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旅游何处去 乡村旅游是未来——青海省召开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


青海旅游何处去 乡村旅游是未来——青海省召开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

  青海旅游何处去?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是祁连山国家公园,是青海湖,是柴达木盐湖,是塔尔寺,不论是自然风光还是历史遗产都离不开青海的人文乡境,青海有农村,青海有牧村,青海有农牧村,乡境才是未来最大的旅游市场。9月28日,青海省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年青海乡村旅游工作,部署今后一段时间全省乡村旅游工作,未来青海将汇聚各方力量大力发展青海乡村旅游产业。

  会上,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宁,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盛宗毅分别对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情况、青海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通报。截至目前,青海全省共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8个、重点县2个,示范点15家;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1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3个、重点村3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35个;乡村旅游点2325家,乡村旅游民宿443家。2021年1至8月,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9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3亿元。

青海旅游何处去 乡村旅游是未来——青海省召开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

在“十三五”期间,青海全省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7.89亿元,在168个村实施了乡村旅游扶贫项目,项目年均收益2545万元,吸纳脱贫人口务工1644人,月平均工资1200元;辐射带动脱贫户10816户35805人,人均增收710元;通过乡村旅游扶贫项目设立村内公益岗位2522个,人均年增收1500元左右,乡村旅游扶贫已成为脱贫群众增收的“新极点”。

  据介绍,近年来,青海省乡村旅游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紧紧围绕“一优两高”战略,推动乡村旅游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有效结合,通过科学编制规划、优化布局,形成了新发展新格局。在项目带动下,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充分发挥项目在乡村旅游中的支撑带动作用,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乡村民宿产业正在成为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新亮点,进一步推动了青海省旅游经济的提质创新。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各地积极探索实践、创新发展方式,充分调动当地村民的积极性,让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分享乡村旅游发展成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会议指出,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青海省乡村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了一大批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和特色品牌,许多昔日偏僻的乡村,迅速成长为新兴旅游目的地,正在成为青海旅游业的新宠。

青海旅游何处去 乡村旅游是未来——青海省召开乡村旅游工作现场会

下一步,青海将强化分类指导,重视典型引路,推动乡村旅游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变,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汇聚各方力量发展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局将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在全省选取一批旅游资源禀赋、发展基础较好的村,开展乡村振兴旅游试点村建设,投入资金培育扶持乡村旅游项目。盛宗毅表示,对县级扶贫产业园、乡村帮扶车间进行提档升级,依托乡村旅游拉动特色种养、民族手工艺等产业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富民增收新的增长,不断增强脱贫群众和有劳动能力的监测户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意愿和能力,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 青海夏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青海省   青海   柴达木   塔尔寺   盐湖   旅游   乡村   现场会   旅游业   助力   全省   群众   成果   特色   重点   未来   项目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