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在广东,有些方言很传神,比如“口水多过茶”和“扮猪吃老虎”。长隆集团创始人苏志刚显然属于后者。即便带领长隆成功跻身世界主题公园集团前十强,苏志刚依然自称是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民”,始终保持着谦虚低调。

长隆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2017年,长隆在世界主题公园的舞台上又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长隆集团2017年全年接待游客3103.1万人次,增速实现13.4%,排名世界主题公园集团第六名。从单一主题公园来看,珠海横琴长隆海洋公园成为了唯一入围全球前25的中国本土建设的主题公园(排名第十一位,978万人次)。而2017年长隆水上乐园再次以269万的年接待量蝉联冠军,同比2016年253.8万人次增长6%。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而如今我们再来复盘苏志刚一手打造的长隆游乐王国,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你难以想象如今辉煌的长隆最初只是一家小小的饭店。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苏志刚的第一桶金

1958年6月,广州番禺大石村一个农民家庭添了个男孩,就是苏志刚。小时候家里很穷,念完小学,初中上了几个月,14岁的苏志刚就辍学参加了生产队,耕田放牛养猪养鸡养鸭,什么苦活累活都干。

当年他在生产队负责饲养的母牛生了一头小牛,队里奖励了他10块钱,他感到无比幸福和喜悦,至今都记忆深刻。而养牛、养鸡鸭猪的这些经历给他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让他对小动物产生了感情和兴趣。这也许冥冥之中为他后来开办动物园作了铺垫。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了,苏志刚从村里到广州城里打工。由于认识一个卖猪肉的人要建房,苏志刚去做土工,后来也干上了卖猪肉的营生,虽然是小本买卖但是苏志刚觉得,做生意就要把品质做好,把规模做大。于是他到广州,四处联络,给各大知名酒店、酒家供应猪肉,又办起猪油厂。慢慢地苏志刚积累了几十万元资本,也和不少餐馆的厨师和管理人员交上了朋友。

1989年,苏志刚看到大石105国道车流不息,想到有车流就有吃饭的需求,于是借了农村信用社和朋友的几十万块钱,加上自己的积蓄,开了第一个大排档—— 香江酒家 。因为苏志刚懂食材,又从广州有名的大酒店、酒家挖了几个好厨师,小饭店一炮打响,苏志刚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到了1992年,已经有了资金和经验积累的苏志刚,利用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 投资1亿元建设规模大很多的香江大酒店,按三星级标准打造,有100多个住房和40多个包间,是当年广州地区最大的餐饮企业之一 。1994年5月12日,香江大酒店开业,因为地处番禺新建的迎宾路旁边,是广州南入口的必经之地,加上苏志刚向来重视高品质的出品,一开业就异常成功,不少广州食客纷纷来品尝正宗番禺美食。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要建个动物园!

酒家、酒店都生意兴隆,但苏志刚并不满足。他开始考虑如何提升自己的价值。 他想到了做旅游。恰在这时,一些朋友向他建议,可以尝试做野生动物园。动物园一向是国有“专利”,但如果能办下来也有好处,一个城市动物园建设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有一定垄断性。

一打定主意,苏志刚便四面出击,寻求政府主管部门支持,找专家,出国考察学习。政府部门被苏志刚的诚心打动,不仅为他出谋划策,还在动物引进方面给予配合。通过几次出国考察,他迅速形成了经营野生动物园的基本思路,就是“大种群的动物展示” 。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1996年8月,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原香江野生动物世界)破土动工,为了一鸣惊人,形成轰动效果,苏志刚放弃了“小而全”,选择在珍稀动物大种群上做文章。 他认为,只有建立起种群才有声势,也利于繁衍。他一出手就要引进30只长颈鹿和一批斑马、猎豹、羚羊,要包一架波音747货机一次运来,把全中国的动物园吓了一跳。第二批动物很快又从南非坐专机来了,包括犀牛、长颈鹿、斑马。

1997年12月,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原名:香江野生动物世界)开业,日接待游客80,000多人,创下了主题公园入园游客数量的新纪录,中国有了第一家民企投资管理的大型国家级野生动物园。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1998年是虎年。一个惊人创意出现在苏志刚脑海里。他从瑞典引进了两头白虎。白虎当时在中国是稀有的,一下成为火爆焦点。之后苏志刚又开始打考拉的主意。当时不少人认为这是天方夜谭的事。为引进考拉,不仅斥资大规模兴建大片桉树林和十几种桉树,还专门派专家到澳洲学习饲养技术。三对可爱的考拉仔终于来到广州,成为风靡一时的全城喜事,苏志刚赚足了卖点。

2000年之后,全球野生动物贸易的壁垒提高,而长隆因为苏志刚独特犀利的眼光,早已建立了规模化的种群模式,反而形成了不可动摇的优势。重金引进的珍稀物种让长隆与竞争对手形成了差异化。规模化的族群模式,则让动物有了繁衍生息的能力,一次引进无需再进。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白天看动物,晚上看马戏

野生动物世界成功后,长隆在世纪之交又征了2000多亩建设用地,开始实施新的发展计划。苏志刚灵感火花的一个重要源泉,是在世界各地游历。在新加坡,当他看到成功的夜间动物园模式,于是用8个月时间建了一个世界最大的夜间动物世界。

然而,比起建马戏场,马戏表演要难得多,苏志刚也交了不少学费。长隆国际大马戏历经五代改版,表演内容不断升级,到如今的长隆中国国际马戏节的成功举办,秉持“中国创意、全球采购、世界生产”理念的苏志刚,堪称长隆大马戏的总策划,为游客带来了一出出好戏。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在野生动物世界和夜间动物园两个园区中间,苏志刚又动了脑筋,2001年长隆集团开创性地投资建成动物主题生态酒店——长隆酒店。以“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经营理念的长隆酒店,创造了酒店中庭放养野生动物的全新模式。2004年12月,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自驾车游览区开放,开创了自驾车观看散放动物的全新模式。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白天看动物,晚上看马戏,住宿在动物主题酒店” ,这一经典线路至此形成,并迅速成为当时最受港澳游客欢迎的产品。

长隆集团第二次腾飞

夜间动物园开了一段时间,附近要修地铁、改路,影响到动物的生活,不得不改变定位。苏志刚没有沮丧,而是抓住机会在原地改建为长隆欢乐世界 ,2006年开业,这也使长隆从动物世界进入以高科技、娱乐设备和节日气氛营造为特色的游乐园领域。

苏志刚决定建欢乐世界的时候,有人说如果这个项目失败,长隆将没有明天。 但对产品的极致追求、强大的魄力、大胆的眼光,以及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苏志刚完成了“惊险的一跳”。此役过后,长隆积累了在主题乐园方面的运营人才,对设备运营安全、园区规划经营都有了丰富经验,为后长隆水上乐园和长隆海洋王国等项目的进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长隆水上乐园是2007年5月开业的。这个项目又源自苏志刚敏锐的市场嗅觉。 他觉得光搞游乐园还不够,南方天气热,水上乐园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于是派出几路考察小组到全国各地调查水上乐园市场,大家的结论都是,水上乐园由于经营时间短,赢利很困难。但苏志刚不为所动,坚定不移要推进。他仍是高举高打,按“全球最大、项目最多、设备最先进的水上乐园”标准,全部十几套设备都从国外进口,一下拉高了水上乐园行业的门槛。因为长隆水上乐园的成功,中国和亚洲掀起了新一轮水上乐园建设高潮。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转战横琴再创佳绩

广东靠海,番禺临海,所以苏志刚一直想做以海洋为主题的乐园。在考察了包括香港、澳门、海南、广州南沙在内的很多地方后,2008年,苏志刚选定紧邻澳门的珠海横琴岛,要做一篇以海洋为主题的大文章。横琴岛山清水秀,但当时除了养蚝的和几家大排档,没有任何投资项目落地。按当地人的话来说, “横琴连一只蚊子都没有” 。

2008年正值亚洲金融风暴,很多人,包括时任澳门特区行政长官都认为那里是一片滩涂,搞开发不知道要多少年才有效果。而苏志刚偏偏不信邪,他相信“快乐是未来最大的市场”,也发自内心地看好横琴连接港澳的区位优势。

2014年3月,长隆海洋王国和横琴湾大酒店开业,一举刷新了多项行业之最 ,比如世界最大的亚克力板、最大的水底观景穹顶、最大的水族馆展示窗、最大的水族箱和水族馆,等等。开业到年底,珠海的GDP增速从前一年全省倒数第二跃进到全省第一,其中长隆的拉动是关键因素。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长隆在广州和横琴,已经将多个带有稀缺性、唯一性的主题公园,加上酒店、餐饮、会议、购物等等, 融合成旅游娱乐业的“航母集群”,也是世界级的旅游巨无霸 。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长隆清远蓄势待发

对外异常低调的苏志刚正在谋划广州、珠海之外的第三个旅游娱乐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在广东清远,以大自然、大生态、大种群、大旅游的森林概念为主题。而清远项目的概念,则出自苏志刚多次考察南非太阳城的灵感。 太阳城位于约翰内斯堡西北180公里,因地处干旱内陆气候,所有林木都是人工种植。山泉、瀑布、湖泊全部依靠引水和循环水。

随着2015年清远长隆项目的动工,广东长隆集团将打造一个纵亘珠三角最佳旅游资源地域的超级旅游目的地主轴线。从地图上看,由北至南,清远长隆国际森林度假区位于大广州生活圈北缘,其与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和珠海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连成纵向一线,之间不仅高速公路和城轨不间断相连、接驳,而且高铁贯穿,相邻的两个度假区均为一个小时左右行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银盏板块整体呈现的是以森林度假为主题的特色,其规模首屈一指。投入建设的银盏板块的旅游度假项目,初步构成清远长隆的森林与动物主题公园群、体育休闲群、度假酒店群和大型综合度假社区及完善的商业配套设施群。迎咀板块以湖泽为特色,以水体生态保育为基础,将水源保护、科普教育与植物观赏、休闲放松完美结合。华侨农场板块主打原野特色,以求更好的保护和真正无边界的展示各大洲的草原动物大种群,包括原野历险项目、超大型动物主题公园、动物主题度假酒店群和综合度假社区。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跳出广东布局海南

成立20年后,未来长隆集团有望打破在广东一地“闭关修炼”的发展模式,赴海南建设国际海洋生态旅游文化综合区。今年6月在长隆集团与海南省政府举行的座谈会上,长隆集团董事长苏志刚明确表态,将在海南打造世界级滨海目的地。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除长隆集团外,早有多家旅游集团在海南市场进行业务布局。华侨城集团于2016年8月已经与三亚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三亚投资300亿-500亿元,参与三亚旅游文化项目。今年2月10日,海昌海洋公园的三亚海昌梦幻海洋不夜城项目展示中心启幕。此外,今年4月,由复星国际投资110亿元建造的三亚亚特兰蒂斯项目正式开业。

群雄逐鹿下,海南旅游市场的客源难免被分流,海南长隆国际海洋生态旅游文化综合区建成后能否多分市场一杯羹?有竞争才有市场,长隆的海南项目令人期待。

我不要做中国迪士尼,我要做中国的长隆!——苏志刚的长隆故事

说干就干、大手笔、一掷千金,苏志刚经营长隆的方式看起来简单粗暴,但绝不是任性的土豪。看似“壕”的背后其实总能找到政策、市场、消费者心理、竞争环境的理性解读。事实证明,苏志刚眼光毒辣,出手果断,总是能搭上区域开发的顺风车。目前,长隆集团的年营业收入约30亿元,良好的现金流、强大的融资能力和较低的拿地成本就是苏志刚不断惊艳世人的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香江   清远   种群   珠海   主题公园   海南   马戏   广东   广州   中国   动物园   动物   酒店   项目   集团   故事   旅游   世界   苏志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