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生手记:吐了20天奶,这个宝宝差点踏入鬼门关

儿科医生手记:吐了20天奶,这个宝宝差点踏入鬼门关

​不要忽视这些罕见的疾病信号,早发现,早治疗!

儿科医生手记:吐了20天奶,这个宝宝差点踏入鬼门关


儿科医生手记:吐了20天奶,这个宝宝差点踏入鬼门关

本文约3485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每个新添了小生命的家庭,通常都洋溢着欢乐,也充满了紧张。

新手爸妈们往往手忙脚乱,面对着娇嫩的小宝贝,他们总是小心翼翼。只有孩子吃得好、玩得好、睡得好,他们才能放心。但百密也会有一疏,有些罕见的疾病信号,也会被这些忙碌的家长所忽视。

不知不觉,小维在儿科工作也已经3个月了,也亲眼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神奇病例。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一个惊险的真实故事。


一个出生不到3个月的小婴儿,似乎一直没有学会如何进食。

吐奶20多天后,他终于在一个深夜被送到了医院。这时候,他已经变得十分虚弱,奄奄一息了。可能有的家长看到这里会感到疑惑:3个月之内的宝宝,出现吐奶的情况好像不至于致命吧?这个宝宝究竟得了什么病呢?

要想解开这些疑问,就请继续往下看完今天的内容吧。


儿科医生手记:吐了20天奶,这个宝宝差点踏入鬼门关


事情发生在一个月前。

某天夜晚,小维刚刚准备躺下睡觉,工作群突然热闹了起来。

我们主任在群里发了两张化验单,说:“还醒着的同志们可以看下这两张化验单,是同一个小宝宝的,前一个是刚刚入科时的血气分析,后面是经过夜班医生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简直就是教科书一般的治疗啊,你们好好学习一下哈!”

儿科医生手记:吐了20天奶,这个宝宝差点踏入鬼门关

儿科医生手记:吐了20天奶,这个宝宝差点踏入鬼门关

血气分析1;血气分析2。图源:小维工作群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小伙伴说:“小维小维,这么专业的东西,我们根本看不懂啊!”没关系,大家只需注意这两张化验单里编号1到4的几项,这几项是血液中的几种电解质的含量。

第一张化验单里面,这个宝宝的这几项值都非常低(左边的数字是化验结果,右边的数字是正常范围),而电解质低会导致宝宝抽搐,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其死亡。按照我们主任的话来说就是“上一次看到这个情况还是在一个濒死的宝宝身上!”。

而经过几小时的治疗后,这个宝宝的各项数值就比较接近正常范围了。

虽然看起来只是两张化验单,背后却连着一条让人惊心动魄的生死线。


第二天上班,小维怀着好奇的心态去了解了一下这个宝宝的情况。

据夜班的同事说,宝宝来的时候异常安静,没有哭声,呼吸也很微弱,后来居然开始持续抽搐,整体状态非常差。

待宝宝情况稍微稳定后,同事询问宝宝的爸爸得知他已经吐奶将近20天了,而且每次都是吃完就吐,起初还不是很厉害,后来越来越严重,几乎是刚吃进去就喷出来。

在宝宝情况稳定后,同事带着他去进行了腹部B超的检查,最终确诊这个宝宝患有“幽门肥厚”。

经过和小儿外科的医生会诊后,当值的医生立刻对这个宝宝进行了手术,短短2天的时间后,他就可以正常进食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对“幽门肥厚”这个听起来不太常见的疾病充满了疑问。

它到底是什么呢?不要急,慢慢往下看。


儿科医生手记:吐了20天奶,这个宝宝差点踏入鬼门关


想要了解“幽门肥厚”这个疾病,首先要知道啥是幽门?

如下图所示,幽门是胃的出口,它是胃和十二指肠相接的地方。顺带一提,胃的入口叫做贲门,是胃和食管相接的地方。

儿科医生手记:吐了20天奶,这个宝宝差点踏入鬼门关

胃的形态。图源:第9版《系统解剖学》


儿科医生手记:吐了20天奶,这个宝宝差点踏入鬼门关

幽门管和幽门窦,图源:第9版《系统解剖学》


而保障幽门实现“出口”功能的是“幽门括约肌”(幽门括约肌包括了外层的纵行肌肉,中间的环形肌肉和内层的横行肌肉),这些肌肉群的主要作用就是让胃里的的食物不要太快进入肠道,使得食物在能够在胃里进行初步消化,而另一方面因为它的约束,确保已经进入肠道的内的食物无法再反流进入胃里。


那么幽门肥厚这个病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它的全称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由于幽门括约肌中的环形肌肉增生肥厚,导致幽门管腔狭窄,而随着肌肉的增生,最终导致幽门梗阻,说直白一点,就是幽门管完全堵上了。

虽然很多人没有听说过这个毛病,但其实它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也挺高的,大约是1/3000-1/1000,是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第三大疾病,男宝宝的发病率比女宝宝高,但是目前的病因尚不明确。

儿科医生手记:吐了20天奶,这个宝宝差点踏入鬼门关

正常幽门和肥厚幽门。图片来源:土地公文库


那么如何发现宝宝患有幽门肥厚呢?


患病的宝宝有一个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吐!

请大家想象一只气球,幽门堵塞的胃就像气球一样,只有入口没有出口。流通不畅,会导致宝宝在喝奶后奶液只能潴留在胃内,胃就像气球被吹气一样越来越大,而当胃部承受不住这种压力时必然会使奶液从入口出来——呕吐,这种呕吐不仅仅会导致宝宝摄入不足,还会导致他体内的电解质紊乱,营养流失严重。

这一症状一般在孩子出生后的2-4周内就会发生,少数宝宝会在出生后2-3月发生(比如说上文的宝宝)。而这种呕吐通常一开始很像一般的吐奶,但是程度会逐渐加重,最后变成喷射性呕吐,几乎每次吃奶后就立刻会吐。

并且随着病情加重,部分宝宝会表现出黄疸不退、营养不良、脱水甚至抽搐(频繁的呕吐导致身体里面的电解质紊乱就会抽搐)。

此外幽门肥厚的宝宝,在触摸其腹部时,可以摸到一个像橄榄核或者枣核形状硬硬的东西,那就是肥大的幽门(虽然这也是典型特征之一,但小维在临床实践中只摸到过一次)。

如果想要确诊幽门肥厚,首选给宝宝做的检查就是腹部B超,可以直接测量出幽门肌的厚度以及幽门管的直径和长度,通常幽门肌厚度≥4mm,幽门管直径≥13mm,幽门管长度≥17mm就可以诊断为幽门肥厚了。

而上文讲到的宝宝,他的B超结果是:幽门肌厚度6.1mm,幽门管直径13.1mm,幽门管长度19.5mm,可以算是非常典型的幽门肥厚了。


儿科医生手记:吐了20天奶,这个宝宝差点踏入鬼门关


那么宝宝得了幽门肥厚怎么办?

因为幽门肥厚这类疾病的诊断很容易明确,明确病情后,家长不必惊慌,要听从医生的安排。如果患儿就诊时病情严重,生命体征不平稳,就像文章开头说到的那个孩子一样,就必须先接受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吸氧(严重的时候需要用呼吸机帮助患儿呼吸)、以及部分药物治疗来稳定病情,等到患儿状态良好之后就可以进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来进行根治。

儿科医生手记:吐了20天奶,这个宝宝差点踏入鬼门关

幽门环肌切开术。图片来源:超星发现


这个手术虽然需要开腹,宝宝也需要进行麻醉,但相对来说操作比较简单,而且术后恢复也很快。

就像上文提到的宝宝术后2天就可以正常进食了。所以一旦家中有宝宝被确诊了幽门肥厚,也不要太过担心。发病后,及时治疗,不要等宝宝因为频繁喷射性呕吐导致严重脱水、营养不良再去就医。医生安排手术后,大多数患儿的预后都是良好的,也不用担心复发的问题。


讲了这么多有关幽门肥厚的知识,大家是不是有些绕晕了?

在这里,小维要说明的一点是,幽门肥厚会导致呕吐,但呕吐不一定意味着存在幽门肥厚。新生儿吐奶本身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刚刚出生的宝宝胃呈水平状且胃容量也比较小,所以当把刚吃完奶的宝宝平躺时,宝宝就很容易溢奶(就是大家常说的宝宝吃奶后容易吐奶)。溢奶的情况可以通过“拍奶嗝”来避免,拍奶嗝方式有很多种,比较常用一种是宝妈在喂奶后将宝宝竖抱,让宝宝的头趴在自己肩上,而后五指合拢弯曲呈碗状,自下而上轻扣宝宝背部,直至宝宝打嗝。


那要怎么判断宝宝是正常的溢奶,还是不正常的呕吐呢?

主要是看吐奶的方式、吐奶的量以及吐奶的次数,通常溢奶的呕吐不剧烈。

如果宝宝的吐奶量比较少,也不是特别频繁就算正常情况,这种呕吐通常在宝宝6月龄左右会消失。

而不正常的宝宝吐奶常表现为喷射性呕吐,宝宝吐奶量会很大,次数也比较多。

除了观察这些之外,各位宝爸宝妈们也需注意平常宝宝吐奶的颜色,正常的吐奶会是乳白色或者带一点黄色,如果吐奶颜色呈现绿色(胆汁)、红色(鲜血)或者褐色(陈旧的血液)时,请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这时宝宝的消化道极有可能出现了问题。

导致宝宝不正常吐奶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幽门肥厚,还有其他的消化道畸形比如说胃扭转、肠旋转不良等等,还有一些细菌、病毒感染以及牛奶蛋白过敏也会导致呕吐。轻者有可能是消化道黏膜破损,重者则有可能是消化道的畸形或者位置的改变,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疾病。

不管怎么样,照顾宝宝时家长就应当多长个心眼,一旦察觉宝宝出现了异常情况,第一时间带宝宝就医绝对是最好的选择哦!


我是小维,一个还在摸索学习的儿科新手医生。这期的幽门肥厚科普对你来说,有收获吗?下期你还想听到什么有意思的儿科疾病呢?(PS:如果你有什么感兴趣或者想知道的儿科相关知识,可以在留言区留言哟,说不定下一期就是你需要的呢!)


主稿:刖维扬;编辑:包包、鲁鲁修;质检:笑言;排版:CC;题图:鲁鲁修

参考资料:

[1]儿科学 第9版 王卫平、孙锟、常立文主编

[2]系统解剖学 第9版 丁文龙、刘学政主编

[3]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第8版 江载芳、申昆玲、沈颖主编

题图来源:《本杰明巴顿奇事》.豆瓣电影


本文系【法医秦明】头条号原创文章,未经授权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儿科医生   括约肌   宝宝   幽门   化验单   电解质   肥厚   鬼门关   解剖学   血气   消化道   儿科   手记   病情   肌肉   疾病   医生   情况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