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有着“中国竹炭之乡”称号的浙江遂昌,这里处处散发出浓郁的竹炭文化。不仅有着我国唯一的一家“中国竹炭博物馆”外,还有一条以“观、吃、住、娱、购”为一体的炭文化园区。炭缘客栈、炭窑酒吧、竹炭美食、炭养生馆、炭旅游休闲购物街等,浓郁的炭文化气息和特色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参观中国竹炭博物馆和游逛炭文化园区更是一个神奇的竹炭文化之旅,不仅能全面地了解古往今来的竹炭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展望,也对神奇的竹炭有了更深的了解。本篇就和大家聊聊古今中外“炭”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远古时代,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节点,从使用天然火到钻木取火、用炭木保存火种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易于保存的炭火,使人类对火的应用更自如,更方便。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在我国古代战场上,著名的军事家、谋略家孙膑的“增兵减灶”就是用无烟炭火迷惑敌军的一个著名战例。战国时期,孙膑和庞涓同拜鬼谷子为师,两人同学兵法,一天,鬼谷子给他们两出了一个题目,行兵打战,总要埋灶做饭,做饭就要烧柴,烧柴就有烟,不利隐蔽。于是鬼谷子给他们七天的时间,去找“无烟柴”。七天后庞涓一无所获;而孙膑从试烧的木柴中发现了木炭。木炭被称为“无烟之柴”,且方便携带好运输,更适合战时使用。我想当年孙膑用“围魏救赵,增兵减灶”而战胜庞涓,其中木炭应功不可没。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木炭本身有着无数的孔隙,这些气孔能有效地吸附空气中一部分浮游物质,并吸潮隔离了外界空气。古人早就知道炭的这种性质,于是帝王将相死后,为保持身体的不腐烂,在棺椁外侧都加有一层炭,使内部就形成了一个真空,以保证千年不腐,这已在无数次的考古发掘中得到了印证。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肥皂的发明也起源于炭灰。相传古埃及有个给国王做饭的厨师,一天不小心将一盆羊油弄翻在炭灰里,为避免受到处罚,他赶紧清理收拾,双手上沾满了带羊油的炭灰。在洗手时,他发现要比往常洗得更干净了。这事被国王知道了,就命令他手下的人按照厨师的方法,制造沾有油脂的炭灰来洗手,这样肥皂的雏形出现了。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而灯泡的发明更是离不开竹炭,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发明了一种用炭棒作灯丝的电弧灯。这种电灯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很不实用。那时发明家爱迪生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寿命长的电灯。爱迪生将1600多种耐热发光材料逐做了试验,唯独白金丝性能量好,但白金价格昂贵,普通人家难以适用。1879年,经过反复实验,爱迪生最后证明用炭丝来作灯丝,灯光效果好,寿命长。于是灯泡走进了千家万户。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其实炭的使用早就走进了人们生活方方面面,古代的理发匠都是挑着担子挨家串户,而担子的一头挑着理发工具,另一头则是木炭,而挑着的木炭是用来烧水给人洗头理发的。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小时候我们常常看到有挑着担子走家串户的爆米花,那时零食的缺乏,爆米花也成了孩子们心中的最爱。那时日常生活中的补锅、温酒也少不了木炭,更不用说家人、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令人垂涎的火锅了。成语“雪中送炭”就是借以比喻在别人急需要的时候能及时给予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要更深入的了解竹炭文化,那么就到浙江遂昌,看看“中国竹炭博物馆”逛逛炭文化一条街,这里是集“观、吃、住、娱、购”为一体的炭文化综合园区。这里不仅山水秀美、景色怡人、交通便利,更是国内首家集“观炭历史文化、吃炭美味佳肴、住炭环保客栈、饮炭健康茶水、娱炭特色酒吧、享炭轻松休闲、购原生态农产品”为一体的特色竹炭文化主题博物馆。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神奇的竹炭,浓郁的炭文化气息,走进中国竹炭之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法拉第   遂昌   鬼谷子   爱迪生   中国   灯丝   文化   炭火   木炭   电灯   担子   浙江   浓郁   博物馆   气息   神奇   特色   孙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