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新入职的老师谈教学和成长之三——成长是自己的成长


原创:陈宝贵1960 大语文作文 今天

成长是“自己”的成长

河北临西教研室“深阅读大写作”工作室陈宝贵

和新入职的老师谈教学和成长之三——成长是自己的成长


县教研室把最近几年入职的语文老师作为重点培养的对象,集中进行引导、督促、培养,这是一种责任,一种善举。

青年教师的未来就是我县教育的未来,临西教育未来的生态全靠青年老师来形塑。所以,每一位青年老师都应有一个清晰而坚定的认知:那就是,你是你自己,你又不是你自己。你的责任很重,你生命的半径很大。你的“伟大”代表着未来临西教育的伟大,你的平庸代表着未来临西教育的平庸。你使命伟大而高尚,责任重大而光荣。

对此,我想谈谈“成长”。

“成长”是一种状态。这个状态是每时每刻、持续不断发生的。它不会由于事情的变化而停顿,也不会因为自己的不满而阻断。当然,这种成长有快有慢,有的带着愉悦在成长,有的心怀痛苦在前行。成长是状态,也是一种常态。你读一本有益的书是成长,你查一个字的意义是成长,你背一首诗、探究一首诗的意境是成长,你领读一篇文章是成长,改一篇学生的作文也是在成长。常态往往会产生疲劳、产生枯燥、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常态化的成长需要信念,需要定力。当我们由于我们的成长而获得快感的时候,进而感到产生爱它的情绪的时候,想和它亲近耳鬓厮磨的时候,感到这样的状态、常态里有了自己生命的影子,情感能得到满足的时候,并感到可以作为我们灵魂栖息地的时候,才是这种状态或者常态价值凸显的时候。这样,我们的成长就会展现出绚丽的光辉,也会开辟出宽广而繁花似锦的生命大道。

“成长”是一个动词。这个动词要有三种力的灌注。一是理想的追求力,二是意志的坚持力,三是爱的稳固力。没有理想成长不会持续,没有意志成长就会绵软,没有爱成长就会虚空。不少成长的停顿首先输于没有理想追求上。请记住,没有理想的人,不管他在什么位置,不管他有多么好的成长背景,也不管他职称的多么高,他得到多少人的亲睐,但,他一定是一个平庸的人,不会有多大真正建树的人。也不要期望没有理想的人,他会走“异路”,能开拓,“今日新,日日新”。没有真正理想的人,是难以产生对教育的情怀的,地位虽高,但对社会的贡献不一定大,有的也可能产生阻遏。一分理想,一分格局;二分理想,二分格局;大的理想,则会有大格局。成长有时是意志力的赐予,坚持力的产物。据研究,人的智力差距是不大的,顶尖和末端的占少数,而大部分人属于中间水平,而为什么时间一长就显出差距来了呢?这就是意志力、坚持力的作用。我们都知道集腋成裘的道理,但真正做到持续不断“集”的少,所以真正的成长需要意志力作保障。关于对职业的爱,人们似乎谈论的太多了,我不再在此赘言。

和新入职的老师谈教学和成长之三——成长是自己的成长


“成长”是自己的成长。意识到“自我”便是一种觉醒。“自我”简单说就是自我意识。艾里克森认为自我是一个独立的力量,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综合体,并且能够把进化过程中的两种力量,即人的内部发展和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能力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它决定着个人的命运。而我认为自我意识,自己对自己角色的认定,就是意识到我是谁,我为什么活在这个世界上,我将做什么,以及自己和周围人的不同,自己应该具有的目标等问题。周国平在《觉醒的力量》一书中的序言中说:“一个觉醒的人,第一有坚定的价值观,知道人生中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不会被社会的习俗和潮流左右;第二有清楚的自我认识,自己的禀赋和志业所在,不被偶然的风尚和机遇左右;第三有强大的精神性自我,知道精神的高贵和自由,不被外部的事件和遭遇左右。”这里强调“自我”和“觉醒”的目的是说,成长是自己的事,一切的外力都是辅助的力量,而真正的成长靠自己的理想、意志、勤奋和坚持。唯有理想才能引领我们的成长之舟启航,唯有意志才使我们成长的得到保障,唯有勤奋才构成长的基础,唯有坚持我们的成长才能真正地成长。成长,是自己的成长。那种祈求于外力,没有理想、意志的成长最终树不起生命飘扬的旗帜,构不成事业辉煌的砖石。唯有内心的澎湃,才能掀起真正的生命巨浪。

成长,是自我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临西   外力   教研室   常态   意志力   动词   平庸   格局   意志   状态   力量   理想   自我   老师   未来   生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