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兴文创建天府旅游名县 兴文石海、僰王山、洞乡大酒店、苗寨风情酒店、兴文美食、兴文苗族特色商品一条街、苗族花山节、大坝高装

周爽,男,四川兴文人,现为四川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宜宾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喜爱人文记实摄影。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兴文县地处川南山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土壤肥沃,非常适合油菜生长。土法榨油的传入和明代兴文县民族结构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密切相关。兴文县境原为少数民族主要是僰人的聚居地。万历元年(1573年),明军平定聚居在境内的僰人,僰人消亡,次年戎县更名兴文县,同时在僰人原地设置建武安边厅和建武守御千户所,四川都司总兵移驻建武直至万历二十四年,以防僰人死灰复燃,除驻扎大量军队外,明政府召集大批流民来兴文耕种土地,恢复生产,大量人口的增加带来对油料需求的剧增,油菜开始在兴文大面积种植,明代榨油技术随之传入。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兴文县大坝苗族乡)

土法榨油技艺至今仍是兴文县古宋粮油公司油坊运用的传统榨油技艺。沿用明式木制榨油机和榨油九大工序,即风车除杂、炒锅炒熟、箩筐摊凉、石碓窝舂、釜甑受蒸、稻草包饼、上圈装榨、木槽打榨、沉淀沥油。技艺特点是全由手工完成,不掺和任何化学原料。其中,炒籽控温是关键点,稻草包饼既快又紧是难点。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风车除杂

炒锅炒熟(炒籽控温是关键点)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石碓窝舂(箩筐摊凉 炒籽后,便可石碓窝舂)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釜甑受蒸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稻草包饼(为了控制籽料温度和出油质量,稻草包饼既快又紧是工序难点)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上圈装榨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木槽打榨(用20到50公斤的木棒撞击楔子,边撞边加木楔)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出油(菜油从榨槽底部小孔流出,然后通过两次沉淀沥油就能得到香气浓郁的野生菜油)

「创建天府旅游名县」点赞!四川兴文土法榨油技艺原创摄影作品

土法榨油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右二,罗西川)

民国时期土法榨油达到顶峰,各乡镇均有,其中黄锡佳于民国三年在博泸乡经营的油坊解放后公私合营时并入城关粮站,土法榨油技艺经徒弟万登武传于其子万仲科,万仲科再传罗西川至今。解放后土法榨油油坊在四川各地迅速消失,而兴文县由于位置偏僻,也因土法榨油榨出的野生菜籽油环保健康味美,市场稳定,所以传承至今。

土法榨油具有历史特别悠久,资源极为稀缺,连续完整独特三个特点,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12月,兴文县的土法榨油技艺成功申报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兴文   土法   技艺   石碓   苗族   兴文县   建武   油坊   菜油   旅游   炒锅   协会会员   解放后   摄影家   箩筐   天府   稻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