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有一家80岁的网红雪糕店,当地人:卖给游客,我们从来不吃

“一年有365天,而我不仅仅有365个故事,我是二叔,在头条,把故事讲给你听。”

每到一个新城市,我总习惯在工作完之后找个特色的小馆好好吃一顿,一方面是用美食犒劳辛苦的自己,另一方面是觉得餐厅就像城市的缩影和符号, 油盐酱醋的搭配总能反映出这座城市专属的味道。

澳门有一家80岁的网红雪糕店,当地人:卖给游客,我们从来不吃

澳门有一家80岁的网红雪糕店,当地人:卖给游客,我们从来不吃

但是来到澳门后,我没有急于去吃赫赫有名的葡式蛋挞和葡国菜,而是拐弯抹角找了一条巷子吃起了再平凡不过的雪糕。小时候对雪糕的记忆总是在街头撒完野以后流着汗吃一支几毛钱的冰棒,雪糕冒着冷气,太阳冒着热气,我在日头底下,吃得酣畅淋漓。虽然这里距北京上千公里远,可我却有一种时间上的错觉。

澳门有一家80岁的网红雪糕店,当地人:卖给游客,我们从来不吃

三四十年代的澳门,流行起一种只贩卖冰饮的地方,被称为“冰室”,虽然在后期的经营中,部分澳门人发现不贩卖正食收入甚微而将其改造为茶餐厅,可也仍有人在革新中日复一日的坚持着,其中,澳门传统冰室礼记雪糕就是代表之一。

澳门有一家80岁的网红雪糕店,当地人:卖给游客,我们从来不吃

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礼记,前身是一个手提式的外卖桶,由创办人邝老先生在澳门富贵一带的南湾和西湾地区兜售,之后成立铺面,有了现在的冰室。

澳门有一家80岁的网红雪糕店,当地人:卖给游客,我们从来不吃

一进店,硕大的招牌就挂在显眼的位置,怀旧的红色字体让它看起来多少有些残破,经营人说这个招牌是80年前的老牌子,刚翻出来的时候几乎都要散架,只是不舍得那份情怀,后来做了翻新,重新又把它挂了上去。

澳门有一家80岁的网红雪糕店,当地人:卖给游客,我们从来不吃

与澳门不同,北京没有冰室,所以我对传统的冰室文化并没有多少感同身受,只是店内的卡座式坐椅和泛旧的纸皮石地板让我不自觉会想起中学时代的教室和课桌,以及一群穿着校服的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冰棍谈天说地的时候,或许着也是另外一种“冰室”文化吧。

澳门有一家80岁的网红雪糕店,当地人:卖给游客,我们从来不吃

对礼记雪糕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留恋它的古早味道,也有人说作为多年的老字号它能剩下的只有情怀,甚至有当地人跟我说,礼记只是拿来卖给外地游客的,澳门人并不会吃。不过从我进到店里,店门被推开的次数却并不少,和父母一起的小朋友、附近公司职员、还有像我一样慕名而来的游客。

澳门有一家80岁的网红雪糕店,当地人:卖给游客,我们从来不吃

老板说,周边的老铺子越来越少,他们也知不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不过好在周围居民希望他们能够一直开下去,而且在“澳门特色老店品牌重塑扶助计划”中,礼记雪糕也是榜上有名。尽管这种味道可能比不了大牌口味,但我总觉得最自然的才最真实,不是吗?

澳门有一家80岁的网红雪糕店,当地人:卖给游客,我们从来不吃

PS:如果你也想来打卡,三文治雪糕和红豆雪条一定不能错过。

地址:澳门荷兰园大马路12号地下

澳门有一家80岁的网红雪糕店,当地人:卖给游客,我们从来不吃

澳门有一家80岁的网红雪糕店,当地人:卖给游客,我们从来不吃

关于作者:

我是二叔,一个生在皇城根,在红旗下长大的北京人,行至80个国家,最念念不忘的是非洲大陆,现在提到旅行心脏依旧会狂跳。如果世界是本集邮册,那每一张邮票都值得被收藏。感谢关注,欢迎评论,与我分享你的生活方式和旅途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澳门   雪糕   店门   集邮册   澳门人   游客   富贵   礼记   当地人   北京   招牌   情怀   味道   传统   故事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