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秋日的肥西

是从树开始的

随风翻飞,叶落无声

却铺就一地缤纷

叶子从明和暗的色彩搭配中

拉开秋夏的更替序幕

美丽的铭传乡

也迎来属于自己的美

铭传秋日

喜欢铭传乡的秋天,是从山水开始的。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大潜山、圆通山森林茂密,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磨墩湖、潜山湖波清澈透底,滋养着铭传乡人。绿水青山,就是铭传乡的真实写照。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硕大的“风车”在山上伫立,静静地守候秋风的到来。铭传乡宛如一幅自然雕琢的画卷,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翠绿的山林层次分明,丰收的黄搭配希望的绿,明亮的色彩惊艳了游人目光。此情此景,连时间仿佛都放慢了脚步。见惯了喧嚣的城市生活的我们,此刻,心情在这里愉悦起来。

铭传故事

这样的好山好水,自然也会孕育出不凡的故事。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铭传乡为淮军故里,人文荟萃,系清末淮军著名将领、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两广总督张树声等人的故乡。在乱世之中,江淮儿郎练就一身本领保卫家园,成就一段传奇故事,其中以刘铭传最为出名。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刘铭传是清朝末期淮军名将,19世纪末率领军民英勇抵抗法国舰队,成功保卫祖国宝岛台湾。1885年刘铭传受清政府委派,开启台湾省治历史。在七年的治理过程中,刘铭传进行编练新军、修建铁路等一系列洋务改革;开煤矿,创办电讯,改革邮政,发展航运事业,促进贸易,发展教育事业,促进台湾省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清朝末年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中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是实力最强的一个,而刘铭传在台湾兴办洋务则成效最大最成功,也正是因为如此,台湾成为当时中国最先进的省份之一,刘铭传也因此被誉为台湾现代化之父。

铭传人文

为纪念刘铭传,他的家乡后来改名为——铭传乡。如果你对这位保卫台湾的民族英雄产生好奇,那你一定要来铭传乡看看。

刘铭传故居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刘铭传故居也称为刘铭传旧居、刘老圩,是一处典型的江淮庄园建筑。故居内现存有古建筑2100平方米,主要有中心建筑群、南北遗址、盘亭、西洋楼、钢叉楼等建筑。圩子有内外两道壕沟,西北角大堰中有读书岛。故居四周有当年刘铭传亲手栽植的广玉兰,虽经百年沧桑,至今仍高大挺拔,赶上花开时节,香飘四溢。2012年6月,刘铭传故居被国台办批准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成为安徽省唯一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刘铭传墓园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刘铭传墓园位于大潜山北,依自然山势而建,面水靠山,景观宜人。墓园的总体布局遵照清朝一品官员墓葬规格修建,设有壁照、三省桥、一道门、神道、牌楼、碑亭、华表、石像生、享堂、祭祀广场等,墓室就坐落于祭祀广场的中间。刘铭传墓园于2008年10月23日正式启动建设,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完工。2011年4月12日,刘铭传安葬于此,终魂归故里。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刘铭传纪念馆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刘铭传纪念馆占地面积56亩,东临大潜山和红旗水库,西侧1000米处就是刘铭传故居。纪念馆共三层,南面依山,一、二层半嵌入小山岗山体,颇有特色。纪念馆以江淮民居建筑元素为主线,采用四水归堂院落式布局,院落中央蓄水建台,突出大陆、台湾、肥西地图形状。同时,又以纪念馆为中心,空间上形成与刘铭传故居、台湾、刘铭传墓园的联系,突出刘铭传从出生到保卫台湾、建设台湾,以及逝世后归葬大潜山的人生轨迹。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在缤纷秋日里,品读肥西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肥西   两广   潜山   台湾省   洋务   墓园   院落   台湾   海峡两岸   江淮   故里   故居   纪念馆   秋日   清朝   缤纷   自然   故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