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调水调沙 并非科学方法》——庞双芹

——庞双芹 ——母子黄河是解决黄河问题的根本方案黄河小浪底水库又开始放水调水调沙了。去年这个时候小浪底为调水调沙放掉的黄河水达80亿立方米,今年看样应不会少于去年的弃水量。在水资源如此宝贵的今天,每年主动放弃如此巨量的黄河水有必要吗?值得深思一下。汛期到来之前,每年都有不少水库为腾出库容储备来水,总会放掉大量的水资源。有关部门的说法是;一方面确保安全度汛,对黄河来说还有另一重目的——利用巨大水流的冲力挟带库区泥沙入海。但是确保汛期安全和挟带泥沙入海,真的是黄河最急迫的问题吗?据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祁璞教授的研究结果;黄河流域的水库总蓄水量,理论上已达600亿立方米。而黄河的年均径流量不过580亿立方米,也就是说,将全年的黄河水全部储存起来,理论上已不存在困难。再说如今黄河的堤防标准是按照1855年河南铜瓦厢决口时的最大流量修筑的,其强化程度是美国密西西比河的100倍,中国长江下游的50倍,达到了千年一遇的标准。所以,防洪早已不再是黄河最紧迫的问题。就像一个放羊娃,在狼群出没的年代喊一喊“狼来了!”,或许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在狼群早已难觅踪迹几近灭绝的年代,再用“狼来了!”的虚张声势,希望唤起人们的重视,还有多少实际意义呢?黄河泥沙的问题其实也已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的黄河水可达16kg/立方米的泥沙含量,如今只有不到4kg/立方米的含量。当然,4kg/立方米的泥沙长期淤积也会形成隐患,必须及时处理,所以小浪底每年清除一下淤积是必要的。但一定要通过放掉大量宝贵水资源才能达到目的吗?有没有更好的,既不浪费水资源,又能实现清除库区淤积的科学方法呢?有的,母子黄河结构就能一举多得解决多重难题。请看下图:

《黄河调水调沙 并非科学方法》——庞双芹

所谓母子黄河,意即令黄河母亲再生一个孩子——利用二滩泥土,在大堤之内再筑起两条子堤,形成河中套河的双重堤防结构。目的首先在于,此结构可促使黄河早日实现通航;只要子黄河的河道水面宽度达80米(底宽60米),水深不少于4米,就能满足2000吨级船舶的通航要求。而这对年均入海300亿立方以上的黄河流量来说毫无困难。因为即便子黄河(标准二级航道)按常年1m/秒的水量流淌,只需年均8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量就足够了。要做到这一点,仅须改变一下小浪底水库的控制泄洪方式——将每年6月份的集中弃水,改为以稳定流量徐徐向子河道内常年放水的方式就可以了。这一母子结构的黄河,其次目的是提升其防洪能力,因为无论平时还是汛期,双重的黄河堤防结构,总比单一的堤防结构更具能力束缚肆虐的黄河水。若遇特大洪水,另两条二滩河道可立即启用,成为泄洪河道。所以,黄河的行洪能力是不受母子黄河结构影响的。那么,母子黄河的结构除了帮助黄河早日通航,强化堤防安全,还能实现正常的清淤除沙目的吗?当然能。因为实验表明;只有流速低于0.5米/秒的黄河水才会使泥沙下沉形成淤积;一旦高于0.5米/秒的流速,受到水力裹挟的泥沙是无法滞留下沉的,只能老老实实随水流输往大海。所以,采用母子黄河结构,既无须每年集中大量弃水,造成无谓的浪费,还具有通航、安澜、清淤、垦荒(二滩可开垦9000余万亩良田,一年一麦一稻,即可增加约2000亿斤粮食)等多重有利条件。

为什么只有母子黄河的结构,才具备这如此多的有利条件呢?这是由黄河的历史成因及河道状况决定的。

黄河(主要指下游)不似长江那样于平地之上冲刷下切形成河道,而是先经过了千万年的泥沙淤积,逐渐填平抬高了下游低洼的地势之后,再于淤积平原之上你一段我一段地筑坝挡水(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会盟诸侯的盟约之一就是“无曲防”——不准只在本国一侧筑坝挡水,搞以邻为壑式的避洪行动),才慢慢勾勒出了黄河雏形。完整的黄河堤防系统是直到宋朝才出现的。因此,黄河的根本症结在于河道宽泛无形所带来的水流无拘无束肆意横流,并在河滩上滞留了大量湾水死水。绝大部分的泥沙淤积是由这些湾水死水产生的,真正的主河道反而不易淤积。由此更可明白;根治黄河的主要目标不应是泥沙淤积、不是水患肆虐,亦不是缺水断流,更非高悬的河床(没有悬河的黄河水必无法入海,只能继续四处泛滥)。黄河的唯一缺点是少了一条像长江那样的“深沟”——子黄河。只要在黄河大堤之内筑起一条符合通航要求的标准二级航道,一系列难题将迎刃而解。

据黄河利津水文站记录,近几年的黄河入海流量一直保持在300亿立方米以上。去除二级航道维持常年通航所需的80亿立方米水流量,每年还可挤出220~260亿立方米的资源量可供调用。而沿途鲁豫两省的用水缺口满打满算不超过100亿立方米,弥补了两省的用水缺口,尚有120~16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供京津冀解渴之用。若实现了这一步,南水北调也就能回归其本来定位——战略性应急调水设施。这样既解除了诸多企业不得不花高价消纳长江水的困境(山东烟台的入户黄河水已7~8元/立方米),又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良性水生态循环创造了物质条件。应当不失为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作者系《山东运河研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黄河   目的   汛期   堤防   长江   泥沙   水量   航道   河道   水资源   母子   水库   水流   流量   结构   科学   方法   旅游   庞双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