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动物的植物

植物界现存大约有450000个物种。

它们大多默默无闻,

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

然后等待被动物吃掉的命运。






吃动物的植物


1895年采集于马恩岛的肠浒苔





然而今天介绍的这类植物已知650多种,

它们凭借共同的技能,

不再甘愿被动物吃掉,

而是反过来吃掉动物;



它们让动物感受到最大的侮辱:

被植物杀死。






吃动物的植物




首先欢迎一下“食虫大队”的新成员:



最近在北美西部发现一种
新的食肉植物——Triantha occidentalis




吃动物的植物


Triantha occidentalis的花呈白色。




这种物种早在1879年的科学文献中就有被描述。然而长久以来,它一直对人类隐藏着一个秘密:
它可不是吃素的。




吃动物的植物


Triantha occidentalis被荧光素染色的黏性腺毛的特写,这一结构可以诱捕并杀死小昆虫。



这种植物利用茎上的腺毛诱捕和消化昆虫。但简单地给这种植物贴上“食虫植物”的标签可能不完全准确,
“防御性杀戮"似乎更为贴切,因为这些黏性腺毛似乎还有防止非授粉昆虫进入花朵的功能。






除了黏性腺毛外,

食虫植物为了捕食,

练就了各路”神功“。






吃动物的植物


黄瓶子草,花像灯笼一样倒挂,引诱蜜蜂进入精致的花粉室。





吃动物的植物


茅膏菜,可以在没有虫媒的情况下自花授粉。





吃动物的植物


眼镜蛇瓶子草,其叶子不含消化酶,它依靠共生细菌将捕获的昆虫转化为可用的营养物质。





黏液陷阱 茅膏菜(Drosera)





吃动物的植物


口渴的虫子会被叶子上看起来像水滴的东西吸引。殊不知这实际上是一种用来诱捕昆虫的胶状物质。




同新发现的Triantha occidentalis相似,大部分茅膏菜都装备有
挂着晶莹黏胶的腺毛。被困住的猎物一挣扎,便刺激其他腺毛向其方向弯曲,并用消化酶把它包裹起来。




吃动物的植物






吸泵陷阱 狸藻(Utricularia)




吃动物的植物


狸藻用这些微小的囊来捕捉猎物。




这种水生植物气囊上的卷须把小小的猎物引入陷阱。一旦碰到触毛,气阀就会弹开,内部的低压便把猎物吸入,腺体吸收营养并排出水分。




瓶罐陷阱 猪笼草(Nepenthes)





吃动物的植物


猎物的影子透过猪笼草的叶面显现出来, 仿佛正上演皮影戏。




猪笼草通过分泌在“瓶盖”和“瓶口”的蜜液吸引猎物前来。而当这些“可怜虫”走近才发现,这片光滑地带根本没有摩擦力,一失足成千古恨溺死在消化液中。猪笼草最大的瓶子深度可达30厘米,能消灭一整只青蛙,甚至——老鼠。




吃动物的植物


马来王猪笼草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虫植物。





关门陷阱 捕蝇草(Dionaea)





吃动物的植物


捕蝇草关住了它的食物




当猎物触碰到捕蝇草至少两根腺毛(或碰触同一根腺毛两次)后,陷阱会在0.1秒内关闭。快速形成牢笼,释放消化液。大约十天后再次开启。此外,新的研究发现,当捕蝇草的颚状叶子受到猎物的刺激时,会产生一个小磁场,这在植物中非常罕见。



对我来说,植物界里几乎没有比食虫植物更引人关注的发现。
——达尔文《食虫植物》





然而,喜爱容易探究难。



瑞典博物学家、双名法的创立者林奈推论植物只是不小心才捉到了昆虫,倒霉的小虫一旦停止挣扎,植物自然会敞开叶片,还其自由。并宣称捕蝇草若真以昆虫为食,就会
“违背依上帝意愿建立的自然法则”




吃动物的植物


捕蝇草的细毛被刷两次就会啪地合上。




到了1860年,进化论的奠基人、《物种起源》的作者达尔文遇到食虫植物茅膏菜后,立即被它“颠倒错乱”的行为方式深深迷住。他写道
“我对茅膏菜比对世上所有物种的起源更加关心。”




吃动物的植物





他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对这些植物进行实验,把各种物体置于叶片上,观察它们用黏乎乎的腺毛把猎物慢慢包裹起来。他用小块生肉、蛋黄甚至头发刺激这些植物,而茅膏菜都能激起反应。




吃动物的植物


王茅膏菜,叶子可以达到两英尺长。




达尔文把研究领域由茅膏菜扩展至其他物种,他对捕蝇草迅速精准的反应和强大的力度惊叹不已,
称其为“世界上最奇特的植物种类之一”,并且把捕蝇草瞬间反应的动作(“啪”地一声闭合起来,只用大约0.1秒)比作动物的肌肉收缩。




吃动物的植物







但植物并没有肌肉和神经,

它们是如何像动物一样做出反应的呢?





21世纪,生物学家凭借高科技的手段开始了解这些植物狩猎、进食和消化的方式,以及这些奇异的适应行为最初是如何发生的。亚拉巴马州奥克伍德大学的植物生理学家Alexander Vol-kov认为自己破解了捕蝇草的秘密:




这是株“电动植物”!

吃动物的植物






昆虫蹭上捕蝇草叶子的一根绒毛时就产生了一枚电荷,电荷在叶面组织内聚集,但还不足以激发其闭合。而运动中的昆虫则很有可能再次触动另一根绒毛,从而增加电荷量,导致叶面关闭。




吃动物的植物


卷瓶子草。像这样的蜘蛛是机会主义者,经常直接在食虫植物的嘴上结网,想捕食被植物强烈的花蜜气味所吸引的昆虫




而著名生态学家Aaron M. Ellison和Nicholas J. Gotelli致力于弄清是何种进化之力促使这些植物对肉类产生胃口。由于食虫植物生长缓慢(能存活几十年),所以实验要花费多年才能出结果。他们发现食虫植物吃肉是为了完成与所有植物一样的使命——从阳光中直接获取生长的能量。




吃动物的植物


食肉植物在当前整个被子植物系统发育中的位置 (Stevens, 2007;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Lamiales from Müller et al., 2006)





可惜它们把这活儿干得不怎么样。



由于要利用大量能量生成捕捉猎物的装备,因此食虫植物在把阳光转化为组织的过程中效率极低。埃利森和戈泰利猜测,只有在特殊环境下,食肉的益处才会高于为其付出的代价。“它们处境困窘,却物尽其用。”埃利森说。




吃动物的植物


土瓶草,它的毛和气味促使蚂蚁爬进它的消化深处






不幸的是,
食虫植物对环境变化极其敏感,农业废水和发电污染影响了它们的正常生长,而贩卖奇异食虫植物的黑市、城市的快速扩张都为它们带来了压力与挑战。




这兴许对苍蝇来说这是个好消息,

但对欣喜于进化之力鬼斧神工的人来说,

是否是一大遗憾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狸藻   腺毛   达尔文   猪笼草   消化酶   植物   黏性   叶面   电荷   物种   猎物   昆虫   瓶子   陷阱   叶子   动物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