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你对它们都了解吗?众所周知,肥西历史文化气息浓厚,全县分布多个红色景点,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不妨来一次“红色游”,追寻红色印记,感悟百年风华。

山南镇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

肥西山南镇小井庄是包产到户的发源地,这里有一座包产到户纪念馆,记录了肥西人探索改革的一段峥嵘历史。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1978年,一场百年未遇的大旱重创安徽,山南受灾十分严重,从春到秋,大约八九个月竟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水塘干涸,人畜用水困难,田地开裂,庄稼枯萎,可以说颗粒无收。农民眼巴巴地望着天空,发出沉重的叹息。当年9月15日晚,在柿树岗黄花油厂南仓的一间会议室里,山南区黄花大队党支部会议组织研究秋种问题。会后第二天,全大队立即行动起来,划任务、落实到人,不到两天时间,1700亩土地就分包完成1420亩。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由此拉开大幕。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如今,作为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之一的山南镇,改革创新的火仍在熊熊燃烧。近年来,山南镇依托独特的人文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紧紧抓住红色、生态两条主线,着力乡村振兴,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镇、安徽省文明村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等荣誉称号。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铭传乡小院墙

中共皖西北特委皖西北独立游击师成立地旧址

在肥西腹地岗峦起伏,草木茂盛之处,有一个小小的村庄,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然而,就是在这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小村落里,中共皖西北特委、皖西北独立游击师书写下了传奇——此处便是位于肥西县铭传乡高塘村的小院墙,这里的山峦、岗丘、丛林里,到处都留有革命先辈们战斗的痕迹。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小院墙旧址

1935年2月,中共皖西北特委成立,同年6月,以皖西北游击大队为基础,在合肥西乡小院墙(今肥西县铭传乡高塘村),成立了皖西北独立游击师。皖西北独立游击师在此成立后,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连战皆胜,所向无敌,声威大振,队伍由最初的100余人发展到了400多人。皖西北游击区的革命斗争,震撼了南京国民党政府的门障,动摇了当地的反动统治,有力地支援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为保卫大别山革命红旗立下了功勋。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岁月荏苒,小院墙原始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现已消失,仅存遗址。但皖西北独立游击师的故事却在铭传乡高塘村代代流传。进入新时代,革命旧址焕发新生机,彰显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花岗新四军抗日伏击战旧址

206国道笔直宽阔、车辆川流不息,农田里碧绿如油,苗木花卉和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夏日里的花岗镇,处处显现生机。而在70多年前的1938年,新四军曾在这片土地上数次伏击日军汽车队,对当时武汉会战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紧邻206国道,在花岗镇中心卫生院七十埠村卫生室的门口一侧,竖立着一块青黑色的纪念碑,上面刻着“新四军花岗伏击日军汽车队纪念碑”字样,纪念的就是这一历史事件。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抗日战争时期,距合肥70公里的花岗还名为“花子岗”,是合肥通往安庆的交通要道。1938年5月14日合肥沦陷后,日军在花子岗无恶不作,沿线一片凄凉景象。日军的侵略暴行激起了新四军四支队全体官兵的怒火,大家决心向侵略者讨还血债。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花子岗被日军洗劫后的场景(资料图)

1938年9月12日夜,根据侦查来的敌情获悉,日军150辆汽车自桃溪开往合肥,运送军用物资。这天晚上,七团一营摸黑按时到达阵地,埋伏在花子岗七十埠一带。当晚12点,随着隆隆的响声,日军150辆汽车如长龙般由舒城向花子岗开来。当汽车进入伏击圈内,营长一声令下,战士们一齐拉响手榴弹,向敌人展开猛烈攻击。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战,击毁日军汽车45辆。

为了纪念新四军四支队抗击日军的英勇战斗,1998年9月12日,肥西县在花岗镇设立了一处纪念碑。丰碑记录着辉煌战绩,也时刻激励着合肥人民继承和发扬先辈革命精神,花子岗战役的深远意义将永载合肥抗战史册。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张璋烈士墓

在官亭镇周公山北麓,一片苍松翠柏环绕之处,坐落着一座烈士墓,墓呈圆形,由青石砌成——这便是张璋烈士墓。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张璋,原名张鼎和,曾化名张晓天,是著名淮军将领张树声之后,家族地位显赫,生活条件优渥,但强晚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西方列强的烧杀掳掠,让他的心中萌芽了革命的种子。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张璋烈士与家人

1927年国民党新右派发动武装政变,张璋在广州被捕,逃脱后赴日本留学,留学期间张璋依然心系祖国,积极参加反帝激进运动,结果于1929年被日本遣返回国。回国以后,张璋考入辅仁大学化学系学习。在校期间,张璋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奉党指示积极参加“北方左联”的筹备工作。

1936年春,张璋从上海回安庆时再次被捕。在狱中敌人各种威逼利诱,想从张璋口中套出机密信息,然而张璋始终守口如瓶。10月8日,张璋被送上了刑场。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脸上没有任何惧色。随着一声枪响,年仅31岁的张璋英勇就义。张璋就义前,在一香烟盒背面给妻子吴昭毅写下一份16字遗书:“教育我儿,继承我志。代我收尸,勿告我母。”短短的16字,饱含了张璋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后代的殷切希望以及对母亲的不舍。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张璋烈士书信

1936年张璋牺牲后,遗体被运回家乡。1982年3月,由肥西县人民政府修葺了这座烈士墓,墓前矗立的石碑上刻着由其战友、原中共安徽省第二书记顾卓新题书:“张璋烈士之墓”。如今的张璋烈士墓,已成为肥西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颜文斗烈士公园

在丰乐镇程店街道附近,坐落着颜文斗烈士公园,繁花翠树映衬着一座高大的雕像,彰显了颜文斗烈士英俊豪迈、气势凛然的英雄风采。关于颜文斗其人的故事,你了解吗?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颜文斗出生于富农家庭,1928年5月,考入上海文治大学,在校期间参加反日运动,和同学们一起举行了敦促国民政府反日的示威游行;后转入上海大厦大学,在该校加入共青团组织。1930年2月,颜文斗回到家乡后,以开办联一书店为名,设立合肥地下党组织秘密交通站,担负起党中央与鄂豫皖苏区的联络任务,并于1932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合肥中心县委机关被破坏后,颜文斗等转移到中派河附近的马郢一带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和马子中等人于1932年底开始组建合肥游击队,颜文斗担任游击队指导员。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颜文斗烈士

1934年5月底,颜文斗等16位同志在战斗中不幸受伤被捕。1934年10月5日深夜,敌人将颜文斗押到六安县北门外推入预先挖好的土坑中,一面盖土,一面再次威胁颜文斗自首。颜文斗视死如归,高呼口号:“苏维埃万岁!”“共产党万岁!”直至壮烈牺牲,时年25岁。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为了缅怀纪念这位革命先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以烈士之名,命名颜文斗家乡所在地为“文斗乡”“文斗公社”;2010年,家乡人民在程店街道附近建设了这座“颜文斗公园”,立有烈士的青铜塑像。

马子中烈士墓

“皋城郊外英雄血,为国捐躯多壮烈。子中业绩垂千古,革命精神永不灭。”这首诗所提到的子中,就是马子中烈士。马子中烈士墓,位于安徽省肥西县上派镇中派社区马郢村民组,现为肥西县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马子中烈士原名马家堂,上派镇中派河马郢人。在表兄弟颜文龙、颜文斗的影响下,马子中接触进步书刊,向往革命,于1930年在本地加入共产党,担任中派特支干事,南乡区委委员等职,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马子中烈士

1932年秋,中共合肥中心县委遭到破坏,马子中和颜文斗奉合肥临时中心县委指示,在中派河一带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组织农民协会,并重建合肥游击队。游击队在肥西聚星街、周小圩、丙子埠、程店等地镇压了一些土豪劣绅。

1934年6月,马子中与颜文斗等率合肥游击队转移途经严店附近宿营时,因哨兵被捉后走露消息,受到近千人反动武装围攻。马子中、颜文斗等16人被捕,后被押送六安。马子中等始终坚贞不屈。1934年10月5日深夜,马子中等被押到六安北门外,活埋牺牲。

这些红色景点都在肥西 你对它们都了解吗

▲马子中烈士证

为纪念马子中烈士的英勇事迹,1944年修建了此墓。1969年,肥西县革委会对其重新翻修。1999年,因合界高速公路建设,肥西县人民政府将烈士墓迁建于马郢村南30米处,并举行了祭奠仪式。

这个7月,快带上家人朋友一起来肥西看看吧!重温峥嵘岁月,传承革命精神,红色文化旅游,不仅是参观、学习,更是感恩与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肥西   肥西县   特委   包产到户   中派   安徽省   花子   烈士墓   院墙   合肥   马子   景点   游击队   日军   烈士   中共   红色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