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DM 13年技术沉淀前后 超级混动为颠覆而来

不久前,比亚迪发布了DM-i超级混动技术,是个全新动力架构,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以电为主的混动技术”,并具备快、省、静、顺、绿等多重优势,是比亚迪双模混动技术厚积薄发的力作,将扮演燃油车颠覆者的角色,而其发展史也是中国插混领域的主导之路。

比亚迪DM 13年技术沉淀前后 超级混动为颠覆而来

DM(dual mode)技术——双模技术,是比亚迪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平台。从2008年第一代DM技术问世以来,经过2013年第二代的改良,再到2018年第三代的成熟发展,比亚迪已在插混领域获得了很大成就,而刚刚发布的DM-i超级混动技术可以理解为第四代产品,也可以说是基于DM技术平台打造的全新动力架构。

比亚迪DM 13年技术沉淀前后 超级混动为颠覆而来

第一代DM:电机、变速箱集成,偏向经济型

2008年,搭载DM1.0技术的F3DM车型正式投入量产,综合油耗为2.7L/100km,表现优异,但发动机、电动机效率性能一般,系统复杂带来了较高的成本。

此时,是比亚迪进入汽车市场的第6个年头,没有补贴,混动仅有普锐斯,第一代DM在CVT变速箱内安置两个电机,实现双电机串并联结构,思路接近本田i-MMD,节油效果不输丰田,但成本很高,车价较燃油车贵出8万以上,难以盈利。

第二代DM:电动机、发动机分离,侧重动力输出

2013年,比亚迪唐DM系统一战成名,打出“542”战略,即5秒加速、四驱、2L油耗。基于多速DCT双离合变速箱,以P3电机为核心+P4的并联混动,动力输出直接,但油电转换效率一般,亏电后性能不佳,且无法避开双离合顿挫情况。

比亚迪思路清晰的保持本土市场政策,抓住消费者,性能为王。在前轴混动架构的基础上增加了后轴的P4电机,得以获得更多的起步抓地力,实现更为逆天的加速表现。此时的性能只有50万以上的性能车才能做到,而比亚迪20万元的DM已经可以完成,不仅仅有补贴,而且牌照还不受限制。

第三代DM:融合P0+P3+P4的混联架构,弥补油耗高的不足

2018年,加入P0端BSG电机、技术升级。弥补耗电量高、亏电油耗高、动力弱问题,同时还使发动机、电动机动力输出更加匹配,平顺性更好。

历经10年,比亚迪第三代DM技术趋于成熟,并且比亚迪凭借着该技术,在市场上也取得了不错的销量。

比亚迪DM 13年技术沉淀前后 超级混动为颠覆而来

DM-i超级混动系统:以电为主,双电机EHS系统+骁云插混发动机+专用刀片电池

DM-i超级混动以电为主的架构,真正实现了多用电、少用油并且高效用油。亏电状态下的油耗可低至3.8L/百公里(NEDC工况);同时,还带来“可油更可电”的使用体验,DM-i超级混动车型纯电续航里程可达120公里,可油可电综合续航里程突破1200公里(NEDC工况)。

由于调校问题,比亚迪DM-i插混发动机始终会保持最经济的高转速下运行,已达到最佳输出和节能目的,虽然1.5L阿特金森发动机和1.5Ti米勒循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效率很不错,但输出功率较小,实际车辆驾驶起来可能会有动力性能不足、NVH噪音大等问题,静谧性方面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比亚迪DM 13年技术沉淀前后 超级混动为颠覆而来

比亚迪DM 13年技术沉淀前后 超级混动为颠覆而来

总结:比亚迪的努力可圈可点,既是中国自主品牌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业内的引领者,13多年的经验、技术积累,有坎坷也经历了辉煌,而更大的成就依然在前方等待着孜孜不倦的领路人去探索。

比亚迪DM 13年技术沉淀前后 超级混动为颠覆而来

伴随着油耗水平需在2025年下降至4L/100km的策略(测试循环法则也将由NEDC改为WLTC),和非化石能源占比20%的目标,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技术的推出凭借42万的累积销量,或将改变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结构,加速实现绿色出行的梦想。

比亚迪DM 13年技术沉淀前后 超级混动为颠覆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里程   工况   技术   销量   变速箱   电动机   油耗   离合   架构   发动机   电机   效率   性能   动力   旅游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