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做不成别人口中的“好人”又能怎么样呢?

在刷朋友圈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个心理咨询师朋友发的一个语录击中了我,大概意思如下:

一个人为了维护自己在别人眼里的“好人”形象,愿意去做任何事情。

确实,很多都是这样的,我也是这样的。不过,我想从今天起做一个改变,我想通过刻意练习的方式,慢慢按照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去说话办事,不再追求满足别人的期待,首先要做的就是成全自己,别人除了评价,其实帮不上什么忙。

以前的时候,在家里要维护“听话的乖孩子”的形象,父母就是天,以后我会给自己打一把伞,或者给自己种一棵树,适当回避他们光芒。

在家之外,为了别人的一句赞美,或者为了避免别人说难听的话,也是谨小慎微,战战兢兢的,生怕说错话,做错事,有些时候甚至还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去迎合别人。仔细想想,这样很不值得,只是为了评价好坏,没必要这样。

就像那个有名的“父子和驴”的故事,不管怎么改变骑驴的方式,别人都会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如果全都听了,最累的却是自己。别人做个评价,打个分之后就消失在人海,我听或者不听他们的意见,又有什么区别?

但是,和任何事情一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做到这些,也会付出很多的代价。因为就没办法满足别人的期待,他们会失望,甚至会把你看做“坏人”,但是这是无法避免的。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这样做容易忽略别人的正确观点,所以需要时刻保持清醒,(重点,不是保持理智,而是保持清醒)。因为理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清醒不仅包括了理智还包括了合理的感性成分。在不拒绝别人有益观点的有情况下,做出更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还可能有这种,别人和我都正确,这就需要敢于不做“好人”的勇气了,毕竟我不是为别人活的,我是为了自己活的,我优先于别人。

人,只能自己成全自己。

做不成别人口中的“好人”,又如何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好人   错话   都会   谨小慎微   乖孩子   口中   理智   清醒   内心   观点   正确   事情   形象   期待   评价   方式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