存完好。

经七里坪进郭家河去卡房乡赏银杏谷 - 深秋大别山游记

   我们在宣化店镇吃了中餐就沿S108省道返回武汉了,在路过大悟境内的时候在路边停车休息时,拍了唯一的这张照片,从照片看来,今年的乌桕树由于天气原因红叶不够红,也不够灿烂。  

  从新县回来两天以后,一股强冷空气从北方横扫过来,气温骤降、落叶纷纷;我们正好赶在强冷空气来临之前领略了深秋的斑斓、黄叶的灿烂,可以说值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大别山   红安县   新县   银杏   宣化   解放战争   龙潭   围子   中原   银杏叶   银杏树   湖北   老者   深秋   村子   红军   游记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