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春华学校小学部教师集体教研

  本次研读内容:《教育哲学的本质反省》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整个国家民族存亡继绝的关键所在,也是每个家庭非常关心的大事。所以,我们对于教育问题一定要认识清楚,要明白教育的道理。

  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既坚定地相信人性善,也看到了现实人性的复杂。儒家把人性分为三个层次:天命之性、气质之性和后天习性。

  天命之性是从最本源的意义上讲的,它是纯善的,只要是人,就一定有此天性,此天性即使是尧舜,也不会增多一点;即使是桀纣,也不会减少一点。但作为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各有不同的气质,气质之性是有清有浊:气质清的,天性就容易发露,即所谓聪明;气质浊的,天性被遮蔽,就比较迟钝,即不聪明。但气质之性仍然是善的,因为愚鲁迟钝并不一定就是恶,“天生我才必有用”,只不过智慧有高低,能力有大小,只要正常成长,皆可至于善。后天习性却是有善有恶的,习性之养成主要靠环境,如果环境是善的,可以让气质清的更容易成才,气质浊的也可以得到一定的转化,同归于善;如果环境是恶的,则气质清的也会被遮蔽,气质浊的更是被重重禁锢,天性透不出来,遂至于恶矣。

  故,教育,不过是变化气质,去其习染,复其先天之性而已。

  认真研读的老师们

信阳市春华学校小学部教师集体教研

(本文转载于【信阳市春华小学】,经【凯升融媒】编辑,转载此文请标明原作者,保持文章完整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信阳市   存亡继绝   桀纣   儒家   愚鲁   百年大计   习性   天命   迟钝   天性   后天   人性   气质   聪明   集体   教师   环境   学校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