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下一站,市二宫。”多少住河南的自己友每日上下班都听到这句话,又有多少自己友工作后没有再去市二宫逛街、吃甜品了?

不久前,市二宫正式和我们说再见了。在机器的轰鸣声中,60岁的电影院、体育场、舞台在漫天灰尘中倒下。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被拆除的市二宫电影院。信息时报记者 蔡晓素 摄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市二宫俯瞰样貌,图源水印


“我哋呢啲喺度住咗几廿年喇,以前得闲就去市二宫睇戏、打羽毛球,仲有听颜志图讲古佬讲古!”一位在市二宫长大变老的裕叔,回忆起曾经,“点讲呢,拆咗重建有新嘢又系件好事,但系呢我同我伯耶婆喺嗰个电影拍拖嘅,唉,又唔系好舍得喇......”


市二宫和他的兄弟姐妹诞生记

在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中,主人公的生日舞会就在艺苑舞厅里举办。这个全国最大的舞厅建于上世纪80年代,是当时最时髦的休闲娱乐。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图源《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而承托整个舞厅的“市二宫”,建于1955年,它完整的名称叫广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市二宫落成,图源水印


50年代,在当时的老大哥苏联的影响下,加上中华全国总工会出台了工人文化宫成立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文化政策的鼓励下,中国各地的工人文化宫遍地开花。


广州也不例外,前后建起了5座工人文化宫:越秀区的市一宫(1951年)、海珠区的市二宫(1955年)、荔湾区的市三宫(1958年),以及芳村的芳村宫(1954年)和天河的员村宫(1965年)。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1954年市一宫门口,图源水印


被称为“工人的学校和乐园”的工人文化宫在那个时候,是绝大部分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一代又一代广州人的回忆。


住在文德路附近、30年代生的陈爷爷就是看着市一宫建起来的人,虽然人老了记忆不是很好,但那时候的兴奋感还历历在目。“虽然我五音不全,但系我嘅老友就锺意玩乐器,嗰阵时唔兴咩钢琴,兴手风琴。”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第一个工人业余舞团,图中男子手持手风琴 图源水印

作为最早建起的工人文化宫,坐立在闹市中央的市一宫,它的前身是“岭南第一儒林”的广府学宫。它所开展的文娱精神活动非常多样,各种音乐、美术、粤剧的课程可以上,还组织了专业的、业余的文艺队伍。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市一宫的合唱团和美术课 图源水印


《外来媳妇本地郎》里大家最爱的“老二”康家二少爷康其宗,已故艺人郭昶就是工人业余宣传队的队员,他的业余生活都在对内排练节目。活灵活现的小市民形象,受到了多少广东人的喜爱。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广州市工人文化宫舞蹈队活动。从背景可以看到,当时的广府学宫的建筑物还保留着。图源水印


“我知道市二宫拆咗,今年5月舞厅就冇咗喇。”退休了近10年的陈阿姨是个“市二宫忠实粉”,她自从退休之后,有空就约球友去市二宫的羽毛球场打球。


她有一个叫的“市二宫羽乐圈”的群,里面有和她差不多年纪的退休工人,也有年轻一点的球友。“我仲识咗好多附近学校嘅后生老师,大家一齐打羽毛球,几开心啊。”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市二宫球场,图源网络


她年轻的时候就来市二宫约会,同男朋友看电影。那时候觉得市二宫看电影效果是最赞的,巨大的画布,震撼的音响效果,彩色精美的画面,以及舒服的布艺单人沙发,哪怕有点点贵不舍得,但心里依然很开心。


后来她的女儿、孙女都来过市二宫看电影,但一个人是因为市二宫电影院残旧而电影票便宜,而另一个则是跟着学校班级看爱国教育电影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50年代市二宫电影院,图源水印


“今时唔同往日喇,市二宫嘅电影院都烂都被人拆迁嘅程度喇。”阿姨感叹着时间的不留情面。


市二宫在此之前,一直很红火,因为它拥有全广州“最负盛名”、规模最大的舞厅“艺苑舞厅”,以及被称为“广州最后一个古坛”的讲古坛。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图源水印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图源广州日报


在这个地方最鼎盛的时期,内设项目有近50个,许多90后都不知道的游乐场、溜冰场等等。有不少70、80后经常被这里的溜冰场所吸引。还有那个很难找到图片、但极其受欢迎的大笨象滑滑梯,都为市二宫增添不少人气。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图源水印


与市一宫、市二宫不同,较为低调的市三宫也是众多荔湾老友青年回忆之所,逢源路上的一大宝藏。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图源水印


“其实最怀念嘅系市三宫,以前有个溜旱冰嘅场,细细个经常去玩,仲有街机打,好happy㗎.....好早就拆咗好多,依家我净系稳到个牌。“很可惜早在十年前,市三宫就进行了升级改造,只剩一个白色牌子,新大众的娱乐场所早已取而代之。


“我们这九十年代就这样消声匿迹了,虽然有图文保存,但依然感到怀念和伤感。”


拆迁重建到底好不好呢?

就像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所说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会过去,被忘记。”


最近接连的记忆符号(东山口、广九茶餐厅、花鸟鱼虫市场等)的离开或引起争议,导致大家更加在意和紧张。没人愿意以前的记忆和美好就这样消失在烟尘滚滚的瓦砾中。


又一“集体记忆”被拆,但这次大家很赞成?


保留还是升级,是城市发展中必然面对的博弈,这个难题永远无解。


但就市二宫来说,这是利大于弊。不知道你们在2010年后有无去过市二宫的电影院,面积小和设备老化,绝对是让人望而却步的最大原因。我在前年新年看了贺岁片,电影里爆炸的音效让我有种音响准备炸裂的错觉。


再者,陈阿姨这种忠实粉丝也觉得球场的厕所淋雨设备不够好,场馆不够大,有时候预约困难等等问题都制约着市二宫抢占新生代娱乐消费市场。


根据公布的《招标公告》,市二宫将建起17层高的新楼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等各占一层,满足更多运动爱好者;而艺苑歌舞厅会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更新,成为广州唯一的国际标准交谊舞厅;电影院也会变身成为能容纳400多人的IMAX电影大厅,43座位至107座位不等的放映小厅。


附近都是老街坊多,老年人的娱乐休闲场所本就不多,想跳广场舞都难。如果能将跳舞的场地、运动的场地扩大,那自然很好了。


各位自己友,

你们以前最爱去工人文化宫玩什么呢?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芳村   溜冰场   球友   手风琴   文化宫   艺苑   水印   广州   舞厅   羽毛球   电影院   阿姨   工人   集体   年代   记忆   旅游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