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随着《云南虫谷》迎来大结局,顶着“烂尾”的质疑,评分也下滑到了6.6分。

虽然从开播到结局,争议和吐槽声从未停过,观众每看一集都怨声载道,但是剧集的播放量已经突破了10亿。

某种意义上来说,即使有这么多差评,但超高播放量不是没道理。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首先,是《鬼吹灯》IP的影响力

在2006年,《鬼吹灯》横空出世,很快便一炮而红。

而《云南虫谷》作为整个系列中,评价最高、最精彩的一卷内容,令很多读者拍案叫绝。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其次,是前作争光

《龙岭迷窟》靠着对原著的扎实还原,把粉丝的好感度拉满,即使有瑕疵,但也瑕不掩瑜。

特别是在盗墓探险元素的呈现上,没有丢失原著的精髓。

最终,创下了《鬼吹灯》系列影视化改编以来的最高分。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最后,是稳定的铁三角。

由于版权问题,以及演员各种原因,胡八一、王凯旋、雪莉杨的主角班子,一直难以成行。

要么惊艳一场后再无下文,要么只是走个过场事后散伙。

而潘粤明、张雨绮、姜超,不敢说每一个人都是观众心中的不二人选,但他们却是目前最讨喜的组合。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由此可见,足以可见《鬼吹灯之云南虫谷》在观众心中的地位。

相信,很多灯丝在看完整部剧后,会产生一个疑问。

《龙岭迷窟》和《怒晴湘西》拍得那么好,为什么到《云南虫谷》这里却不尽如人意呢?

其实,原因有迹可循。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在《精绝古城》大获成功之后,续集自然提上日程。

但是,正午阳光团队宣布退出,影视化的重任就交给了管虎团队来完成。

没想到,续集《黄皮子坟》的口碑遭遇了滑铁卢。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虽说东北乡村、黄皮子坟、日军基地等还原相当好,但是剧情严重注水,离原著相差甚远。

在我看来,《黄皮子坟》空有华丽的外表,也掩饰不了角色和剧情上的苍白。

导演费振翔对《黄皮子坟》的改编稍多而招来粉丝不满后,开始注重改编要贴合原著的问题,选角上也更加小心谨慎。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于是《黄皮子坟》之后,管虎团队重整旗鼓,带来了系列第三部《怒晴湘西》。

吸取了前作的教训,《怒晴湘西》在改编上要显得更忠实于原著。

从选角到故事,从风水学问的讲究到古墓内的机关秘术呈现,无不令原著党倍感亲切。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而让观众最满意的地方,就是高伟光饰演的鹧鸪哨。

身手不凡、举止洒脱、为人侠义、胆识过人....

虽说他的人物形象和原著中的文字描述,有些地方还是有所差别,但我敢说,他绝对是鹧鸪哨的最佳人选。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怒晴湘西》的大获成功,接下来就该轮到真正的主角登场。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龙岭迷窟》是《鬼吹灯》系列的承上启下之作。

要知道,在此之前,作者天下霸唱还比较随性,对于故事都是“想到哪写到哪”,还没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

直到《龙岭迷窟》诞生后,主角胡八一才领取了“寻找雮尘珠”任务,故事主线才浮出了水面。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而《龙岭迷窟》,无疑是迄今为止还原度最高的剧集。

无论是鱼骨庙、悬魂梯,还是人脸的巨型蜘蛛、墓中墓的设定,让人看得大呼过瘾。

中间,还穿插入了鹧鸪哨和了尘长老去西夏黑水城寻找雮尘珠,更是收获了观众一致的好评。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虽说潘粤明、姜超、张雨绮,起初还不被观众所认可,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铁三角的形象,一下子就立了起来。

正因为《龙岭迷窟》的大获成功,观众似乎更加期待下一部《鬼吹灯》 的上线。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说实话,《云南虫谷》的改编难度,与前几部相比,明显要困难得多。

这个篇章将90%的篇幅,都放在了探险上,寻找雮尘珠也正是成为了主线剧情。

而云南献王墓,与之前的古墓相比,难度有过之而不无极。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遮龙山水洞前后,水彘蜂、刀齿蝰鱼、鬼信号、雕鸮、血棺等名场面,只能算是开胃菜;

从山神庙到进入葫芦洞之后,死漂、霍氏不死虫、红衣闪婆,难度才正式展现;

跟随镜头,观众和铁三角一起上“探”凌云天宫,下“寻”墓穴暗河。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所以,如果要忠于原著去讲故事,那么《云南虫谷》的真正卖点就在于“奇”“险”

但是,考虑到观众的观剧体验,主创有意删改了一些比较恐怖的场景。

在这点上,该剧做得很好,将原著的经典场景,基本上还原了个七八成。

虽说删减的场景令很多原著粉不满意,但是也无伤大雅,还算过得去。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只不过,《云南虫谷》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对角色塑造不够到位

就拿《龙岭迷窟》和《云南虫谷》相比,抛开故事本身,两部剧最大的差距在哪?

我觉得,问题就出在配角上。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龙岭迷窟》的故事开场,李春来以绣花鞋为诱饵,引主角来到古蓝县。

后续,靠着李春来这个角色,引出马大胆一伙人。

而马大胆这群人的出现,成为了后续剧情推进的关键“引线”,几乎铁三角每一步行动,都与他们有关。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在进入墓穴前,马大胆一伙人一方面充当了笑点存在,另一方面增加了戏剧冲突。

等下到墓穴后,这群人不仅为主角团队增加了战斗力,而且还衬托出了古墓的危险。

特别是马大胆、老三、李春来,这三人时常有盖过主角的风头。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而故事的结局,面对龙骨天书的诱惑,财迷心窍的李春来抱起盒子就跑,结果途中被蜘蛛一口咬死。

一个“贪”字,贯穿了整个故事的始终,不仅保证了故事的完整性,而且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关键作用。

由此可见,主创们在角色塑造上花了一番心思,而且还将配角融入故事中,成为了主线剧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反观《云南虫谷》里遮龙寨的村民,不仅不够立体,而且还游离在故事主线之外。

首先,矛盾冲突没有说服力。

如果说马大胆是贪,非下墓不可,那么村民们的理由则显得不够充分,给出的解释是“这群外人擅闯虫谷,触犯了禁忌”。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其次,是戏剧冲突不符合逻辑。

比如说,胡八一等人破解了山神庙里的机关,才通过的关卡,结果后来的村民们似乎知道没有危险,直接用火药炸开了。

还有就是,曾经让陈玉楼全军覆没的毒雾,村民们靠着一股蛮劲冲过去,最后只有一人受伤,其他人平安无事。

说直白点,删掉遮龙寨的村民,对主线剧情没有丝毫影响。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这样一来,村民的戏份就略显多余,直接导致剧情严重注水。

而且原本16集,铁三角在献王墓里探险的剧情,明显感觉有些仓促。

说到底,没有分清故事的主次,是电视剧《云南虫谷》剧情的最大硬伤。

在《黄皮子坟》里犯过一次,结果在《云南虫谷》里,又再次身陷同样的“泥潭”。

评分一降再降,从7.5到6.5,《云南虫谷》口碑下跌,不仅因为删减

不可否认,文字与影像是两个不同的载体,想法不同而导致所呈现出来的影像千差万别。

但是,有《龙岭迷窟》珠玉在前,《云南虫谷》不应该评分相差如此大。

用马大胆的话来说:“用点子智慧!”

别让影视化改编,只浮于文字的表面,希望《昆仑神宫》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云南   湘西   皮子   鹧鸪   墓穴   原著   主线   古墓   口碑   铁三角   观众   评分   主角   剧情   角色   团队   故事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