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老乡、同学、战友——机械化步兵学院原副政委孙宝春


缅怀老乡、同学、战友——机械化步兵学院原副政委孙宝春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宝春走了十三年,真让人难以接受。

宝春,我们俩是老乡。他的家就在胥各庄五街南小街,西临一条沟似的路,南通胥各庄中学,北连五街大街;再往西稍走几步便是丰南县城南北大道,加之他们南小街的路,此处是五路交汇处。每天我去胥各庄中学上学,无论是走大道还是走小道,必须得经过他们的街口,有时碰到我们一起去上学。

宝春,我们俩是同学,同届不同班,两个班紧挨着。宝春是一三班的,我是一二班的。他们班都是男生,我们班是男女混合。两个班曾有过一次合作,那是语文老师魏玉良,根据课本《智取威虎山》导演的一折戏。我们班高景臣个儿高,经常剃光头,人称高尖,扮演座山雕;宝春他们班王金山是个活宝,幽默调皮,扮演小炉匠,两个人表演得都非常出色,至今令人难忘。至于谁扮演的杨子荣,以及八大金刚就没有印象了。

宝春,学习很好,小学就跳过班,中考,考入了唐山开滦一中,我只是"自给自足",上了自己学校的高中。以后,消息就少了。可能是上山下乡开始,我们这些农村出身的高中生就都返回了家乡劳动。


缅怀老乡、同学、战友——机械化步兵学院原副政委孙宝春

宝春与陆校战友老赵和我

宝春,我们俩是战友。几年过去,再闻其名,已到了1969年12月16日晚上——县里召开的欢送新兵大会上。那一年,我也体检合格,穿上了崭新的军装,来到了我们的母校——胥各庄中学操场集合,吃完晚饭,又步入丰南礼堂参加县里召开的欢送新兵大会。没想到新兵代表发言,竟是宝春。我这才知道宝春也当了兵。更巧的是,我们乘坐闷罐来到山西介休炮二一二团后,竟然分配到了一个营,我到营部当了通信员,宝春到三连当了炊事员。其实这就是雪藏,三连连长接兵接的我们,恐怕留不住他,故意安排到炊事班,只不过是韬晦之计。好苗子是藏不住的,不久,宝春还是被调到师里去。

1973年初,我便提干,10月份调到团组织股,每季度都要到师组织科报一次政治实力,加上平时电话,与师组织科的人都非常熟,宝春更不例外,他已是师组织科的干事了。那年,他探家回来经过介休去看我,说:"搞对象了,那个人你认识。"我笑了说:"认识好哇!都是老乡嘛!"以后,他家属临时来队,每逢我到师里办事赶上,总是叫我到他临时家中坐坐,从不许外。

1979年初,正是备战的时候,我们俩都提升了,宝春担任了师组织科副科长,我担任了团保卫股长。仅仅时隔一年,命运之神又向我开了个大玩笑,也许还是因为唐山丰南大地震,我被调到了丰润县武装部,与妻子团聚。而宝春却进了西安政治学院学习,两人一上一下,更拉开了距离。

春节放假,宝春借到丰润县看妻兄的机会,特意找到我的家去看我。那小小的铁路工房,他还挺羡慕我们夫妻团聚。我说,"还是上学好,要不叫'文革'耽误,你早是高材生了。"他说:"其实,你不走也有机会,毕竟是老高中生吗?"

这话还是让他说应了。再见面,已到了1983年3月,宝春已经调到石家庄陆军学校,他家属也随军了。我去陆军学校学习,实际上是参加北京军区高中文化教员培训班,每个军、省军区都有人。通过名单,宝春得知我来了,特意前去看我。星期天,又把我们另一个同学——省委组织部的李永祥请来,一起在家中喝酒叙谈。

培训班结束后,我被调到省军区教导大队担任文化教员,接着,家属也调了过来,这样,宝春我们俩就算在一个城市工作了。可惜,好景不长,唐山成立预备役炮师,我毕竟是炮兵出身,又被调回丰润县任预备役炮团副政委。宝春我们俩曾有一次在石家庄火车站巧遇,宝春去北京开会,我回丰润,但不同车,只是在站前广场聊了一会儿。彼此间,到有一点相同之处,穿的都是刚换装不久的校官服。


缅怀老乡、同学、战友——机械化步兵学院原副政委孙宝春

与宝春在山海关老龙头

百万大裁军,县武装部移交、预备役炮团取消副政委,我转业到石家庄火车站。宝春,却扶摇直上,先后担任陆军学院(后由校改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机械化步兵学院(后与装甲兵学院合并)副政委。职务级别拉大了,但并没有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有时打电话,有时写便条,有一次还特意跑到家中,让我帮他到车站接人。

特别是在陆军学院接受大学生培训期间,每逢寒暑假,石家庄火车站售票、行装车间都要前往陆军学院去售票、托运行李。一次,我也陪同两个车间去了。中午,陆军学院非要留我们吃饭,听说我与宝春较熟,还特意把宝春叫来坐陪。

到了2004年,听我们车站的小姚(她丈夫是陆军学院的)说:"宝春——孙副政委也休息了!"可能上级有规定,师级干部,55岁,再上不去,就休息了。宝春1949年生,这年正好是55岁,我真替他惋惜。宝春确实是个人才,文笔不错,能力也挺强,经过"文革"、农村锻炼,经过部队基层、机关锻炼,又进入西安政治学院学习,很是有潜质,我一直对他抱有幻想,希望他能再往上拱一拱,那就是副军——少将了,可惜、可惜,关键时刻,关键岁数,没能迈过这个坎儿去。


缅怀老乡、同学、战友——机械化步兵学院原副政委孙宝春

宝春夫妻俩与我们夫妻俩敬酒

也就是这年九月,我女儿结婚,特意把宝春两口子请过来,老家来了好多人,彼此之间多有认识,大家聚在一起,主要是热闹、热闹。

第二年夏天,我们两口子带着女儿小两口去北戴河避暑游玩,没想到在山海关老龙头与宝春一家相遇,他们也带着女儿前来游玩。他家属悄悄对我说,"你劝劝宝春,他心里总过不去这个坎儿。"我说:"这事怎么劝,让他慢慢悟吧!时间长了就过去了。"


缅怀老乡、同学、战友——机械化步兵学院原副政委孙宝春

宝春家属与我家属在山海关老龙头

到了2008年1月27日,春节前,宝春的女儿结婚,也请我们两口子,因家属看小外孙离不开身,我一人去了。刚进了大厅,就听广播喇叭喊叫我,"大门口,有人找"。 我不知是谁,急忙往大门口赶。到了二楼,竟然遇上刘连勋,原来是他在找我。刘连勋变化不大,还是那么年轻、英俊,但也从宣化炮院休息了。今天,特意带着家属、孩子从北京赶来。得知我要来,急于见面,转了一圈没有找到,就用广播喇叭喊叫起来。转眼分别有近三十年,两人见面,格外高兴。当兵时,刘连勋比我们岁数小,结婚娶的又是我们邻村的姑娘,更觉得亲上加亲。后来他调到了宣化炮院,一次到石家庄办事,得知我转业到火车站工作,特意前往办公室看我,可惜我没有在,留下了一封便信走了。刘连勋的硬笔书法也不可小觑,算是留给我的墨宝吧!没想到今天在此相遇,加之宝春,我们三个老乡战友特意照了一张相,以示留念!


缅怀老乡、同学、战友——机械化步兵学院原副政委孙宝春

战友:刘连勋

没想到,还不到十个月,宝春就走了,平时没病没灾,怎么走得这么匆忙,这么急促,好像天堂上还有什么事等着他急办似的。

可惜,可惜,真可惜!悲哉,宝春!惜哉,宝春!痛哉,宝春!人生真是无常,该走的没有走,该留的没有留,人呐,什么时候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呢?什么时候能够知道生与死呢!难呀!所以,我告诫大家,我们活着,就要珍惜每一天,活好每一天------

又快过八一了,回想部队的往事,便写下了这篇文章,以示缅怀宝春。

九口2021-7-2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介休   宣化   山海关   丰润   战友   丰南   唐山   预备役   石家庄   政委   两口子   步兵   新兵   家属   老乡   火车站   可惜   同学   学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