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岁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64岁开始发达;80岁发动政变;82岁时遭贬而死。

这个传奇人物就是张柬之。

当然,对张柬之来说,大器晚成还不是最离奇的。

当初,武则天曾想立侄子武三思为继承人。张柬之跟随狄仁杰,力助李显成为皇太子。

可是,在神龙之变后,李显居然是听从当年对手武三思的建议,贬了张柬之。

如此“神反转”的剧情,是怎么发生的呢?

大器晚成,心怀李唐

64岁时,朝廷以贤良科目召试,张柬之考了个第一名,被授予监察御史,得到了提拔。

由于他才能出众,得到了狄仁杰等人的赏识。

八十岁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狄仁杰曾多次推荐张柬之。

狄仁杰第一次推荐后,武则天提拔张柬之做了洛州司马。

不久,武则天再次要狄仁杰推荐人才,狄仁杰又推荐了张柬之。

武则天表示:我已经提拔他了呀。

狄仁杰回答:我推荐的是宰相之才,不是司

马。

于是,张柬之又被提拔到了秋官侍郎。

后来,姚崇外放为节度使,武则天问他谁能任宰相?姚崇推荐了张柬之。

武则天召见张柬之,面试一番后,授官同凤阁台平章事,晋凤阁侍郎。

可以说,张柬之是在狄仁杰、姚崇等朝臣力挺下崛起的。

狄仁杰、张柬之等人都心怀李唐,支持李显为皇太子。

后来,狄仁杰说服武则天,李显结束外放生涯,成为皇太子。

不久,狄仁杰去世,领导群臣,支持李唐的重任,就落到了张柬之身上。

神龙政变,重建李唐

原本,武则天死后,李显复位,是有可能顺利完成的。

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

八十岁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武则天晚年,宠信张易之、张昌宗等男宠,委以重权。

男宠们把持朝政,对李显等人及朝臣都构成了巨大威胁。

张柬之暗中联络左右羽林军,抵达玄武门,迎接李显,除掉了二张,迫使武则天以李显代理国政,不久,又传位于李显。

李显复位,复国号为唐,恢复大唐的典章制度,大唐规复!

不过,立下大功的张柬之等人,却很快陷入了另一场漩涡。

明尊暗夺

兴唐有功,唐中宗封赏:张柬之被封为汉阳郡王,其余四位政变功臣也被封为平阳、扶阳、南阳、博陵郡王。

因此,神龙政变,后来也称为“五王政变”。可是,在尊崇、赏赐的同时,张柬之等人的实权也被剥夺了。

政变后一个月,张柬之升迁为中书令,兼修国史。不久,封汉阳郡王的同时,“令罢知政事”

八十岁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如此,张柬之等人,在得到尊荣的同时,被免去了参与政事的权力。

如果说张柬之还可以用年事已高,安享尊荣来解释的话,那么,另外几位年富力强者也被排除出权力体系,就显示出李显的本意了。

大唐虽已光复,但是,李唐皇族毕竟被武则天打压了数十年,实力仍然不足。

神龙政变时,张柬之等人同时联络了南衙朝臣与北门禁军,这个震撼实在太大!

张柬之等朝臣,既能在“神龙政变”中拥护李唐,自然对李唐的统治也构成威胁。

因此,夺其权力,也是天子势在必行之事。

不过,张柬之等人遭受的迫害还没有结束。

权力漩涡

推翻武则天后,朝廷的权利格局错综复杂。首先,是李唐皇室内部的关系,再次敏感起来。

李显、李旦,都是作过皇帝的人,也都有自己的政治班底。

八十岁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而他们的妹妹太平公主,虽然没做过皇帝,但也在武则天时期参与朝政,发展了自己的势力。

在武则天时期,李家兄妹自成一团,但是,随着李唐复国,彼此矛盾开始显露。

李显为了加强其实力,做出的选择是:拉拢武家。

虽然武则天最终放弃了武三思接班的想法,但是,整个武则天时期,武家宗属都是武则天极力重用的对象。

因此,武家的势力一直非常强大。

其中,有武攸宜、武重归这样在禁军任职者,在禁军中的关系盘根错节,也有在中外任要职者,关系网络极强。而李显与武三思的关系,则一直很微妙。李显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武家。

一方面,作为可能的皇位继承人,两人存在竞争关系。

但另一方面,两人关系又很近。

对李显来说,他一直受制于其母,是否能成为接班人,完全看武则天的脸色,因此,自然要搞好与武家的关系。

对于武三思来说,在李显被确立为皇太子后,他也必须与李显保持良好关系,以免家族遭到迫害。

因此,早在神龙政变前,武三思就做了太子宾客,与李显结成了政治同盟。

八十岁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李显复位后,性格比较弱,韦后干政。

韦后有做“武则天第二”之心,为弥补力量劣势,与武三思搞到一起,企图压制李旦、太平公主。

新的权力漩涡产生了。

而张柬之等人,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这场权力漩涡中。

武三思的眼中钉

尽管已经交出实权,但为张柬之等人,仍是武三思的眼中钉。

当初,正是狄仁杰、张柬之这伙朝臣多方阻挠,才使得武三思未能成为武则天的皇位继承人。而张柬之等人在神龙政变时,就考虑过要顺手除掉武三思,只是形势未成熟,张柬之等人认为李显复位后会除掉武三思,因此没有动手。

这是旧恨,更现实的,是新仇。

八十岁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李显复位后,张柬之等人仍然力劝李显:斩草不除根,终究是祸患。要除掉武三思。

武韦集团既是要让韦后做武则天第二,自然是不能容忍忠心大唐且声望正隆的张柬之的。

因此,张柬之自然就成了武三思等人欲除之而后快的钉子。

连续被贬,忧愤而死

张柬之等人虽交出实权,但留在京城,每月见2次天子,还是很有可能影响天子决策的。

韦后干政,将张柬之等五王外放,张柬之为襄州刺史,准备上任。

是不是毫无道理?

这就对了!武三思接着指使人上奏:五王怨恨韦后,参与过针对韦后的行动,甚至有反对天子的企图。

大理寺慑于武三思等人的权势,判定五王确有不轨,按律当斩!

李显还没有完全糊涂,但也不愿得罪韦后、武三思,遂下令调整外放地,将张柬之流放泷州。

八十岁张柬之发动神龙政变,推翻了武则天的统治,后来下场如何

泷州,在今广东罗定,是当时的张启之地。八十二岁的张柬之经不起心理、身体双重折腾,愤懑而死。

张柬之大器晚成,忠心李唐,却最终沉没于权力漩涡,愤懑而死,实在令人唏嘘。

不过,在小官位上挣扎多年,64岁发迹,仍能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张柬之也算不虚此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神龙   司马   大唐   禁军   郡王   大器晚成   朝臣   实权   皇太子   继承人   漩涡   天子   下场   权力   自然   关系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