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骑高马的孩子,哭了

那个骑高马的孩子,哭了


(一)

晚上散步回家时,路遇一对年约半百的夫妇,带着一个小孙子,约2岁左右。

孩子自己走时,总想从人行道往马路中间去,爷爷没得法,就好言哄着:“乖,马路上有汽车,我们不去。骑高马好吗?爷爷背你,我们骑高马回家。”说完就将孙子托起,让他骑在自己肩膀上。

孙子高兴地用双手抱住爷爷的头,屁股在爷爷肩膀上颠来颠去,走在旁边的我打趣地问道:“好玩吧?!”他歪着头望着我们,开心地笑着。

我和先生跟在后面,看着这温馨的画面,讨论着以后我们带孙是否也是这样的情景。

回家的路上我们需要经过几个十字路口。达到第一个路口,红灯亮了,我们停下了脚步。随后又有一些路人站到了我们旁边或身后。

而那一对夫妇却没有停下,带着孩子径直前行。孩子在爷爷肩膀上晃着,奶声奶气地叫着:“红灯”。奶奶说:“没事,现在没车。”说完三人在红灯的照耀下穿过了马路。偶有一两台车绕过他们。奶奶走到对面步行道时还回头看了一眼我们这边。

第二个路口,又遇到了红灯,那对夫妇还是我行我素,孙子骑在爷爷肩膀上,他们没有停住脚步。看到这样,我大声喊了一句:“红灯呢!”

我的话音刚落,突然,一台右转弯的摩托车倏地冲了过来,“哧”一个紧急刹车,停到了他们的脚边。刺耳的刹车声和险情让路口两边等绿灯的一群人同时发出了惊呼:“啊!”

马路中间的他们也被惊到了,走在右侧的奶奶吓得叫出了声,爷爷呆住了,孩子在爷爷肩膀上滚了下来,幸好爷爷反应快,把他搂住了。那孩子“哇”地大哭了起来。

几秒钟内,后面几台车都是急刹车,停下了。

回过神的奶奶破口大骂:“你瞎了眼啊,开这么快,不晓得看有人啊,要压死人了怎么办啊!”

摩托车司机气急败坏地怒吼道:“你瞎啦眼!你们把我吓死了呢!你们自己闯红灯,你还有理,没把你撞死就算不错了!”

很快绿灯亮了,两边的行人快速通过,大家边走边说,“下次不要闯红灯,不要吓了小孩子。” “没出事,就不要吵了。” “快走,不要堵塞交通。”“要守规矩呢,不要害别人。”

也许是自知理亏,这对夫妇没再与司机理论,抱着孩子,随众人离开马路,上了步道。而孩子还在爷爷怀里哼哼唧唧地抽泣。两人在不停地安抚着:“没事了,宝宝不哭了。”

有着职业习惯的先生貌似自言自语:“还好,是一场虚惊。要是出事,行人闯红灯是要负全责的。”

没等他们回应,我就拿着先生的手,快步甩开了他们。

那个骑高马的孩子,哭了

是啊,庆幸今天是一场虚惊。若是那摩托车的刹车不好,司机反应不快,后果不堪设想。交警部门的数据统计有90%的重大交通事故都是发生在有红绿灯的交叉路口,都是因为人们眼里没有“红绿灯”导致的。

很长一段路,我还在惊魂未定中,心怦怦直跳。

不知那一对夫妇心情怎么样,不知这场惊吓对年幼的孩子会有什么影响。作为带娃的爷爷奶奶,心里是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呢?你今天的不守规矩,差点害了自己、害了孙子、害了那个开摩托车的路人。

“红绿灯”是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指挥棒,看起来是对人们行为的限制,实则是保护我们安全的法宝。如果没有它的控制,交通日益发达的城市就会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如果心目中没有了“红绿灯”,我们的人生会发生什么呢?

那个骑高马的孩子,哭了

(二)

大家应该都熟悉“小时偷针,大来偷金”的故事。

古时候有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可爱伶俐的小孩,这小孩刚会走路的时候,有一次从一个货郎担上拿了一枚针回家,母亲居然对他表扬了一番。

长大后,这个孩子就开始偷人家的鸡蛋、玉米、鸡等,父母也不管教他,甚至还纵容他。最后因偷盗人家的牛马、金银珠宝,被官府抓到,判斩首。

临刑前,他说有一个要求,监斩官问是什么要求,他说:“再吃一次母亲的奶。”监斩官同意了他的要求,把他母亲唤来。

“母亲,我想最后吃一次您的奶。”面对即将被砍头的儿子,伤心不已的母亲满足了儿子这个荒唐的要求。她解开衣襟,露出干瘪的乳房,把自己的乳头送进儿子嘴里,让儿子吸吮。岂料这个儿子竟一口咬掉了母亲的乳头。

巨大的疼痛让母亲发出惨叫,几近晕厥,耳边传来儿子寒冰一样的声音:“我小的时候偷东西,母亲没有制止过,让我一步步走到今天,所以现在非常恨您!”

刑场中的这一幕,让人无不惊悚。监斩官大怒,“临死了,你为什么还要咬你母亲的乳头?”

他张开那带着母亲鲜血的嘴,一字一句地说:“我小时候偷货郎的针回家,她夸我有用;我偷邻居家的鸡蛋回家,她帮我煮蛋汤喝;我偷别人家的鸡回家,她炖鸡给我补身子;长大后我偷马、偷牛,她也不骂我,后来我就去偷金银珠宝了。到现在被官府抓了,要杀头了,都是她不管教我的结果啊。要是她从小就告诉我这些事做不得,不能做,我也不至于到今天啊,所以我恨死她了。”

最后,他的母亲也因伤心、羞愧、疼痛过度去世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小偷小摸的时候,如果家长不及时进行纠正和管教,甚至还纵容,那孩子心中就根本不会知道这样做是错的,是违法的,那他就会在这条道上越走越远,从偷针到偷金,最终走上不归路。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生活中不能没有规则,规则就像我们人生当中的“红绿灯”,如果人们心目中没有“红绿灯”,小错不纠,日积月累,必酿大祸。

那个骑高马的孩子,哭了

(三)

国家法律法规是保持社会良好秩序的规则,人人都必须遵守。社会的文明公约,做人的道德准则,学校的校规校纪,行业的规章制度等等,都是必须我们应遵守的规则。人人应知法懂法,不做违法事。

有些人,就像我路遇的那对夫妇一样,他们心中根本没有“规则”这根弦,对别人的提醒也是置若罔闻。他们认为闯红灯横穿马路只是小事一桩;拿别人一根针,偷别人一个鸡蛋不算违法;殊不知就是这种认知行为导致的恶果却数不胜数,最终害人害己。

不是每一个人天生就懂“规则”的,孩子的最初认知能力很局限,他不知道可为与不可为,你口若悬河地跟他讲“规则”,可能“规则”还是会被他忘掉。只有你认真“演示”这些“规则”,用行动潜移默化地进行示范教育,形成了他的习惯后,他才会去遵守规则。

言教不如身教。家教楷模童话大王郑渊洁先生也说过“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一了百了,效果非常好。”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视为标杆。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也说明了一点,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就是什么样的人。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强,你的言行举止就是他的模仿对象。

你爱读书,你的孩子也会喜欢读书;你死懒好吃,你的孩子也不会勤奋上进;你不遵守规则,你教育出来的孩子,也不会敬畏规则。你用偷来的鸡熬鸡汤滋养孩子,那他一定是更多地去偷。

也许孩子首先那一句“红灯”,是他心中萌芽的规则意识,而你却用一句“没事”否定了。长此以往,孩子心中这盏“红灯”就会随着你不停歇地闯红灯的脚步而渐渐熄灭。

那个骑高马的孩子,哭了

遵守规则,作为家长一定要身体力行。“举头三尺有神明”,对于法律法规我们应存敬畏之心。只有你自己遵纪守法了,你的孩子才有可能遵纪守法。

哪怕是马路上的“红绿灯”指示,我们自己一定要遵守,做好表率。特别是在孩子面前,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要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要让心中的“红灯”长明,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

遵守规则,作为家长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对错观,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对待违规犯错的孩子既不能纵容,也不能一味地打骂,一定要进行耐心细致地教育,提高他明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对待孩子身上的一些坏习惯,一定要及时纠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要让“小时候偷针,大来偷金”的故事重演。

遵守规则,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社会是有规则的,我们不能随性而为;要告诉他们,只有在规则范围内的自由才是真的自由。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就是一把戒尺,人人必须敬畏!遵纪守法,作为家长任重而道远。你肩上孩子的安全,你家未来的幸福都在你的言行中。

那个骑高马的孩子,哭了

#情感情感##家庭教育##头条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孩子   孙子   乳头   红绿灯   红灯   遵纪守法   夫妇   路口   爷爷   马路   儿子   家长   母亲   心中   规则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