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在川滇交界处,有一个纯净而美丽的湖泊——泸沽湖。六十平方公里的湖水清澈晶莹,四周大山的苍翠倒映其中,美不胜收。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1999年 张有林摄


泸沽湖的美景诱人,而更吸引人的,是世居于此的摩梭人。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历经千年变迁的摩梭人


中华民族辉煌历史进程中,摩梭人这一古老族群,曾经有多种称谓记载于各个史书中。其先民定居在泸沽湖为中心的聚居区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1924年 约瑟夫.洛克 (美)摄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1926年 约瑟夫.洛克(美) 摄


人类远古时期的母系制社会模式,历经沧桑而仍然存留于居住在中国滇川交界泸沽湖周围的摩梭人中,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大奇迹。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1939年 庄学本摄


他们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宗教、文化、社会、经济结构、生活习俗等,以独特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成为当今世界受人关注的民族文化之一。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1964年 杨光海摄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客前来踏访,也让湖畔摩梭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多改变。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1999年 张有林摄


走进泸沽湖畔,会看到来自各地的游客在湖边赏景,穿着传统服装的摩梭老人悠闲散步。大部分摩梭村民开起了客栈,房屋经过翻修,每家都用液化气和电灶做饭,不再烧柴火。不少村民买了汽车,用上了电脑。年轻的摩梭姑娘、小伙打扮时尚,有的还干起电商、微商。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2008年 和亮光摄


虽然物质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泸沽湖畔摩梭人的一些文化传统并没有轻易改变。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2019年 姚金林摄


摩梭人依然保留着他们独特的风俗。在落水村,虽然大多数人家开了客栈,但自己居住的房屋形制仍依循传统,分为正房、祖母房、花楼、经堂、门楼等。摩梭家庭多属母系大家庭,许多家都是三代同堂或四代同堂。大家庭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2018年 刘杰(安哲罗德)


光影刻画下摩梭人的记忆


从二十世纪初以来的近百年间,众多专家和学者走进泸沽湖,走进摩梭人居住区进行了大量深入而持续的田野调查,他们以光为笔,以影为墨,用光和影的瞬间精彩记录了摩梭人的风雨历程、沧桑巨变,勾勒了摩梭人独特的魅力和恢宏壮丽的时代背景。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1964年 杨光海摄


幸运的是,这些珍贵的画面并未遗失,它们都被汇集到一本书中——《摩梭人记忆——一个族群的百年光影》。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1965年 杨光海摄


大型人文影像《摩梭人记忆——一个族群的百年光影》一书由和绍全策划并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全书460幅影像图片及文字注释,囊括了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21世纪20年代近100年来摩梭人社会文化有过的伟大变化,真实展现了这些变化中摩梭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的历史。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1980年 戈阿干(和崇仁)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1990年 和钟华摄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2007年 赵一民摄


它是一部可信度高的视觉档案与调查报告,是历史发展历程中族群的集体记忆,所以它既是一部精美的艺术,更是一部鲜活的历史,一部厚重的文献。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12月8日,《摩梭人记忆》发行座谈会在昆明举行,12月14日、15日还将先后在丽江、宁蒗分别举办发行座谈会。


被外界误读的走婚制


走婚制起源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是以感情为基础、夜合晨离的一种婚姻礼俗。男女双方所生子女,从母而居,随母而姓。大多数母系氏族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都难以存活,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母系氏族文化,成为最后一块母系氏族“活化石”。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1983年 大浦摄


“任何一个民族都处在发展变化中,但有点可悲的是仍有很多人还把摩梭人聚居的泸沽湖描绘成远离现代文明、充满神秘和诱惑的女儿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到泸沽湖做实地调查、跟踪研究摩梭人20余年的云南纳西族学者和钟华,对摩梭文化遭遇误解和扭曲感到心痛。在旅游等行业的渲染下,泸沽湖被描绘成了“男人的天堂”,摩梭人的“走婚文化”也被曲解成性开放。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1991年 李跃波摄


“‘走婚’不等于原始‘群婚’,而是一一对应的严肃婚姻关系;无传统婚姻模式,不等同于无婚姻、无社会认可,而是一种更直接、更简单的模式。”在和钟华看来,摩梭人千百年的选择其实是一种少矛盾、求稳定平等、重和谐自由的社会与家庭关系。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2018年 刘杰(安哲罗德)


“微信时代,我们摩梭人走婚还在往屋顶丢石头、爬梯子吗?没有,这些只存在商业表演中。但摩梭人‘走婚’所追求的自由自主、男女平等、以感情为基础结合的精神,依然存在生活中。”和绍全说。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主编和绍全简况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打开人类最后的女儿国百年摩梭人


和绍全,男,摩梭人,研究生学历。1952年9月生,宁蒗彝族自治县拉伯乡格庄村人。入伍前从事过生产队会计和民办老师。1969年1月应征入伍后,从1969年5月至1984年,在云南省边防第9团历任班长、排长、连长、作训参谋、副营长、团参谋长;1985年先后任云南省军区边防第1团和成都军区守备第4团团长;1992年先后任成都军区守备二师和蒙自军分区参谋长;1997年至2008年先后任思茅(普洱)军分区、文山军分区司令员,大校军衔。曾经就读于广州解放军体育学院、昆明陆军指挥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中央党校、国防大学。曾赴英国、瑞典、丹麦、挪威访问考察,多次率代表团与越南、老挝、缅甸进行边境军事会谈。出版多部文学专著,为云南省第十届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云南分会理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成都军区   约瑟夫   洛克   云南省   军分区   母系   氏族   云南   族群   民族文化   女儿国   独特   人类   记忆   社会   文化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