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青城山,北纬31°上的一处清凉之地。青山苍翠里,盛夏避暑好乘凉,冬日赏雪泡汤。青暇山居,隐藏在青城外山的半山腰,一池清水如同一面明镜,衬得山水一色。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我们在想,什么样的设计可以衬托这满怀生命力的土地——道教发源地,半山的曲径通幽,与世无争的安宁。直到初次到此的雨天,雨淅淅沥沥下着,云雾缭绕山间,轻薄浣纱缭绕。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现在的青暇山居曾是二栋隐于大观镇滟景村里的别墅。建筑改造的重点不在于别墅本身,而是在于两栋建筑之间的虚空处。承构建筑在做建筑改造时,将视觉元素置于次要的位置,希望超越对于“建筑空间与人的物理行为之间联系”的探讨,转而致焦于环境、人心、建筑三者之间的关联。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在雨天,庭院里细长的雨滴,沿着瓦片屋顶低落成好看的水帘,打落在长满苔藓的石头上,最是动人。露天水池与庭院,透露着质朴简约的侘寂之美。在黑白滤镜下,散发出由内而外的禅意美学。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阳光与雨水的变化,月亮的阴晴圆缺,自然的万物,仿佛都可透过这一处小小的方井被感知。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跳台与半坡宛然相连,将三层别墅分为上下两个空间。其上为承接地气的单层宅院,其下则是青暇山居的两层主体空间,将曾经的消极用地化为气息通达畅游的积极所在。

在青暇山居,无论是景观还是建筑,都提供了许多令人冥想的空间。以阶梯、书廊、方窖的屋顶所形成的天然跳台,郁郁葱葱尽收眼底,听风等雨。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后院的竹林道场同样意味深长。

隐于竹,居于山,古人喜将隐居生活与竹关联。竹子是一种天然契合于“道-气”之生命结构及运动机制的形物,我们在后院开辟了一处竹林围合起来的圆形道场。山林间的浩然之气在空气中流转。深呼一口气,像是呼出了凡尘间的琐事,只留一丝清暇在心间。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16间客房各自拥有不同的山林景观,远可赏山间美景,近可俯瞰满园青翠。

错落分布在林间的独栋villa,像是在自然间生长出来的屋子,顺着石阶漫步去找寻身影。灯光星星点点散落在被竹林包裹的房屋四周,颇有“竹林深处有人家”的意境。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植物簇拥着向上生长,却偏偏留出一条爬满青苔的石子小路,一切好像原本就长在那里。在经受过时间与自然的洗礼之后,更显质朴与坚韧。怀着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漫步在这森林里的石板路上,仿若竹林贤士。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与清风霁月为伍,清淡优雅的山居生活,我们尝试用景观去诠释道家淡泊而宁静致远的思想。有些时候急于求解生活的秘密,困于种种世俗羁绊。其实,答案不过是来日方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白娘子故居的清凉民宿

版权声明:部分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仅用于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小编,将及时更正删除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道文旅很荣幸和您分享这篇文章!不落地,不创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欢迎下方留言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青城山   半山   竹林   跳台   山居   道场   山间   故居   后院   质朴   山林   清凉   景观   别墅   自然   建筑   旅游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