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摄影撰文:冯刚

普氏原羚(学名:Procapra przewalskii)别名滩原羚、黄羊,1875年由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Przewalski)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草原上发现并命名。普氏原羚全身黄褐色,臀斑白色。仅雄性有角,双角角尖相向钩曲。栖息于山间平盆地和湖周半荒漠地带,以数头或数十头为群,冬季往往结成大群。以莎草科、禾本科及其他沙生植物为食。曾经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及青海。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恶化,该物种的数量下降,分布区范围锐减,而现在普氏原羚只分布于中国青海省,包括青海湖周围,以及天峻县和共和县。

普氏原羚是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少的物种,也是中国甚至世界上有蹄动物中处于最濒危的物种。青海湖畔是普氏原羚在世界上仅存的栖息地。普查显示,2007年,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在300余只左右,比大熊猫数量还少。在民间志愿者和官方救助中心的共同努力下,几近灭绝的普氏原羚物种逐步摆脱濒危处境,种群有了明显的恢复,目前普氏原羚年均种群数量稳定在2700余只。

为了表现普氏原羚飞奔时的动感,我都用1/30秒的低速快门曝光,是否达到目的,还要请朋友们鉴定。我两年中三次共十几天在青海拍摄普氏原羚,起早贪黑、苦中作乐。其实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想用我拍摄的图片,把鲜为人知的普氏原羚广泛地介绍出去。希望朋友们能仔细阅读、多方转发,让更多的国人能知道:“普氏原羚是我国国宝级野生动物,中国人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野生动物!”。

目前普氏原羚得到很好的保护,但是铁丝网围栏对普氏原羚自然活动限制极大。在普氏原羚活动、交配、繁殖期间,围栏极大地方便了狼和狐狸对普氏原羚的捕猎,限制了普氏原羚的活动区域,经常有普氏原羚被铁丝网挂伤、勒死。希望有关部门迅速拆除围栏。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中国动物摄影大师冯刚镜头中的普氏原羚

创作不易,请勿侵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瓦尔   青海湖   中国   鄂尔多斯   青海省   天峻县   共和县   大群   种群   铁丝网   青海   围栏   物种   野生动物   镜头   数量   大师   动物   旅游   冯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