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设计常见的四种模式

旅游规划设计常见的四种模式

近几年,国外有许多成熟的旅游规划设计品牌进入开发模式,国内也出现了许多旅游规划设计标杆案例。以文、商、旅的内在必然联系为基础,常见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四种。

一:旅游规划设计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模式。

河床类(江/海/湖)、山地类温泉。

评析: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卖点,注重对自然生态资源的价值挖掘,打造亲水、生态、亲子等度假、度假、康养项目,以高星级酒店为主导,酒店化设计,精装交付,酒店托管。

这一早期旅游地产开发的主流模式是由于对自然资源的非独占性开发,以及国内同质化项目的增加,对客户粘性的缺乏逐渐凸显,使项目相对优势丧失。随着投资商越来越理性,市场上几乎所有项目都遇到了发展瓶颈,有价无市。应该以独特的文化主题为核心开发模式,以产品提升文化景观为核心开发模式。

二:旅游规划设计以产品提升文化景观为核心的模式。

主题公园类,高尔夫/游艇类

评析:作为引擎聚集人气,为项目搭建价值平台,通过出售房产回笼资金促进旅游项目滚动发展,以旅游地产为最终目标。由于单一主题很容易复制这种模式开发的项目,如果不采用多种盈利模式,就会陷入竞争的红海。中心景观建设要充分考虑各分区的功能、特色、位置等因素,通过一条主线将分区主题串联起来。旅游规划设计以表达文化主题为核心的范式。

三:旅游规划设计以古城文化类,古城/古街区改造类。

评析:以特色建筑为平台,以地域文化为灵魂,在特色文化的现代演绎下,构建与现代城市的差异性情景,通过项目运作,实现区域土地增值,带动周边地块溢价提升。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当人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开始对精神层面的需求进行追寻,文化最容易与人产生情感共鸣,如果能够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其形态、建筑和运营服务层面上的自身文化,通过具象的具有历史特征的建筑展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项目演绎成最具国际性的标志性商业奇迹。以嫁接产业为主攻方向的模式。

四:旅游规划设计以大会展览馆类,健康养老产业类,休闲农业类。

评述:以旅游业为主导,立足地域特色与可及资源,整合农业、文化、体育、会议会展、医疗等相关产业,形成泛旅游产业链格局,复合引擎铸造独特的项目吸引力,提升整个区域价值,实现项目运营或销售收益。旅游规划设计这种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和可持续性。因为旅游休闲产业综合性强,产业链长,关联效应强,在与其它关联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实现产业价值链的重构,形成融合后的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旅游休闲产业与医疗产业融合,形成养生/健康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红海   旅游   模式   持续性   自然资源   产业链   景观   常见   特色   价值   产业   酒店   建筑   项目   主题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