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临沂,古称"琅琊",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先后出现过诸葛亮、王羲之、颜真卿等历史名人,显示出文化的厚重,知识的丰裕。

书圣王羲之故居,坐落于临沂砚池街中段北侧,是一座古典园林式建筑。据说,是王羲之幼年居住之处。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王羲之,字逸少,生于太安二年(303年)。琅琊王氏是士族大户,出了好多大官。

王衍(256—311年)出身于琅琊王氏,西晋末重臣,玄学领袖,清谈误国,被石勒所俘获、活埋。

王敦(266—324年)出身于琅琊王氏,王衍的弟弟,娶晋武帝司马炎女为妻,东晋将领、宰相、权臣,与堂弟王导一同辅佐琅琊王——晋元帝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后反复无常,几次起兵攻打建康,其叛乱后来被晋明帝平定,虽已病逝军中,照样被剖棺戮尸。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王导,字茂弘

王导(276—339年)出身于琅琊王氏,是王衍的族弟,早与琅琊王司马睿交好。在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时,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大举进攻,很快灭掉了西晋王朝。琅琊王司马睿因与晋朝王室亲属较疏远,加之远离中原,成为幸运儿。王导建议他移镇建业(建康),又竭力笼络江东士族,安抚南渡士族,使司马睿很快站稳脚跟。司马睿视王导为萧何,朝野号为仲父。西晋灭亡,东晋建立,司马睿为晋元帝,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就当王敦反叛时,王导宅心仁厚,仍是忠心耿耿,带领昆弟子侄,每晨入朝请罪,保住了王家子弟,直至辅佐元、明、成三帝,稳定了东晋的偏安政权,从而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王羲之的父亲叫王旷,是王导的亲堂弟。也就是说,俩人父辈是亲哥俩,是一爷之孙。王羲之管王导叫堂伯父,如四世同堂,就是一家人。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西晋末年,衣冠南渡,琅琊王司马睿避乱渡江,定都建业(建康),建立东晋。王羲之随王氏家族南迁,应是永嘉元年(307年)。那时,王羲之只不过是四五岁的孩子,所以说,临沂应是书圣王羲之的出生地,留下洗砚池、晒书台无可非议,毕竟大家人家从小就重视孩子的教育,抓得早。现在三四岁的孩子一入幼儿园,就是学前班,看书写字也是常事。至于后来的《集柳碑》《普照寺》乾隆《御碑》,以及新建的碑廊碑亭,都足以证明它的存在。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其实,王羲之一家南渡一开始也不见得就到了绍兴。唐代刘禹锡写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在南京秦淮河畔。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东床快婿"也证明了这一点。《世说新语·雅量》说:"郗太傅在京品,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此人就是王羲之,足以证明他们当时都在建康(今南京),都随着他大伯父王导。后来,也许王羲之做了会稽内史才到了绍兴。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当然,绍兴的遗迹就多了,蕺山南麓的"戒珠寺",原是王羲之的故宅。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不远的"题扇桥",左右的"躲婆弄"、"笔飞弄",都与王羲之有关。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特别是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与谢安等41人宴集兰亭修禊事所作的《兰亭集序》,更是闻名全国,流传百世,奠定了他书圣的高名、地位。所以说,绍兴应是书圣王羲之的成名地。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再说,王羲之的墓地,在嵊州城东金庭乡瀑布山,"壮洞天之形胜,为福地之灵宗"。这里也有书圣殿、金庭观、王羲之故居等等。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据说,金庭乡是王羲之晚年养生之处,卒葬于金庭乡瀑布山下,现存有王羲之祖祠,子孙绵延万人,近达六十代。应该说,嵊州是书圣王羲之的长眠地。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我之所以按地域区分,是说明三地,甚至四地(包括南京——书圣王羲之的招婿地),互不干扰,独立存在,又有联系,成为一体,完整地勾画出王羲之一生的足迹。从出生地到招婿地,从成名地到长眠地,免得纷争。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不过各地修缮不要一味地模仿,应"他无我有,他有我新",突出各自的特色。临沂有好多独特之处,是任何地方不能比拟的,如"琅琊王氏",追根溯源,可以在园内建立"琅琊王氏祠堂"。琅琊王氏那么多名人,如王衍清谈、王敦野心、王导仁厚,加之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卧冰、王览争鸩、王裒泣墓等等,完全可以说明王家的根基深、底子厚、起点高,这才造就出书圣王羲之。他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丰厚的基础,祖辈的传承,名家的教诲。他大伯父王导虽是丞相,也是书法家,东迁琅琊时,就把钟繇的《宣示表》缝于袖中,"人在帖在"。他重视家族的书法教育,王羲之也得益于他大伯父的教诲。王导的孙子王珣、王珉也都是书法家,《三希堂》就有王珣的《伯远帖》。"诗书传家久,忠厚继世长",家缘的影响、教育,不可小觑。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还可以建立"琅琊王府", 毕竟晋元帝司马睿是琅琊王出身,这里是他家的封地,从他父亲琅琊恭王司马觐起,爷俩就没在临沂留下过什么痕迹?特别是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时,是王导提醒司马睿从洛阳回到他的封地琅琊的,这才躲过了北方少数民族刘聪攻陷洛阳一难。后来又是王导建议,衣冠南渡,避开战乱南下江东移镇建业(建康),这才为建立东晋打开了局面。"王与马,共天下"并不是空穴来风,那时的王氏家族已成为东晋王朝史上最显赫、地位最高的家族。建立"琅琊王府"也进一步说明琅琊王氏与琅琊王的关系,坦率地说,一开始要是没有王敦、王导的辅佐,司马睿能不能建立东晋还是另一回事。这样读谱、读史、读书法,就更有说服力、吸引力了。


临沂,书圣王羲之出生地

诗云:"琅琊王氏久闻名,辅佐三朝盖世雄。书圣扬名本后事,临沂只是幼年情。"

九口2020-8-1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王羲之   临沂   嵊州   砚池   士族   王朝   绍兴   西晋   书圣   东晋   伯父   建业   南京   出生地   出身   家族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