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粮食放久了就会滋生“麦牛”?它们从哪来的?附麦牛防治方法

前言

导读:为何粮食受潮以后会滋生“米象”?它们是从何而来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农民来说,真的是一粒粮食一滴汗,种植粮食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在过去靠天吃饭的时代,粮食的产量低不说,而且能不能有好收获还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为何粮食放久了就会滋生“麦牛”?它们从哪来的?附麦牛防治方法

可即便是经历过千辛万苦把粮食收回到仓库里了,依然还是不让人放心,因为稍微存储不当,不仅会被老鼠们偷吃,而且还有一些虫子会盯上它们。其中“米象”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祸害粮食的害虫。只要时间稍微长一点,或者是受潮了,粮食就很容易滋生“米象”,那它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粮食中有没有水分,它们难道不需要喝水吗?

针对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解开“米象”的神秘面纱。

米象:长得像大象的害虫

米象是一种粮食中最常见的害虫,相信每一个存放过粮食的朋友们,都有见过它的庐山真面目。米象在我国南北方都有分布,并且是一种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的害虫,在我国的民间也叫它米虫、麦牛、蛘子、牛子、蛀牛子、谷牛等。

为何粮食放久了就会滋生“麦牛”?它们从哪来的?附麦牛防治方法

虽然很多地方的名字中它都有带有“米”字和“麦”字,可是它不光是在大米、小麦中存在,基本谷类作物中都有它,像高粱、玉米、面粉等,只要时间稍微长一点,如果受潮了就很容易滋生米象。

这是一种很小型的虫子,看起来比蚂蚁还要小。但是把它们放大了以后,就会发现古人取名字非常有意思,因为这种虫子长着一个长长的“鼻子”,看起来酷似象鼻子,因此而得名“米象”。米象虽然小,可是破坏性很大,常常祸害粮食,而且是从里面往外面吃,很多的粮食看起来好好的,但是里面却已经空了,这样的粮食吃起来也口感极差。

为何粮食放久了就会滋生“麦牛”?它们从哪来的?附麦牛防治方法

有些人也非常的好奇,平时粮食干干净净的,一个虫子的鬼影子都看不到,而一旦时间长了,尤其是粮食受潮了,就会滋生出来很多的黑色小虫子——米象。它们到底是从何而来的,平时它们又是藏在哪里的呢?

粮食中的米象从何而来呢?

这里我们很有必要了解一下米象这种虫子的生长习性,也就是米象的一生。这是一种全变态的小型昆虫,它们的一生要经历过卵→幼虫→蛹→成虫这四个发育形态。作为一种危害粮食作物的害虫,它们主要是寄生在谷物里面,并且是贮藏在2-3年的陈粮中。

为何粮食放久了就会滋生“麦牛”?它们从哪来的?附麦牛防治方法

大家别看米象很小,但是却非常的狡猾。它们在成虫以后,一部分会留在仓库的缝隙中,躲藏起来让人不易察觉,还有一部分则会飞到野外去。而这些飞到野外的,主要有一个目的,就是繁殖后代。并且它们的产量方式非常的特殊,比如飞到麦田里面的米象,就是落在麦子上,然后用它的小嘴把麦子咬开一个缝隙,用它做一个卵窝,也就是专门用来产卵的场所,等产卵以后,再分泌粘液把乱窝封闭起来了,这样也就无人能察觉得到了。

为何粮食放久了就会滋生“麦牛”?它们从哪来的?附麦牛防治方法

这些虫卵非常的细小,肉眼基本难以看到。它们一生的产卵量很惊人,一只就能产500个左右,可见繁殖能力非常强。等到7-16天以后,尤其是到了天气炎热的时候,因为它们是喜欢高温却惧怕寒冷的环境,等到了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这些卵就会孵化出幼虫。

这个时期的幼虫也很细小,它们无法咬破坚硬的种皮,所以就在麦子里面啃食小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粮食里面是空的,就是因为米象的幼虫在搞破坏。

差不多一个月以后,到了7月中下旬了,这些幼虫就会化蛹,蛹期大约7—10天。这个时期的虫子基本是乳白色的,并且也很细小,但是它的触角和翅以及足均露出。

到了8月上旬米象就会长大为成虫并且要准备羽化了,这样的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到的像蚂蚁一样的黑色或者是褐色的小虫子。体型以卵圆形为主,有着像大象一样的长鼻子,而且体长约 2.4~2.9 毫米,宽约为 0.9~1.5 毫米。

为何粮食放久了就会滋生“麦牛”?它们从哪来的?附麦牛防治方法

米象不光是存在小麦种,很多的谷类作物都有,并且它们的一生基本都是相同的过程。平时干净的粮食,为何受潮以后,就会长出米虫,一部分是粮食仓库里面本来就有,还有一些是粮食中带有它们的卵,遇到气温高了,特别是夏季的时候,这个期间的天气潮湿,所以米象也就得意快速孵化出来了。

米象需不需要水分?

当然了一切生物的生长过程都是需要水分的,米象一样是需要的。不过它所需要的水分非常少,不会像我们人类,或者是其他的动物那样大口大口地喝水。

为何粮食放久了就会滋生“麦牛”?它们从哪来的?附麦牛防治方法

米象本来就很细小,它们进化的独特生理结构,让它们对水分的需求量极少。当粮食受潮了,或者是空气中有水分了,就能维持米象的生存需要了。而夏季的时候,气温高、空气也潮湿,所以米象比较容易滋生。同时它是一种怕冷的虫子,气温低于15℃以下时,它们就开始越冬。而如果连续多天的气温低于在 5℃以下,它们就会被冻死的。

如何预防米象?

在过去农村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个粮仓,里面会存放很多的粮食。而为了防止粮仓里面滋生米象来破坏粮食,当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粮食进行彻底的晒干。一方面是高温可以杀死细菌和一些虫卵,二来是晒干了水分,就算是粮仓里面本来就有一些虫卵,但是因为粮食干燥,也难以对其造成破坏。

为何粮食放久了就会滋生“麦牛”?它们从哪来的?附麦牛防治方法

同时有经验的人,还会选择在中午的时候,天气最热时把粮食归仓。也就是粮食晒干之后,还是带着温度就放到粮仓里面去,这样确实能起到很好的防治米象的作用,这也是古人的经验之谈。而现在很少有人存放粮食了,米象也比较少见了。

结束语

但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像大米、小麦粉、麦子等粮食,如果买得多,又不注意存放,依然容易滋生米象。比如把粮食直接放在米地板上,开口处也不扎严实,在夏季的时候用不了半个月就会见到米象。所以建议大家平时购买粮食,还是分批次购买,一次不要买太多。而且买回来之后,要注意好好存放,不能放在过于潮湿的地方,更不能直接放在地上。

为何粮食放久了就会滋生“麦牛”?它们从哪来的?附麦牛防治方法

如果发现粮食有米象了,记得及时把它拿到太阳底下去晾晒,只要几个小时就会被全部晒死。

各位朋友们,你们现在可有遇到过米象这种害虫,平时又是如何防治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谷类作物   粮食   大口   成虫   虫卵   幼虫   粮仓   害虫   麦子   细小   虫子   水分   潮湿   气温   平时   方法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