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终于等来了北京“双减”政策的细则。

一系列“组合拳”之后,不单单是往年热火朝天的暑期补习来了个“急刹车”。整个教培行业的折戟,更像是被推倒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家长们看到国家牵头,决意改革备受诟病的九年制中小学义务教育制度的空前力度,无疑是欣慰的;只是眼下,“初中考高中比考大学还难”的教育分流制度,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家长们“该怎么选择还怎么选择”的惯性。

而且五点半放学,学科类培训只能在平日,对于孩子来说会不会“越减越累”,也是让老母亲无比担心的问题。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来自群里妈妈的讨论


于是出现了有人试图寻找其他的补课方式,有人开始担心教培机构退费问题,有人把目光转向素质教育培训,有人决心“躺平”开始家庭教育,等等。

“双减”政策下的众生相,成了比以往更鲜活的试炼场。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执着派:学历永远是硬实力


“双减”的浪潮一浪盖过一浪,小爱群里一向淡定的妈妈们(包括小爱自己)也按捺不住了。“鸡娃”这个话题又重新被摆在了桌面上。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对于内部目标明确、规划力和执行力都在线的家庭来说,并不是不支持孩子减负,而是这个“调头标识”实在是出现得太突然了,完全没预留出足够的“刹车距离”。

还有更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原来孩子的时间被有效规划在了家庭、学校、培训机构三者之间。突然撤掉了一条腿,对于一、二线城市的在职父母来讲,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即使不断出台了补充细则,用以缓冲改革的冲击,对于原来在学科发展上有真实需求的家庭来说,还是要被动地做出调整。

比如之前大城市普遍重视英语启蒙,不少家庭都花了大力气在英语上,现在上海已经先行一步让英语这门学科的地位大大降低,不少帝都妈妈也大呼“不适应”。不过无论对“双减”是不是水土不服,具体到英语学习,更多妈妈还是该重视重视,不管考不考试。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政策推行效果的未知,还催生出了一系列以往无法想象的校外培训的“新变种”:有的家长甩开培训机构,直接与老师对接,高价一对一(当然,现在一对一也不允许了),或是众筹私教给孩子继续补课;有的培训机构转战地下,设立“黑班”顶风作案,与监管部门打起游击战;有的老师干脆变身“高端家政”,虽然,大多数家长确实也请不起这样的特殊家政服务。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如此一来,举报与被举报,明面转地下后的安全隐患问题,也都接踵浮出了水面,戏剧化程度远胜于《小舍得》。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另一方面,被掐断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资本化动作”,直接关乎家长们已经投出的真金白银是否会打了水漂。

学生基数最大、家长最认可的头部梯队里,现在只有高途明确转型职教,已将K12团队大幅裁撤,同时承诺向家长如数退费;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作业帮等企业,虽有业务范围拓展或新品发布,但并未规划好大幅转向的动作,陷入了船大难掉头的窘境。

一些规模更小、财力更不稳定的培训机构,脆弱的资金平衡在“双减”的快刀下无处遁形,瞬间崩塌。家长手中囤积的课时,要么被劝说转换课包,要么被开具“空头支票”。最近一个星期以来,鲸鱼小班站上了风口浪尖。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一边是决绝地切断校外补课源头;另一边,又没有强有力的退费监管机制。被夹在中间的学生家长,又一次成为了最终的“买单者”。

当然,也有的家长选择了亲自上阵辅导孩子课业。且不说成效如何,单是时间、精力,和各种沉没成本,就很难说可以持续多久,又有多少家长真正能胜任?

虽然家长这边觉得前路茫茫,政策却是拳拳重击,不少“退路”都被堵死了。

自2021年8月30日起,每月15日和30日前,各省需报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汇总分析后将形成专项督导半月通报。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8月8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近期检查校外培训机构发现问题的通报》。通报中特意强调,会持续加大力度严肃查处无证无照等各类未经许可、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含一对一培训)

8月19日,成立了26年的华师大家教中心宣布停止业务。这个多年来家长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屡次获得市教委“上海市高校优秀大学生勤工助学项目”,彻底告别了历史舞台。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在这样的全力推动之下,已经走熟了的教育之路,一定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探索派:把丰富性和多样性还给孩子


转弯难,是老父亲老母亲的现实困难,但如果真能转过弯,一定是美好的风景。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也打响了“内卷”与“反卷”的拉锯战。

原来白热化竞争下的教培机构,曾打出过“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的口号。虽然刺耳,但也的的确确戳中了父母与孩子的要害。全场起立看戏的盛况空前,精疲力竭,不堪重负。

据《财新周刊》报道,全国1.5亿的中小学生中,参与补习的人数超过7000万。而且,高昂的补课费用已经占到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三分之一。早在2018年,全国校外教育行业的总体规模就已高达了4580多亿元。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photo by@《财新周刊》


全社会补课,与全社会都不补课,效果是一样的。与其逆流而上,不如顺势而为。持此类观点的家长,正是从领会国家意志、考量孩子未来发展的双向维度着眼,规划今后的道路。

把时间还给孩子,为兴趣的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未来可期的多样化发展,终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可能性——数理化、语政英、史地生、哲学、农学、中医、军事、艺术等专业方向,也将陆续见到专门针对中小学生的教材和适龄读物。

这无异于大大扩宽了竞争的赛道,更是让一个个被“绑架”的家庭回归和谐。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而且据说为了彻底摆脱目前内卷的局面,随之而出的护航政策,极有可能是缩短学制。这一大概率“爆炸性”调整,也是新进上任的教育部长怀进鹏所主张的教改方向。调整后的大致轮廓或许是:

普及高中(普高)。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把小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初中三年制改为二年制、保留普通高中三年制;实行小学到高中的十年制基础义务教育,免除小学和中学阶段的升学考试。

这样的政策一旦落地,相信会给更多的家长吃下定心丸;腾出精力帮助孩子真正地发展兴趣,培养更加实实在在的竞争优势。小爱身边就有不少以运动或者艺术作为兴趣来发展的孩子,而这种兴趣和之前的“随便学学”有很大的不同,努力程度不亚于专业选手。今年东京奥运会上一举夺金的清华大学学生杨倩,也给了不少父母新的启发。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孩子,很可能成为家长们未来着力的新思路。纵观古今中外,“通才”可遇不可求。再结合当下社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大趋势,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的重建,势必会有所倾斜。

拿跑步举个例子,义务教育阶段更像是父母教会孩子们日常走路、跑步这些基本生存技能。至于长大以后,孩子自己要去做职业运动员、挑战世界纪录,还是当个业余跑步爱好者,亦或转练其他项目,那是在更加了解自己、更会权衡长短版的前提下,做出的更成熟、更长远的选择。

不过,“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愿景无论多么美好,前行的道路始终是坎坷的。在学科类培训被封死的前车之鉴上,孩子兴趣的发掘、发展、培养,可能是一项需要家长付出更大心力辅助的“事业”!

在还没有拨云见日前,切记不要盲目投入,成为新一轮的“韭菜”。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培养兴趣、严管学科类补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国家也在大力建设中小学网络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致力于为全社会提供免费的名师课程资源,如果这部分建设能跟上,相信不焦虑的父母也会越来越多。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这场史无前例的教改,无疑是朝着全社会都期盼的“有温度”的教育方向上推进的。无论今后怎样,拿出更多精力与孩子沟通,尊重孩子的选择、辅助孩子的抉择,在任何环境下,至少都不会走偏。

真心希望这次大刀阔斧的改革能够沿着初心,顺利推行下去。让孩子们更有信心专注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也让家长可以踏踏实实地支持孩子们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双减”细则出台,该不该结束走了多年的教育老路?考验才刚开始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老路   教改   北京市   英语   校外   全社会   细则   学科   精力   多年   家长   父母   兴趣   妈妈   结束   政策   孩子   家庭   更多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