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这位池州籍开国少将不应被忘记

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6周年,回望那段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无数先辈英烈们舍身取义、前仆后继,用正气和热血谱写出一曲的民族独立史诗。铭记历史,缅怀先人,让我们走近在抗日战争中立下奇功的家乡英雄——池州籍开国少将方国华

纪念抗战胜利,这位池州籍开国少将不应被忘记

摄影|仁河


艰难求生 革命照亮前路


方国华(1904~1984),出生于贵池县城东嘉琅方村(今池州市里山乡白沙村),7岁失怙,14岁时便去烟厂当学徒,工作劳累且易得肺病。快满三年出徒时,老板却分文不予,反说白吃了三年饭。年少的方国华第一次意识到旧社会剥削制度的残酷,此后他艰难求生,看到穷人和富人的天壤之别,更目睹饥荒年景的惨绝人寰,便毅然参加北伐军,踏上革命之路。


纪念抗战胜利,这位池州籍开国少将不应被忘记

摄影|仁河

民运工作 点燃星星之火


1929年,方国华加入红军后开始从事民运工作,负责宣传红军各项方针政策,发动和组织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扩大红军队伍等。且民运工作常常要孤胆深入敌区开展工作,随时面临不测,当时的每一天,方国华都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在五次“反围剿”战斗和长征过程中,方国华一边参加战斗,一边利用部队休息时间作民运工作,在敌人的残酷围剿下筹集到各项物资,为长征的胜利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纪念抗战胜利,这位池州籍开国少将不应被忘记

摄影|祖光煊


抗日救亡 军民联手建奇功


抗日战争时期,方国华先后参加过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井陉煤矿攻坚战、涞灵战役和东田堡、黄土岭、雁宿崖等歼灭战。每解放一个地方,方国华便立即着手建立地方组织,如区政府、妇女救国会、游击队等等,这些组织为后来建立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平型关战役时,广大群众积极支前,抬担架、送茶饭、送弹药,解除了部队的后顾之忧。


纪念抗战胜利,这位池州籍开国少将不应被忘记


平型关大捷后,当地青年抗日热情高涨,队伍人数扩大了近6倍,导致粮食、担架奇缺,武器弹药不足。方国华夜不能寐,他带领民运科战士深入发动群众,说服当地开明地主为抗战贡献财力、物力。并挖掘出阎锡山的两座隐蔽弹药库,时任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的杨成武兴奋地说:“这些弹药部队打三年都用不完!”


纪念抗战胜利,这位池州籍开国少将不应被忘记

摄影|尚良智


严教子女 不居功不自傲


抗战胜利后,方国华任晋冀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兵团组织部长,并参加保卫张家口的战斗和新堡安攻坚战。全国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干部部副部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后任河北省军区副政委。


纪念抗战胜利,这位池州籍开国少将不应被忘记


1963 年方国华离职休养后,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子女,他说:“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不能靠父母、靠关系,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干”。他生活俭朴,却先后向学校捐款,给警卫战士家寄钱寄物。1984年病逝,享年80岁。


纪念抗战胜利,这位池州籍开国少将不应被忘记


后记:写完这篇文章,小编也深深被震撼了,通过对方国华少将资料的阅读,仿佛跟随着他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岁月,看到先辈们以血肉之躯阻挡敌人的一次次进攻,看着他们把一个残破的河山重新绘成一幅美好画卷……懂得先辈的拼尽全力,才懂得今天的来之不易。在和平年代,我们更以先辈的伟大事业理想为旗帜,建设美丽池州、繁荣美丽池州,让千年池州山水涵养的家国情怀和民族风骨代代延续相传!


参考文献:

《池州地区志》

开国将军方国华:长征路上走来的民运团长》

http://www.wphoto.net/qianbei/article/ts/show/articleid/11105/

《方国华回忆在民运科的工作岁月》

http://www.wphoto.net/qianbei/article/ts/show/articleid/2479/


摄影 |杨银龙、王丽华、胡冉

编辑 | 庄凯强

版权 | ©九华旅游603199,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池州   少将   平型关   民运   组织部长   攻坚战   奇功   担架   先辈   弹药   红军   战役   部队   群众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