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焦点 | 那些帝王将相与南京的二三事(下)

行业焦点 | 那些帝王将相与南京的二三事(下)

上一期,我们继李白之后聊了南唐后主李煜跟南京的渊源与羁绊,那么说完了帝王,我们再来说说那位“三登南京赏心亭”的将相——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著名将领、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行业焦点 | 那些帝王将相与南京的二三事(下)

(如此熟悉的课本人物画风)

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冬,辛弃疾因江阴签判任满离职。自乾道元年至三年(1165年至1167年),他在吴楚等地漫游。大约在乾道三年的一天,辛弃疾来到建康(也就是现在的南京),登赏心亭远眺。位于长江下游的建康,南宋时是军事重镇,而赏心亭建在南宋时建康下水门城上(今水西门),下为秦淮河。此时辛弃疾从北方回归南宋已有5年,离职赋闲也有3年,虽有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但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感慨颇多,于是写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行业焦点 | 那些帝王将相与南京的二三事(下)

(古画上的南京城)

这一年,史正志(字致道)被任命为建康府行宫留守,兼沿江水军制置使,人称“史帅”,他曾向宋高宗上《恢复要览》五篇,主张北伐恢复中原。同时,另一位主战派叶衡在建康任军马田粮总领。乾道四年,辛弃疾被派往建康府任通判。他对史、叶的坚决主战精神十分钦佩,再次登上赏心亭,写了一首《念奴娇》给史致道,慷慨言歌。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招来波浪翻屋。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元月,叶衡在建康任江东安抚使。叶衡积极收罗有才能的爱国志士,他很看重辛弃疾,推荐辛弃疾任他手下的参议官,于是辛弃疾再次来到建康。当年二月,叶衡被朝廷招至首都临安,后来曾经当过宰相,故称叶丞相。在叶衡留在建康期间,辛弃疾又一次登上赏心亭,赋词《菩萨蛮》给叶衡。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行业焦点 | 那些帝王将相与南京的二三事(下)

天下文枢

这,便是辛弃疾三登南京赏心亭,

留下不朽诗篇供后人传唱的故事。

行业焦点 | 那些帝王将相与南京的二三事(下)

(今日的南京赏心亭)

不管是李煜还是辛弃疾,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不过是所有爱国人士的小小缩影,以史为纲,爬梳剔抉。从来没有一座城市,能像南京一样全景式地展现中国历史的沧桑与中华文化的博大。她是帝王将相的龙兴之地,衣冠南渡的文化熔炉,文人墨客的咏叹之调,百姓安居的富庶之所。它早已超过了狭义的地名指代,而是华夏文明之正朔,中国古典文化的代表。南京,值得我们所有人细细品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南京   秦淮河   隆兴   求田问舍   虎踞龙蟠   楚天   马来   壮志   临安   螺髻   正朔   赏心   帝王将相   中原   兴亡   南宋   焦点   旅游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