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来历。据《于洪区志·地名志》,清初形成聚落。因地处古城遗址附近,故名古城子。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村委会

据关升飞老师《于洪地名文化之旅》记载,清初,世居长白山的关姓满族随军来此定居,后来镶黄旗叶姓也由长白山来此地开荒落户。因发现此地系古代旧城堡的遗址,遂命村名为古城子。据传这里是唐代古城遗址,宋朝与辽、金交锋的古战场。1947年,村民曾挖出古缸一口。1987年,村名曾挖出古罐。现在村中庭院尚可见到古代的残砖碎瓦,故村名沿用至今。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1910年地图·古城子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丹阜高速古城子分离式立交桥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丹阜高速古城子分离式立交桥

古城子古城遗址。清初关姓等户在此形成村落,以古城名村。古城遗址,不晓何年所建、何时湮没的。早在六七十年前,城墙痕迹依然清晰可辨。战争时期,在挖城防壕时,本村一老汉曾挖出古缸一口,小口大肚,完整无损。1987年,又出土小罐一个及古砖、古瓦、黑陶器片,还拾到两枚北宋元丰通宝、元符通宝,为考察古城历史提供了实物佐证。

原古城子村老爷庙里曾有一口神钟,上面刻:盛京城西北厢蓝旗界古城子七圣神祠老爷庙铸神钟一口,重三百六十斤。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大清同治十二年四月初一日立。并刻有住持道人、方丈首、经理人的名字。现在该钟在村内一民宅院内。

古城子小学,1949年成立。1985年10月,有5个班,105名学生,6名教职工,占地面积6630平方米,建筑面积464平方米。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地名档案 | 于洪区马三家街道古城子村

声明: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表。欢迎转发、关注,其它平台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并务必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文中的信息用于出版、发行等目的。

图片 | 李学增老师

文字 | 陈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城子   地名   通宝   满族   小口   长白山   日立   镶黄旗   清初   立交桥   挖出   老爷   遗址   古城   街道   古代   档案   旅游   马三   于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