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态环境 增进民生福祉——贵阳市生态系统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闻

自2014年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以来,贵阳市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加强河湖保护与生态修复力度,全面推进水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持续开展节水减排等行动,全市水环境质量状况持续改善。

  今年,贵阳市生态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狠抓问题整改,消除建成区29处黑臭水体,南明河、洋水河、麦架河等流域水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改善,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麻堤河:昔日“臭水沟” 如今清水流

  水清鱼游,麻堤河河面如镜子般映照着沿岸的花草树木。9月27日,南明区云关乡摆郎村村民胡成荣和家人在麻堤河周边散步,话着家常。“过去,因水质不好,我们路过都是快速通过,天热还会发臭。现在这条河被治理得清澈透明,别提多舒服了。”胡成荣说。

  麻堤河是南明河的一级支流,全长约8.9公里,主要流经花溪区,南明区、经开区,其中,南明区段约4.6公里。作为支流,麻堤河的水质直接影响着南明河的水质。

  “麻堤河南明段所处区域大部分在农村,市政设施薄弱且没有配套市政截污管网。2017年以前,因大量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进入麻堤河,对河流水质造成了严重影响,长期属于劣V类水体。”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南明分局副局长胡慧说。

  2017年3月,南明区对麻堤河南明区段进行系统提升,水质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多种因素制约,水体污染等诸多问题并未得到根治。为彻底解决麻堤河南明段水质污染及流经区域环境问题,2020年,南明区以“标本兼治、长治久清”为目标,投资约1.03亿元,全面启动了麻堤河南明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该工程从沟口改造、生态修复、污水管网铺设、散排污水收集、河道清淤等方面入手,采取近期治理与远期治理、分散治理与集中治理、生态治理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分阶段进行综合整治。

  今年以来,南明区持续实施麻堤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污水收集工程、雨水收集工程、清淤工程、生态修复治理、沟口治理工程等,累计新建污水管网46000米、清理淤泥25000立方米、修建分散式处理设施50套、修复生态护坡0.8公里。

  “目前,麻堤河南明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95%,通过系统治理,麻堤河水生态系统逐渐恢复,水质从治理前的劣V类水体提升至Ⅲ类水体。”胡慧说。

  为巩固麻堤河南明段治理成果,南明区在麻堤河单侧安装隔离网约4公里,沿途安装监控系统。同时,严格落实河长制,针对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等情况,及时督促整改,杜绝再次污染。

  洋水河:“牛奶河”旧貌换新颜

  9月的洋水河,碧波荡漾、清澈见底。开阳县金中镇居民肖李兵从小生活在洋水河附近,见证了其“前世今生”。

  小时候,肖李兵在洋水河里游过泳。“大约1997年后,随着污染加重,这条河变成了一条‘牛奶河。’”看着日渐变白、变黄、变臭的河水,肖李兵为之心痛。

  洋水河属于乌江二级支流,跨开阳、息烽两县,主要流经开磷矿区(双流镇、金中镇、永温镇),经大塘口汇入乌江。由于沿线磷矿石开采企业外排废水和磷化工企业跑冒滴漏,大量生产废水汇入洋水河,对河流造成严重污染,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河流水体常年呈乳白色,总磷为2.11mg/L,为劣Ⅴ类水体。

  “当时,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就是洋水河污染问题。”贵阳市生态环境局开阳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多年来,开阳县依托中国环科院,精准查找污染来源、精确核算环境容量,完成7家企业的废水治理,实施矿山企业面源、工业渣场整治、道路面源治理等综合整治工程,洋水河实现了“旧貌换新颜”,水生态环境逐渐恢复。

  为推动洋水河长效治理、让群众享受“生态红利”,开阳县制定了《开阳县洋水河长效管理工作方案》,提出9项巩固措施,涵盖健全水环境监管制度、建立河长制长效机制、完善清洁文明生产制度、加强企业提标排放管理、强化治污设施运行实效管理等方面,确保洋水河长治久清。

  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4月15日,大塘口出境断面总磷浓度为0.06mg/L,水质达到地表水Ⅱ类水体限值要求。

  金关巷:治理“臭水塘”获群众认可

  打开窗是齐腰深的污水、漫天飞的蚊蝇、扑鼻来的臭味,这样的生活环境,让常年生活在云岩区金关巷460号的居民苦不堪言。

  “原来这里就是个臭水塘。”居民伍启云回忆道,她常年不敢开窗,朋友也不愿来家里玩。

  由于金关巷排污配套管网不完善,渠道里积存的污水散发出臭味,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为改善金关巷460号的居住环境,有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贵阳市生态环境局云岩分局实施了云岩区金关巷460号周边黑臭水体及污水收集治理项目。

  经过前期调查研究,今年6月,金关巷460号污水收集治理工程启动,安排人工清淤,新建污水压力管道、排水明沟、居民污水收集管网、化粪池、污水提升泵站等设施,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通过新建的污水提升泵站排至数博大道排污管道,最后引入二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历时一个多月,治理工程在工期紧、施工难度大、协调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按期完工,解决了长期困扰金关巷460号的黑臭水体问题,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

  贵阳市生态环境局云岩分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勇表示,该局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心系群众解难题,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人民利益出发,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切实增强辖区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贵阳市   开阳   乌江   生态环境   开阳县   群众   福祉   水体   管网   河南   见闻   水质   污水   生态系统   民生   水环境   居民   生态   工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