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新型隐身机

俄罗斯第二款隐身战斗机苏-75在莫斯科航展上高调亮相,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到现场助阵,一时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对于这款战机的性能及发展前景,国内外专业机构和发烧友们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叫好者有之,嗤之以鼻者亦有之。俄罗斯目前展示的仅仅只是一架技术验证机,势必会在以后的研发中进行一系列改动,目前对其性能盖棺定论还为时过早。不过,从近20年来俄罗斯隐身战斗机的发展历程,倒是能够大致研判出苏-75接下来的演化路径和目标客户。
苏-75验证机

俄罗斯新型隐身机


2002年,俄罗斯开始研发第一款隐身战斗机,历经波折后于2010年首飞成功,并被命名为苏-57。苏-57首飞至今已逾11年,尽管已经正式服役,但量产日期却一拖再拖,目前交付俄罗斯空军的数量不过个位数而已。虽然在此次俄罗斯航展上,苏-57进行了颇为炫目的机动表演,但作为一款隐身战斗机,其最关键的隐身性能却长期受人诟病。

俄罗斯新型隐身机


苏-57的机动性能还是不错的
从国内外的研究数据来看,歼-20、F-22、F-35这三款顶尖隐身战斗机的正面雷达截面积(RCS),大致都在0.01 ~0.1的水准,而苏-57的RCS大约为0.1~1。看似只有一个零的区别,实际在隐身性能上却是天壤之别,在极度追求性能的现代战斗机领域,这个十倍以上的雷达截面积区别,雷达发现距离就要相差数十公里以上,反映在瞬息万变的空战战场上,发现和攻击对手的时间就能相差数分钟,而这个时间和距离足以轻松消灭对手却全身而退。这种技术上的差距,直观地揭示了俄罗斯航空工业多年来的停滞和衰落。
隐身战机研发制造的基础无非就是人和钱。所谓人,就是指一定数量、经验丰富的航空设计研发人员。俄罗斯虽然在90年代早期流失了大量技术人员,但毕竟苏联留下的底子足够丰厚,凭借90年代中后期苏-30系列战机的规模出口,还是保留了最后一丝元气。近年来苏-35以及苏-57的出现,都证明俄罗斯航空工业仍然具备相当的技术实力。这是苏-57正面隐身截面积(RCS)达到0.1~1这个水准的根本原因,但也仅仅能达到这一水平,因为俄罗斯缺钱。

俄罗斯新型隐身机


2014年苏-57原型机在为印度代表团表演时起火
想要进一步达到歼-20、F-22、F-35的隐身水准,必须对座舱、机体外形、进气口等进行全面隐身控制,机身表面接口全部进行锯齿化处理,所有缝隙敷设柔性蒙皮,任何一个疏忽都将功亏一篑。实现这些,意味着更新战斗机生产线和多达数年的研发时间,以及数十亿美元的研发投入,这对于全年军费不足500亿美元的俄罗斯而言,显然是无法负担的代价。事实上,按照俄罗斯原本的规划,这一部分费用应该是由中国和印度主动承担(或许主要是中国)。

俄罗斯新型隐身机


苏-57与F-35在隐身性能上的差距肉眼可见
在苏-57首飞的2010年前后,当时中国成飞、沈飞两家战斗机设计单位的技术似乎相当不堪,一个是研发歼-10这种三代中型战机都问题频频,一个是仿制俄罗斯苏-27战斗机都步履蹒跚。因此,当时的俄罗斯认为,在自己出资完成苏-57前期开发和主体设计的情况下,中国由于面临美军的巨大压力,势必会像当年参与俄罗斯苏-30项目一样,投入大量资金参与苏-57项目,技术更加不堪的印度当然也不例外。届时,俄罗斯就可以成功利用来自中国、印度的资金,生下苏-57这颗“金蛋”。

俄罗斯新型隐身机


苏-57承载着俄罗斯航空工业的梦想
这个算盘不可谓不精妙,甚至是当时中国表面上的唯一出路。但就在2011年,歼-20的一飞冲天,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俄罗斯的美梦。不过,当时俄罗斯坚持认为中国技术实力不足,歼-20大概率将会难产,因此仍然向中国推销苏-57。尤其是在中国2014年确认购买俄罗斯24架苏-35之后,国际上对歼-20的质疑声音更是甚嚣尘上。当时,除了向来喜欢贬低中国军工进步的英美日印等媒体外,俄罗斯媒体异常罕见的一致攻击歼-20,大肆渲染中国是由于歼-20发展不利,才选择购买俄罗斯苏-35,其背后用意不言而喻。

俄罗斯新型隐身机


俄罗斯并没有预料到歼-20的诞生
不过,这一切都随着歼-20在2017年的高调亮相而烟消云散,俄罗斯希望借助中国资金发展苏-57的想法最终破产。与此同时,另一个已经被俄罗斯套入网中的印度,也意识到苏-57项目存在的巨大问题,在印度本身不可能为俄罗斯苏-57项目付出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资金的情况下,印度最终在2017年选择退出,使得俄罗斯苏-57的资金问题雪上加霜。
不得已之下,俄罗斯选择放弃打造歼-20、F-22、F-35这一级别隐身战斗机的努力,充分利用苏-57项目已经获得的技术,打造一款隐身性能与苏-57接近,整体价格较低的中型隐身战斗机,这也是俄罗斯航空工业针对自身现实做出的理性抉择。此次航展上,俄罗斯工业贸易部长丹尼斯·曼图罗夫表示,苏-75经历了四年多时间的开发,似乎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

俄罗斯新型隐身机


印度在国产LCA战斗机项目上的努力证明的印度的“追求”
作为一款主要用于出口市场的机型,其客户应该是面临隐身战斗机威胁、经济情况尚可、与俄罗斯关系不错的国家,这些条件摆开来看,苏-75短期的出口对象在全世界也只能找到一个,那就是印度。说白了,俄罗斯不甘心放弃印度战斗机市场,在意识到苏-57是印度无法承担之痛后,又为印度量身打造了一款更加符合印度需求的隐身战斗机,还非常贴心地表示苏-75非常廉价,价格仅仅在3000万美元上下,颇有当年俄罗斯“白送”印度航母的风范。

俄罗斯新型隐身机


俄罗斯“白送”给印度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
如果确有此意,印度会入苏-75这个局吗?答案恐怕是肯定的。随着美国F-35隐身战斗机在全世界的持续扩散,以及中国歼-20重型隐身战斗机的陆续服役,印度的国防压力势必会越来越大。而印度目前本身并没有独立研发隐身战斗机的能力,短期内也不可能从美国购买到F-35,因此,走上向俄罗斯购买的老路,无非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更何况俄罗斯还贴心地撒了这么多鱼饵。

俄罗斯新型隐身机


目前购买F-35的国家已经超过10个
20年前,中国原本认为俄罗斯苏-30与中国已经购买的苏-27UBK性能没有本质区别,因此不愿意动用稀少的外汇购买。但1996年国际局势变化后,国内迫切需要先进的多功能重型战斗机保卫国土安全,最终选择向俄罗斯购买100架苏30MKK,虽然过程中尽量选用成熟技术,基本不存在像印度购买苏-30MKI时,被俄罗斯当成小白鼠的情况,整个交易中国也算不上吃亏,但这种将国防命运交于他人之手的感觉并不安稳。倘若后来没有歼-20一飞冲天,并批量进入中国空军服役,恐怕国内即使明知苏-57是个大坑,也依然得往里跳,毕竟并没有别的选择。
歼-16目前是国内空军战斗机三巨头之一

俄罗斯新型隐身机


当然,现实情况是,在20年之后,中国在苏-30MKK基础上衍生的歼-16早已批量服役,自主研发的歼-20隐身战斗机服役数量更是超过100架,还有大批量入列的歼-10B/C战斗机,中国已经牢牢将命运抓在了自己手中。
相比之下,当年从俄罗斯购进270余架苏-30MKI的印度,20年之后不仅隐身战斗机项目仍是镜花水月,甚至在2019年又向俄罗斯购买了十余架苏-30MKI,以弥补这些年苏-30MKI坠毁的损失,淋漓尽致的展示了印度本色。此外,无论是苏-57,还是苏-75,俄罗斯试图故技重施,利用先进战斗机项目从中国、印度获取研发资金的企图,其实很也没有太大变化。

俄罗斯新型隐身机


苏-30MKI依然没有逃过印度空军的诅咒
只能说,俄罗斯依然是那个俄罗斯,印度依然是那个印度,但中国早已不是20年前的中国。此次苏-75现身后,国内的讨论五花八门,但除了认为可能威胁到中国歼-31未来的出口前景外,并没有人认为其能真正对中国造成威胁。这种发自内心、甚至是被忽略的自信,恰恰是俄罗斯这些年来试图重新拥有,印度梦寐以求的大国底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俄罗斯   来苏   截面   印度   战斗机   战机   空军   中国   水准   航空工业   性能   资金   时间   项目   旅游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