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花好月圆时《二》

在乌鲁木齐生活了三十多年,见证了囯家发展的巨大变化,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从拆到建,都伴随在自己的日常生活里,使得自己的视野开阔起来。反倒让我想起了刚来乌市的一句笑话:调侃我来到了一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也就是这个地方,最后下了一个金蛋。

农场出来的人,非常容易满足,我经常骑着自行车狂奔三十多公里,欣赏城市的美丽风景,逛农贸市场。擦拭着满脸的汗水对爱人说:这里和农场不一样,你不变化,城市催着你变化。看的多了,生活的品味自然就高了,胸中的格局也就大了,奋斗也就有了力量。在我的感召下,我们开始享受生活的乐趣,经常挤出空隙时间,去山区郊游,减缓一下生活的压力。

那个时候还不懂旅游一说,只是逗一下孩子的乐趣。八钢附近有一个小泉湖的山沟,我想带他们走走,孩子们听说要去那个地方,兴奋地睡不着觉。我就故意逗她们,讲述一些严格的纪律、并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然后让她们举手表决通过,一次次地看着他们举起的小手,望着可爱纯朴的小脸,心里美滋滋的,然后我想起小时候水渠里做魚盆的情景。

又是花好月圆时《二》

一个脸盆,上面蒙上个沙布,中间留个小孔,缝个小套套,盆㡳放些油渣,沉入水底,待一会儿捞出来,里面就会有许多小魚。讲这个方法的时候,我就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景福去新安大渠玩耍,用这个方法抓了满满一盒泥鳅鱼,在野地里糊上泥巴烤着吃的往事。

大女儿上小学,刚学会骑自行车,山路崎岖跑得飞快,我和袁玲一人拖着大弟的儿子,我的小女儿。一个小湖,一片小树林,我们抓了几十条小野鱼,锅里炖熟,吃着真香。

往事如烟。再次南山游玩,已是老年。孩子们长大成人,定居北京,一直催促我们一起去生活,过去不觉得什么,真要走了,万般不舍。

又是花好月圆时《二》

一下子觉得时间特别宝贵,晃眼退休几年了,身边一下寂寞起来,每次和同学聚聚,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当孩子们愈是催促我们快点动身的时候,那种感觉愈发强烈起来,真好像有一种离别⋯。

原以为真要走了,去年有人交了房屋定金,说好暑假办理过户手续。孩子们说什么也不要带,尤其是爱人珍藏的锅碗瓢盆,甚至是衣物。这让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有一个玩得要好的朋友,去年央求我去给他帮忙,她的母亲去世了,留下一套房子,学区房,价值一百贰拾万,拾万已经打到卡里了,那个洋洋得意的劲头,至今都存在我的脑海里。

那意思说得很明白,兄妹们都在外地,他是当然的受益者,唯一没有处理的是她母亲的遗物,他让我帮忙搬到车上,去火化场烧了。碍于情面,一起走近那个房子,里面的破败陈设让我吃惊,我真的不敢想象他引以为自豪的一个老红军、享受红本的老人所处的生存环境。其实我从他嘴里已经知道母亲瘫了十四年,尤其是最后那几句:抢救花了一百多万,浑身插满了管子,一直都非常留恋这个世界…。我说:这些衣物您都整理过么?他木然道:那个年代人舍不得买东西,都是破烂,往车上塞就行了。好在一楼,也不是太累!一缕青烟,一个时代结束了。

夕阳之下,每一次的重逢都格外亲切。石河子同学的电话一遍遍传来,报告着具体的位置。兆永俩口子比我还急,一个劲儿催我,偏偏这个时候,遇见了每天晨练的农场老乡,几年功夫,一条腿拐着,腰都直不起来,老婆不知跑哪儿去了,出门打拼时,血气方刚,也是我的酒友,一包榨菜,也能喝一瓶,和德芳真有一比,也许是这方面的原因,孤独一人,经常在大街上碰到,絮叨个没完,我的手机都快让兆永打爆了,他一点也没有要走的意思,一直延续谈论着下野地的往事。

人生百态,想明白了,就知道幸福在哪里了,坐上兆永的车,去南山万亩花海去见见一帮老同学,比干什么都要快乐。

远远地看到停在马路边的车,那一刻的快乐都在一路小跑上了。

又是花好月圆时《二》

————今日头条———挖梭梭柴的老顽童——2021.09.1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小湖   石河子   卡里   新安   油渣   碍于情面   花好月圆   衣物   农场   南山   车上   乐趣   往事   母亲   去年   同学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