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句话用在北京营商环境上再合适不过了。

出境旅游要求出具母子关系证明,迁户口要证明“你爸是你爸”,买房被要求证明“结婚前未婚”,自愿引产要开“社区同意”证明……类似的“奇葩证明”、“重复证明”、“循环证明”,长期以来在全国各地屡屡出现,北京也不能“免俗”,曾一度让市民感到困惑。

不瞒你说,十多年前,本人在驻京某部队工作时,就曾遇到此等奇葩之事。当时部队规定配偶落户北京才有分房资格,而驻地派出所则要求配偶和孩子落户北京时须持有住房证明——分房和落户互相制约,互为前提条件,你说这不是难为人吗?所幸此事后来经过军地协商,算是侥幸过关了。不过,类似的雷同的各类证明依然在大行其道。

如今的北京,各类奇葩证明不会再有了。2016年以来,北京市全面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企业、社团、银行等各类证明,6年时间取消了311项证明。

据悉,为了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证明”,市政府审改办首先明确了哪些是“真证明”,哪些是披着合法外衣的“伪证明”。凡是企业和群众在申请办理生产生活事务中,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企业等机构要求申请人提供的、需要临时到第三方机构开具的各类文书和盖章环节,均属于需要清理的证明;凡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国家行政机关文件中没有规定申请人在申请办理某项事务中需要提交由哪一级开具的证明,均为无依据的证明,应予以清理。清理证明从行政机关等办事机构“不准要”的角度入手,谁设定、谁清理。每年清理一批,今年以来,本市再度取消34项证明,其中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等社会组织要求开具的15项证明,以及银行设定的19项证明。当然了,清理证明不是简单的“一取了之”,而是从转变政府职能、方便群众办事的角度,通过信息共享、部门协同等方式,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高效的政务服务,不仅方便市民,而且使营商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十三五”时期,北京持续推进“一窗、一网、一门、一次”的改革,即:多项行政审批可以在一个窗口办理;同一个网络平台上,不同部门的信息同时填报,人没跑腿,但数据“飞”来了;“一站式”服务往往使企业只进“一门”,一次性完成所有申报事项,甚至可以在一天时间里,从无到有成功开办一家企业。由此,北京营商环境多项指标在全国率先进入“1”时代,政务服务和便利化水平幅度提升之大令人赞叹不已。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按照北京市官方发布,下一步全市将进一步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多创新创业机会,做好政府权力减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拓展新技术在政务服务领域应用广度、深度,让企业实实在在享受改革成果。

这不,就在笔者撰写此文时,又听到一个好消息:作为一种全新模式,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证明联办”业务已经正式上线试运行了,首家办理企业从提交申请到拿到营业执照和经营许可证,前后仅用了10分钟。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这种事情要是放在以前,没个三五天,恐怕是跑不下来。但愿这种全新的行政审批模式尽快在全市乃至全国推广开来!(董聚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北京   环境   奇葩   北京市   行政机关   申请人   配偶   政务   角度   类似   群众   市民   部门   事务   旅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