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铜蚕献宝之家:30多年前慷慨献宝,80岁的献宝人遗孀坚持养蚕

鎏金铜蚕献宝之家:30多年前慷慨献宝,80岁的献宝人遗孀坚持养蚕

陕西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池河边有一组雕塑,再现了农民谭福全一家在家门口的池河淘沙金,意外发现国宝“鎏金铜蚕”的场景。鎏金铜蚕是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鎏金铜蚕献宝之家:30多年前慷慨献宝,80岁的献宝人遗孀坚持养蚕

距离雕塑不远的一户农家,门旁挂着一块门牌,门牌上写着:池河镇谭家湾村谭福全旧居。2000年谭福全因患肺癌去世,年仅63岁。谭福全的遗孀、今年80岁的付远香一直守着旧居,每年都坚持养蚕,并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他们家和鎏金铜蚕的故事。

鎏金铜蚕献宝之家:30多年前慷慨献宝,80岁的献宝人遗孀坚持养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谭家以养蚕为生,冬季无法养蚕时,便通过淘金贴补家用。付远香说:“1984年冬月,一家人在河里掏沙金时发现一枚金蚕,不少人知道后前来围观,有个小伙子,把金蚕丢到嘴巴里面去了,这么长它就在嘴巴里面含着,不想给我们了,我老伴急了,要他吐出来,他才吐出来。我们专门做了个木匣子,用红布包裹,小心收藏。1985年9月,老伴拒绝了文物贩子出8000元高价收购这枚金蚕的非分请求,在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情况下,向妹妹借了50元路费,搭班车赶往西安,将这个宝贝无偿交给了陕西历史博物馆。”

鎏金铜蚕献宝之家:30多年前慷慨献宝,80岁的献宝人遗孀坚持养蚕

去年1月,陕西历史博物馆将“鎏金铜蚕献宝之家”牌匾挂在了谭福全家,门两侧的对联写着:“无私献宝精神可嘉名扬天下,丝路之源大美池河金蚕炳世。”宣传展示多年来他们家与国宝鎏金铜蚕出土的感人故事。

鎏金铜蚕献宝之家:30多年前慷慨献宝,80岁的献宝人遗孀坚持养蚕

谭家在家门口的池河岸边淘沙金时发现的这枚和真蚕大小一样的金蚕,现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古代文明第二展厅。鎏金金蚕通长5.6厘米,胸围1.9厘米,胸高1.8厘米,首尾9个腹节,呈昂首吐丝状,体态逼真,是西汉时皇帝褒奖蚕桑生产的御赐奖品,非常珍贵,为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铜蚕的发现,说明石泉地区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种桑养蚕缫丝织布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

鎏金铜蚕献宝之家:30多年前慷慨献宝,80岁的献宝人遗孀坚持养蚕

80岁付远香和女儿谭可菊在鎏金铜蚕文创产品展示中心。传播金蚕文化,讲好金蚕故事成了一家人的责任和义务。

鎏金铜蚕献宝之家:30多年前慷慨献宝,80岁的献宝人遗孀坚持养蚕

付远香除了在家养蚕,接待参观者,还喜欢养花。她把自家的小院收拾得整洁漂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鎏金   养蚕   石泉   安康市   历史博物馆   石泉县   遗孀   旧居   陕西   老伴   门牌   国宝   慷慨   雕塑   文物   发现   收藏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