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郑州的街道,大部分以街、路命名。提起胡同,很多人都觉得会是北京的特有产物。


其实不然,咱郑州也是有很多胡同的。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地图奉上


许多老郑州人对郑州的胡同情有独钟,觉得只有充满生活气息的胡同才能代表郑州的过去。


今天有趣君就带大家逛逛久负盛名的代书胡同片区。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和许多老街一样,代书胡同最早也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黄殿坑东沿儿。


顾名思义,它是在黄殿坑东边的位置,既然要聊代书胡同,那就不得不讲黄殿坑。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临街的小商店


黄殿坑的位置就在现在三中那个胡同对面的位置,当然最初也并不是一个坑,而是一个清朝大官的府邸,后来因为得罪了皇亲国戚被抄了家,「墙倒众人推」,家宅的木材、砖都被周围百姓拆了,后来就连地上的黄土都被挖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大坑,附近的居民就称这里为「黄殿坑」。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愉快的孩子


据老人讲:黄殿坑大小有60多亩,下雨积水。在夏天时,坑里蚊子多,青蛙也多,还经常有人游泳,抓青蛙走街串巷卖。建国后,在对老城区进行改造时,黄殿坑被填埋了,但名字却保留了下来。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老手艺人,不容易


接下来就和上次咱聊管城西街时说到的郑州老衙署有点关系,现在的管城区委是以前的县衙,而黄殿坑、法院西街这块儿,明朝时就设有监狱,清朝时设有管狱署,民国年间始建郑县地方法院,都是和诉讼、刑狱紧密相关的场所。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随处可见的法治宣传画


现在的黄殿坑一直是管城区打造的法治示范社区,许多法律宣传画、普法政策到处可见,从曾经的讼师集散地变成守法宣传一条街,没毛病。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商贩


这里曾经有郑州有名的乐器厂,大家现在路过西大街北下街附近看到路边很多卖吉他、钢琴等乐器的,就是那时候留下的「习惯」。


有趣君隔壁邻居家的爷爷曾经在乐器厂买过两个高级乐器——拨浪鼓,一个给了他孙子玩,一个自己用,老人从色织三厂批发「的确良」,推着四轮小车摇着拨浪鼓叫卖:「被里被面衣裳里儿」,养活了一大家子人。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从西大街拐到营门街上,走半截路就是代书胡同了。营门街之前是兵营,曾经在明清两代都驻扎着当时的军队,因为是个军营的门口,所以就叫了营门街。


正对着代书胡同的就是第一回民小学,前身是营门街小学,更早的时候冯玉祥曾在这里建立了郑州(郑县)人民教育馆。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都市慢生活


营门街小学因为位置和三中近,在有趣君小时候就比较有名了。三中在那时候可是管城区数一数二的初中,不知道为啥家长就认为在营门街的学生更容易上三中。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更名后的营门街小学


记得有一年他们学校邀请木偶团来演出,每个学生收5分钱。有趣君得知后,便哭闹着也要看,后来跟着亲戚家的孩子混进去的。学校里还有个特别的防空洞,印象深刻。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三中的学生


据1994年版的《郑州地名传说故事》记载:在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当时郑州有一位管城驿丞王敬祖,奉朝廷的命令,在州治西南创建了管城驿,驿站就在营门街附近。


说起管城驿,算是郑州历史上的骄傲之一。据熟知郑州历史的老人们讲:驿,就是古代的馆驿、驿站,唐代鼎盛时期,全国共有驿站1000多个。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营门街小学修葺一新的教学楼


而郑州自古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管城驿则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驿站之一,也是东都洛阳和汴州(今开封)之间唯一一个大驿站,起初在人民公园附近,后来又设在代书胡同附近。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虽然在修路,但挨着学校的小店好像并没受到太多影响


这也和记述唐代各项典章制度沿革变迁的史书《唐会要》的描述基本一致。


也有人说,管城区的命名也是由于管城驿的存在影响,是真是假,只有留给大家茶余饭后了。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周边聊完了,说说代书胡同,胡同长260米,宽4.5米,大致东西走向,呈Y字形,东起管城街,西至营门街,南连西大街。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升级改造中的代书胡同


管城驿,加上前面咱说黄殿坑附近的诉讼、刑狱、监狱场所,代书胡同正是得此地利之便,成为当时政府衙署之外的一些讼师,以及代人书写呈文、状子的文人们聚居的地方。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小街道里藏着的老生活


其中有一位私塾先生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德高望重。有人打官司就找他帮忙写状纸,慢慢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传十十传百都专程跑到黄殿坑找老先生写诉状、家信、对子、红白帖等等,报酬不过是茶酒饭等等,老人也不介意。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随处可见的几百年历史


时间长了,老先生就搞了个「代书处」专门替人家服务,他的工作也从只写诉状转变为和现代的律师有些相似的法律咨询。附近的居民见了太多人情冷暖的事,所以也就明白做人要遵纪守法,不能犯罪,也算是普法的好事。


再后来,许多没营生的读书人也在那里帮人代写,逐渐的人们就把「黄殿坑东沿儿」叫成了代书胡同。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正在铺设草坪的工人


这附近原来有个煤球厂,很多人去买煤泥,自己回去压煤饼、摇煤球,也有人拉着架子车走街串巷卖成品,几分钱一块儿的煤球,送到千家万户,成为阵阵炊烟,延续着人间烟火气。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郑州的老街,看一眼少一眼了


往里面走,以前是郑州糖烟酒公司幼儿园,现在裕丰园的老板娘在这儿当过老师,更巧的是,有趣君那时候恰好是她的学生。


所以现在有趣君去裕丰园还能享受泡馍+烩面两掺儿的VIP待遇,外送一盘调面筋,蒜汁+芝麻酱洒满那种。粉丝下次去了记得带上君君,咱保证光吃不说话。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现在的代书胡同片儿区,很多历史性的东西已经看不到了,不过街里还留着一尊郑板桥的雕塑,雕塑手持的竹扇上写着「难得糊涂」四个字。


以前没整修之前,雕塑后面的墙上还写着郑板桥的两句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两句诗,描绘出的正是代书先生心系百姓,为民执言的品格。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郑板桥像


不过,历史的车轮总是推进着生活向美好的方向发展,法院西街、裴昌庙街都在改造中逐渐有了新时代的魅力。


而管城区的六街六片区计划已经开始推进实施,顺城街、代书胡同片区,将会打造「城墙观光、清真美食旅游街区」。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快乐的母女,幸福的生活


依托北顺城街现有资源禀赋,以美食汇集,强化城市记忆,对标西安「回民街」、武汉「户部巷」、南京「夫子庙」等,打造属于郑州的「中原味道」,将其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美食街区。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丨越来越好的生活


将来,代书胡同除了有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之外,美味,也会是它的标志之一。「郑始于管」——植根深厚历史的街巷将重新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与魅力。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代书胡同片儿区,让「郑始于管」的历史底蕴愈加丰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老街   西街   胡同   沿儿   讼师   衙署   明朝   走街串巷   片儿   煤球   郑州   底蕴   丰厚   驿站   有趣   城区   位置   小学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