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一山,又是一山》这个世界不够好,但总有人在让它变得更好

在你的内心深处,什么样的人才是拥有高尚品德的人?

老子曾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一是柔软,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人争。

生活往往不会一帆风顺,挫折和磨难会时时存在,强者和弱者最简单的区别,便是在一个相同的环境下,谁能有力量去改变当前的困难。

人的至柔至刚全在一念之间,生活中刚柔并济方显英雄本色。

而一个人的一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才能通向胜利的彼岸,要具有“强者”的资本,同时保持“弱者”的姿态,这才是历经岁月积淀的人生智慧。

《越过一山,又是一山》这个世界不够好,但总有人在让它变得更好

生活在平凡世界的我们,很难把身边的某一个人跟“伟大”这个词有所关联。

尤记得自己小的时候,我们村是方圆百里闻名的贫困村,村里没有一条柏油马路,很多庄稼地是盐碱地,有些地方甚至寸草不生。

村上唯一的一所小学,是由一个古老的破庙改造而来的,由于年久失修,下雨的时候通常都会漏雨,天晴的时候偶尔还会有松土从屋顶簌簌落下。而我们上课用的桌椅,也是村上自己种的树被砍下来让木匠制作而成的,用到我们这一届,早已破旧不堪。

后来我小学毕业的时候,多年在外打工的父亲回来了。

《越过一山,又是一山》这个世界不够好,但总有人在让它变得更好

他带领村里的人把破庙拆了,盖成了青砖白瓦两层高的小楼,还砌了院墙、采购了一批新桌椅,至此我们村上有了第一所真正能被称之为“小学”的建筑。

再后来,父亲又把我们村通往镇上的小路拓宽,铺成了柏油马路,下雨的时候,村上的人去镇上赶集,再也不会两腿泥泞了。

在那个刚刚提倡要奔小康的年代,父亲的这些作为让村里的乡亲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以至后来父亲被镇长公开表扬,还授予了一个模范称号。他对着镇上给他发的奖状证书,嘴巴乐得合不拢。

母亲问父亲:“就这样一个奖状能值几个钱?有什么实质的奖励吗?”父亲两眼一瞪,生气的说:“要什么实质奖励?这是政治荣誉,你懂不懂!”

那时候,我和母亲都着实不懂!

可是多年后的今天,我才明白,总有那么一类人,他努力奋斗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和家人能过上好的生活。他有自己活着的目标,有超越小我的追求,而这目标和追求能让他的人格得到更完美的升华,使他的人生变得更加的充实和有意义!

《越过一山,又是一山》这个世界不够好,但总有人在让它变得更好

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人,满怀天赋却充满了奉献精神,看上去一生艰辛,却清楚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本书的主人公保罗·法默正是这样的人。

保罗·法默,哈佛医学院毕业,同时也是哈佛人类学博士。在一年当中,他只有四个月时间是在波士顿工作,其他大部分时间,他都在海地义务帮贫民看病。

90年代末,美国政府派了两万美军到海地铲除海地军政府势力,恢复了海地的民选政府。可是,这场美国政府参与发动的政变,只是推翻了一个旧的恐怖政权,恢复了一个由美国培养的新的政府,丝毫没有减轻海地人所受的苦。

《越过一山,又是一山》这个世界不够好,但总有人在让它变得更好

当时的海地,两极分化严重,一边是镇压的暴力,一边是海地贫民,而后者占绝大多数。

海地有一个名叫肯吉的村庄,这里大部分森林和大片的土壤已经流失,它的医疗条件在西方国家也是最落后的。贫病交迫、土壤侵蚀、饥荒严重,这个村庄宛如在世界的尽头,已经被整个世界所遗弃。

就是这样一个穷苦贫瘠的地方,有一座大型混凝土建筑群,门前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医疗合作伙伴”。这是法默医生工作的地方,里面包括一间流动诊疗所、一间妇女诊疗所、一家综合医院、一座圣公会大教堂、一所学校、一个每天为两千人准备三餐的厨房。

其实在肯吉这个地方,也另有几家设备简陋的医院,收费却不低,甚至连检查用的手套都得病人自费,可是能付得起钱看病的人却寥寥无几。

《越过一山,又是一山》这个世界不够好,但总有人在让它变得更好

在名为“医疗卫生伙伴”的医疗站看病也得收费,看一次病大约0.8美元,因为法默的同事坚持这样做。法默是医学总监,却并未反驳他的同事,只是直接颠覆了这个政策,他规定每一个病人来看病必须付0.8美元,但符合以下几个条件的人除外:妇女、儿童、贫民和重病病人。

换句话来说,在海地这个地方,几乎人人都可以免费,而且来者不拒!

《越过一山,又是一山》这个世界不够好,但总有人在让它变得更好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名医生,大部分人会选择在医疗条件很好的医院名利双收,虽然偶尔也会捐献自己的爱心,但对于像海地这样的贫苦地区来说真的是杯水车薪。而且并没有人真正像法默一样,想去改变贫困的大环境。

法默建立这个名叫“医疗卫生伙伴”的地方,其实需要不少经费,这些经费大致来自三个部分:政府补助、私人捐赠、法默自己捐赠。其中最大的金主是一名叫怀特的土地开发商,多年来他的捐赠金额已经不下千万美元。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没有怀特的帮助,法默将在救治贫民的道路上寸步难行。

《越过一山,又是一山》这个世界不够好,但总有人在让它变得更好

在海地这个地方,贫穷跟巫术是最常见的东西。人们得了结核病,却坚信这种病是被人下咒造成的。这让法默深深懂得:对海地的病人不光要有物质上的关心,还要注重对他们信仰的需求!每一个来这里看病的病人,他都会要求医护人员监督患者服药,还会给他们每个月五美元的现金津贴,这些钱帮助那些贫民改善了自己的家庭条件。

当地人评价法默说:“真他妈的是个圣人!”他们认为法默是用在用科学和魔法帮他们解除魔咒,却除病痛。

《越过一山,又是一山》这个世界不够好,但总有人在让它变得更好

就是这样一个前途无限的年轻人,本来是有很多机会可以在波士顿上班,享受良好的医生待遇,如今却栖身在海地这样穷苦的地方,与贫民区的农民为伍。

只因他相信,牺牲小我、成全大我才是他生而为人的最终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海地   怀特   波士顿   美国政府   保罗   诊疗所   贫民   村上   这个世界   镇上   这个地方   病人   父亲   条件   美元   地方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