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铭父母情,人到中年难报恩

这世上对我们深恩情重的人莫过于父母 ,古语有云:“年少不知父母恩,半生糊涂半生人!身无饥寒,父母无愧于我,若无长进,何以待父母?”


能够来到人世体会这人世繁华,是父母给命之恩;能够长大独立于世,是父母养育之情,除了父母,极少数的人给予的爱能没有置换。


从生命孕育开始,父母就对我们开启了操劳模式。


我们的一生都在见证父母从年富力强走向衰老,而父母大部分的心力都耗费在儿女身心健康、吃穿用度、学习上,只要是对儿女好的事,父母从不退让妥协,他们宁愿苦自己绝不愿意苦孩子。


某天回望父母,什么时候起那个伟岸如神的父亲已经背影佝偻步履蹒跚了?那个笑靥如花青丝飞瀑的母亲什么时候已经满面沟壑,两鬓染霜?


什么时候我们才发现自己立于人世,对朋友,对同事,对他人总是给出最好的笑脸,最大的宽容,回到家却本能的会对最不应该分彼此的人(父母)另眼相待?


但战胜本能,做到对他们不再吹毛求疵,则是种能力。


love


给予我们生命的是我们的父母,父母是我们存在的根。


司马迁曾说:“父母者,人之本也。”


我们就像是高挂蓝天的风筝,与飞鸟同翔,与软风同舞;父母就像是那纸鸢下的线轴,拼尽全力的拉扯,只为成全我们那一片晴空却又不迷失了方向。


时光无情,白驹过隙。


纸鸢越飞越高,越来越忙碌;线轴越转越旧,越来越唠叨。


什么时候开始纸鸢开始敷衍和线轴的每一次谈话,不断减少着陪伴线轴的时间?


直到纸鸢断线,突然纸鸢没有了方向,一头栽到地上,体无完肤,没有了来路。

年少不铭父母情,人到中年难报恩

常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多的人在追逐着理想中的功名利禄,在为了梦想而背井离乡,到了与父母诀别时才幡然醒悟,尝尽遗憾之痛。


作家毕淑敏曾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健在的时候,犹如盘根的小树,在成长的历程里,内心始终充满着希望有来时的去处;父母离去的时候,近似无根的鲜花,即便在最美的时候,内心也逐渐枯萎,因为再没了归家的路。


没能幡然醒悟,及时行孝,是多少人内心难以言语的痛!


love


百善孝为先,莫堆万纸钱。


《韩诗外传》中曾说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人世间最大的遗憾莫过于:人生不能重来。


一次生前的孝敬,胜过身后百次扫墓;

清明烧万堆纸钱,不如在世端一碗饭。

年少不铭父母情,人到中年难报恩

古代有个孝子叫韩伯俞,他的母亲在他犯错时,总是严厉的教导,甚至还会打他。


待他长大后,当他再犯错时,母亲的教训依然如故。


有一次母亲打他,他忽然放声大哭,母亲很惊讶,几十年打他都从未哭过,于是就问他:“何以要哭?”


他回答母亲:“从小到大母亲打我,我都觉得很痛,我能感受到母亲是为了教育我才这么做,但是今天母亲打我,我已经感觉不到疼了。这说明母亲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我奉养母亲的时间越来越短了,想到此,我不禁悲从心中来。”


在无情的岁月里,太多的人因为自己的各种无心和忙碌,忘却了时间背后的人,记得的都是久远记忆中的形象,没有时间正视眼前该关注关心的那个至亲至爱的人。


才有了某天回头,父母不再健硕,早已佝偻;曾经的面容如花,不知何时已渐渐随着时光流逝成了现在的满目沟壑。


人生苦短,总是会在猝不及防的瞬间要去接受正视难以想象的眼前事实,容不得你撒泼放刁、任性拒绝。


love


“生老病死,时至则行”,仔细回味,有的只是无奈与辛酸。


父母见证了我们的诞生和成长,我们却要面对父母的衰老和死亡,悲喜汇集成我们平凡的人生。


世间皆如此,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在父母年迈时,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给予更多的和颜悦色,用包容和爱去陪伴他们搭乘人生的末班车。

年少不铭父母情,人到中年难报恩

可是,现实生活中却不乏有人,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父母,认为是父母性格、能力的缺失导致了对自己错误的指引,错误的对待,甚至是不足的给予。别说没有感恩之心,满心满念都是怨恨指责。


他们甚至用自己扭曲的人格去百般苛责自己的父母,极力希望父母达到自己想要的样子,却忽视了自己的人格早已千疮百孔。


人唯年少能铭记父母的恩德,才有可能人到而立之年念父母深恩,包容父母一切的不足,真正做到眼里心里没有不好的父母!


人无完人,父母也只是用他们的方式在爱我们,每个父母的能力不一样,见识不一样,但那份“爱”却无比的一致。


没有高低贵贱大小层次之分,因为都是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只是因为能力、认知不同,方式不同而已。


love


《战国策》有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一部分的“计策”,确实难以使人接受,哪怕是错误的,但基于爱,却都是能被一一赦免的。何况一个人会包容父母,才能有能力包容天下。


会感念报答父母,才能拥有真正的福缘。

年少不铭父母情,人到中年难报恩

不否认这世间,有一种压力,叫做“上有老”,有一种责任叫做“上有老”,可是更有一种幸福,叫做“上有老”。


老人总有一天会和我们分手,到那个时候,“上有老”的日子,便会成为最珍视的记忆和一生的怀念。


只有深深懂得这一天的日子很无常,不知哪天来到,不允许计划安排,我们才会懂得去珍惜生命里“上有老”的日子,才会认为那是上苍赐予自己最美好的一世情缘。


不想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请珍惜缘分,珍惜眼前的时光,好好善待自己的父母!


/End.


年少不铭父母情,人到中年难报恩


关 于 我 们

关 于 我 们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的起点和基石

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孩子成才的首要条件

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

臻 静 研

倾力打造优质的家庭文化教育平台

践行全天下父母迫切需要的养育之路

关注我们

共同学习爱的智慧和爱的方式

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线轴   如花   父母   纸鸢   幡然醒悟   纸钱   沟壑   人到中年   家庭教育   年少   眼前   珍惜   母亲   能力   孩子   时间   人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