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城市需要文化IP

在经历了以资源消耗为主的工业时代之后,许多资源型城市开始转向服务型城市。然而,信息时代的文化产业也面临着许多发展困境,这些问题不仅制约着经济的增长,也束缚着城市的成长。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曾提到:“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最难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所以当城市资源逐渐枯竭,文化才是城市最大的财富。

利用文化再生城市,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上千年历史的德国城市卡塞尔,因作为汽车设备和军工制造基地在“二战”中几乎毁于战火,但文化和艺术却推动着这座城市在近期实现了令人吃惊的重振,五年的一次的文献展、封建领地遗产、特色化的艺术品收藏、创意导向的城市再开发等,均在这个过程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什么城市需要文化IP

卡塞尔

卡塞尔的案例研究展现了城市在20世纪经历特征丧失、物质结构重创、经济实力下滑之后,如何用城市政策解决再定位困境、依托历史遗产和文化遗存克服去工业化时期各种危机的具体途径。作为世界遗产地的奥地利第二大城市格拉茨,是欧洲文化之都和联合国教科文认定的“设计之都”,在申请和运作这两大文化创意项目的进程中,城市走出了一条新老并置、传统与创新结合、旧工艺与高科技交融的发展道路。

为什么城市需要文化IP

成都

在成都,开放与包容的历史文化特征、闲适与自由的市井文化吸引诸多优秀艺术家定居于此,他们聚集的市郊艺术文化区成为文创产业的萌芽,商业资本敏锐地捕捉到文创产业的蓬勃前景,并积极介入,使得文化创意更自然与快速地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推动更高端与更完善的产业链发展。

为什么城市需要文化IP

釜山-甘川洞文化村

釜山的甘川洞文化村,展示了通过公共艺术和公共设计改善居住环境、激发公众参与、带动地方综合发展的巨大潜力,也是韩国推行“村落艺术”项目的示范样板。

为什么城市需要文化IP

圣丽塔-杜萨普卡伊

圣丽塔-杜萨普卡伊是巴西一座曾经以咖啡种植和畜牧业为主的小镇,现在通过“创意城市、幸福城市”建设成为拉丁美洲文化欢庆活动、电子信息技术学校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聚集地,这意味着文化、创意、革新和合作可以成为小城镇和其他地方最重要的发展驱动力。

许多城市已经开始由艺术家自发或由政府主动开发,将城市原有的老旧建筑、街区改造成具有艺术风格的艺术家聚集场所,使城市的文化实地扎根发芽,为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作出巨大的贡献。

城市文化IP来源于城市文化,又不只是简单的传承,更是城市文化的再生。一些原本文化资源缺乏的城市也能通过打造城市文化IP,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比如位于日本九州岛岛中心的熊本县,既没有突出的优势资源,又缺乏独特的历史文化支撑,仅仅依靠一只无中生有的二次元形象——熊本熊,就打造了熊本县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IP。凭借着熊本熊呆萌的形象,以及独特的运营方式,吸引了千万的女性去熊本县旅游消费。

为什么城市需要文化IP

熊本熊的风靡得益于营销人员对女性心理的深度洞察,因为她们天生偏爱萌宠系、可爱系的宠物玩具。熊本县依托熊本熊的创作不仅成功打造出独一无二的城市文化IP元素,吸引了消费,更与目标人群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链接。

城市文化IP的打造,并不是一张静态的理想蓝图,而是一个跨越部门组织机构与学科领域,充分利用文化创意资源与灵感,多元主体参与推进的动态城市发展过程,它往往由一系列的文化政策、艺术文化活动、文创平台、城市艺术、融资交流和城市建设行为等组成。

我们总是希望能够制定出一张规划总图,将一定地域的文化设施、艺术空间、休闲场地、市政设施、开放场地、建筑形式等进行统筹布局和整体设计,来实现以文化创意为导向的城市发展。

然而,尽管可以为推进创意城市的发展有意识的做很多事情,但创意城市并非能简单地“规划”而来。

它更需要城市政府与行业协会、民间组织、学校、企业、艺术家、手工艺人共同构建的多方合作协同机制。


本文转载于:熙人文化传媒,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处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拉丁美洲   釜山   波特   熊本   城市   文化   创意   历史文化   遗产   导向   场地   困境   艺术家   艺术   旅游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