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铲——从盗墓到考古的蜕变

据说:洛阳众多的户外爱好者都关注了我的号。随户外侦探家一起去旅行,带你看遍千山万水!



洛阳铲——从盗墓到考古的蜕变

洛阳铲


洛阳铲据传为中国河南洛阳附近农村的李鸭子于20世纪初发明。1923年前后,马坡村村民李鸭子来到他家附近一个叫孟津的地方赶集,转了一会儿,他便蹲在路边休息。李鸭子平日里以盗墓为生,所以他经常想的也是有关盗墓的问题。这时,他看到离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包子铺,卖包子的人正准备在地上打一个小洞,他在地上打洞的工具引起了李鸭子的兴趣。因为他看到,这个东西每往地下戳一下,就能带起很多土。盗墓经验丰富的李鸭子马上意识到,这东西要比平时使用的铁锨更容易探到古墓,于是他受到启发,比照着那个工具做了个纸样,找到一个铁匠照纸样做了实物,第一把洛阳铲就这样诞生了。据考证,打造出第一把洛阳铲的铁匠叫做陈印娃,现已故去。自上个世纪初以来的100多年间,神奇的"洛阳铲",使得中国古墓葬最集中的洛阳邙山地区十墓九空,古物大量外流。"洛阳铲"由此恶名远播。


洛阳铲——从盗墓到考古的蜕变


现如今,洛阳铲已经广泛应用于考古、钻探、建筑等领域,为各种与土地打交道的行业做着特殊的贡献。另外,在现代技术的影响下,洛阳铲的外形也出现了某些优化。比如将长木柄换成了螺栓固定钢管,比如升级为电动版本,类似U型电钻,方便建筑勘探。

洛阳铲甚至成为一种特别的工艺品。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中国考古代表团曾将一把打造精致的洛阳铲作为访问阿尔巴尼亚同行的礼物。此物一时在西方黑市流行起来,不少西方商人为此物屡掷重金。

洛阳铲——从盗墓到考古的蜕变

时至今日洛阳铲已经和牡丹、白马寺一样,被视为洛阳的城市名片之一了。

洛阳是"洛阳铲"在中国的唯一产地。然而,长期以来,"洛阳铲"的生产经营一直处在民间手工作坊的原始状态,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一些考古专家呼吁对有着重要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洛阳铲"制作工艺进行科学整理和规模开发,甚至建议将"洛阳铲制作技艺"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014年,洛阳铲文化保护协会把"洛阳铲"注册商标,把洛阳铲真正留在了洛阳。洛阳铲博物馆等相关机构也在逐步建设,洛阳铲作为一个世界性文化符号迎来了发展的高速期。

如果你也在洛阳,你也热爱户外。关注我们的头条号,随我们一起去户外!每周末都有出行线路!

【经典徒步·多期】豫见南太行|5日徒步穿越,尽览太行精华

【十一·徒步腾格里】远征腾格里|52.1KM 为爱行走——七湖连穿

【成驴之路·10月2-3日】南太行TOP1:双岭穿越,尽览巍峨太行

【十一·西太行】10月5-7日西太行经典:鹅屋、天生桥、瑛姑峡、爬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洛阳   白马寺   孟津   豫见   阿尔巴尼亚   小洞   上个世纪   太行   后继乏人   铁锨   铁匠   鸭子   中国   户外   东西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