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走亲访友必备!肥西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满满家乡味

味蕾是有记忆的

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风景

尝过很多触动舌尖的美味

但是依然会对记忆里的一种味道

心心念念,它就是家的味道

人杰地灵,历史悠久的肥西
从来不缺乏心灵手巧的传统美食
香喷喷的米饺、甜甜的糕点……

味道不一定是最好的
但恰恰温暖了那颗流浪在外、疲倦已久的心

01

三河米饺

中秋走亲访友必备!肥西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满满家乡味

古镇三河,沉积着古老的历史文化遗存,饮食文化同样源远流长。三河的传统饮食文化是三河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玩在黄山,吃在三河”之美誉,而三河最出名的小吃,莫过于色泽金黄、过齿留香的“三河米饺”。

三河米饺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传说三河米饺是当年太平军驻守三河时,有汪氏父女特为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人而做,受到称赞。后家家效仿,用此犒劳太平军将士,对取得“三河大捷”功不可没。

中秋走亲访友必备!肥西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满满家乡味

三河米饺制作工艺精美,集徽、川、淮扬名点之特点。制作时,先将面粉放到铁锅里,下烧旺火,上兑开水,用锅铲搅拌,打成“剂子”,放到案板上用两手搓揉,搓到不软不硬时,卷成圆筒形样坯,用手指捏成团状拽下,摊平,放上馅,捏成“鼓月”形状,下锅用菜油炸。饺馅有粉丝白干、虾仁黑干、精肉粉末等等,炸熟后其鲜嫩味美,是早点中的佳品。

中秋走亲访友必备!肥西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满满家乡味

光看它金黄的颜色就已经让你馋得直流口水,一股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你更是急不可耐。伸手就拿来一个先尝一口,饺馅松软喷香,饺皮香脆可口,还有淡淡的米香呢。

中秋走亲访友必备!肥西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满满家乡味

三河米饺2010年已被批准列入合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目前,三河镇约有百余家油炸米饺店,三河米饺不仅成为肥西人团圆饭桌上的必选项,更是深受三河观光客的青睐。

02

中和祥糕点

中秋走亲访友必备!肥西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满满家乡味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吃月饼是中秋佳节最传统的庆祝方式,它象征着团圆寓意着美满,除了月饼,各类糕点也是中秋必备。

中秋佳节,在静谧恬然的圆月下,与亲朋好友品尝香甜可口的糕点,赏月畅谈,其乐融融。

中秋走亲访友必备!肥西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满满家乡味

“麻饼”表皮芝麻饱满,分布均匀;“烘糕”色泽金黄,酥松多孔,香酥可口,味美甘甜;“寸金”糖表层脆、心酥软、甜味醇,具有橘饼、桂花的特有香气,脆、甜兼得;“白切”香、脆、薄三味俱佳,原汁原味……制作传统地方名点的“中和祥”生产的麻饼、烘糕、寸金、白切这“四大名点”,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合肥四大传统特产,历来被人们用作待客和馈赠的礼品。

中秋走亲访友必备!肥西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满满家乡味

“中和祥”创立于公元 1898 年(清光绪二十四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其所生产的玉带糕、贡糕、白切(焦切)、寸金、麻饼(得胜饼)、烘糕、酥糖、绿豆糕、月饼等畅销皖中地区,被列入古镇三河民谣“十大舍不得”之一,并被县志所记载。

中秋走亲访友必备!肥西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满满家乡味

作为做了百年的传统糕点老店,中和祥一直坚持传统的制作技艺。中和祥采用当地良种糯米,精炼芝麻油,桂花,配以上等作料,配方成分独特。其中,“漂、选、晾、润、蒸、炸、烘、炒”等工艺流程及温度数系人工操作,掌握适度切中,已成为独门传承的徽派特色工艺。

中秋走亲访友必备!肥西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满满家乡味

如今,中和祥糕点已成为人们过节送礼,走亲访友、升学祝寿常备的礼品。2010年3月经合肥市批准,中和祥糕点被列为合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03

肥西粉折

中秋走亲访友必备!肥西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满满家乡味

肥西粉折制作传统技艺,2018年12月被批准列入肥西县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中秋走亲访友必备!肥西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满满家乡味

肥西粉折是肥西县特产,中国最早的复合型主粮(米 + 豆类)。《肥西县志》 记载:粉折,多出县西北山岗区,用米配绿豆 或黄豆,放水浸泡,经过轻微发酵后磨成浆状,再用铁锅摊制而成,切成条状晒干,可存放很久,吃时用汤或开水下食,味美而富营养。《(光绪)庐州府志》卷八风土志中记载丰乐河镇,在城南九十里;多豆酿、多火酒、多豆粉。

中秋走亲访友必备!肥西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满满家乡味

肥西粉折传统工艺流程很是复杂,将大米(有地方用小麦)和黄豆(绿豆或红豆)经过竹筛筛选、混合浸泡、棉网筛洗(主要是将轻微发酵的异味及脱离的豆皮去除)、石磨磨浆、清水调浆、热锅摊制、扎叠切条、篾簸曝晒而成。如今已完善到8个主要工艺环节,原料从精筛细选到早晚餐出盘,每一步骤都融汇了传承人的辛勤和汗水。

中秋走亲访友必备!肥西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满满家乡味

刚出锅的粉折浅黄、喷香、绵软,蘸上大椒酱,咬上一口,那个美味,套用杜甫诗句: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

中秋走亲访友必备!肥西这些舌尖上的“非遗”满满家乡味

非物质文化遗产

堪称是一座城市的活态民间史

在传承千百年的时光皱褶里

记录着当地民间生活的精神文化气质

自古延续至今、而不衰绝

是社会进步不可磨灭的历史痕迹

而美食,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这个中秋佳节
用肥西的这些非遗美食抚慰你的胃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肥西   太平军   肥西县   合肥市   走亲访友   县志   铁锅   舌尖   工艺流程   糕点   月饼   金黄   文化遗产   可口   中秋   家乡   物质   味道   传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