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美如画 一路皆风景 (三)——我的卓克基官寨、桃坪羌寨之旅

川西是一个有历史有风景、有故事有风情的地方,是去了还想去旅游的地方。

2018年5月16日,我们一行18人,自恩施出发,乘动车赴成都,于成都稍事休息,第二天一早便出发开启了我的第二次川西之旅,这次的主要目的地是桃坪羌寨、卓克基官寨、色达等。

经汶川、理县,马尔康、逆岷江而上,川西山川之奇、之美扑面而来,美不胜收!虽然这里曾经经历过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崇山峻岭之间,一条条白色的伤疤仿佛还在诉说着当时的惨烈,其伤痕还在。但地震后重建的有特色又美丽的小镇和村庄,将川西的山水也映衬得更加美丽。在发展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不会被困难所压倒,中国人民有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川西美如画 一路皆风景 (三)——我的卓克基官寨、桃坪羌寨之旅

作者乔梁在桃坪羌寨参观(后为羌族特色碉楼)

车行约3小时,就到达了位于达理县杂谷脑河畔桃坪乡,享有“天然空调”、“神性的东方古堡”、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的桃坪羌寨建筑群。穿行于其间,已有数百年历史发建筑、保留完整的地下水网流水孱孱、防御设施齐全、仓储能力完善,生活设施应有尽有。四通八达的通道如迷宫一般,在碉楼上远望,整个羌寨一览无余,四周群山环抱,各种果树将羌寨环绕,正值花开时节,美仑美奂。现在,依然是正常的居家之所,有家庭在里面正常的生活着。将日常生活、对外防御、周边环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先人们的智慧和超前实用的建筑思想,我们无不为之而点赞,因为掩映在美丽的各类水果花香之中的桃坪羌寨,除了美丽和惊叹,余下给我们的就是对先人们打造羌寨时的无尽遐想!

川西美如画 一路皆风景 (三)——我的卓克基官寨、桃坪羌寨之旅

与作者同游者周恩高夫妇在桃坪羌寨游览

在美丽的羌寨中享用当地的特色美味之后。沿泯江继续前行,车行约4个多小时便抵达了距离马尔县城8公里的西索村。也就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卓克基官寨。官寨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是典型的嘉绒藏族建筑,在国际建筑上享有“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之美誉。官寨前面小河环绕,右前方是红军长征纪念馆。右边是西索民居。

走过小桥,沿石梯而上,就到了官寨的主楼了。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上也是很有名的地方。红军长征时,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和中央机关在长征途中,就曾在此住过一周。留下了不少的佳话。也在这里就党的民族工作做出了重要决策。

推开红色大木门,再走几步石梯,就进入官寨主楼了。其内部结构为仿汉式四合院结构,北面正屋为假六层,东西厢房为五层,中为天井,共有大小房间63间。立于天井坝子之中,向上仰望每层楼,顿生威严的感觉。一楼以存放生产工具和放牧打猎的器械的存放粮食等生活用品的仓库为主。二楼为红军纪念馆,图文展示着当年红军在这一带进行革命活动的基本情况,以及红军"攻打"土司官寨的历史记载,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同志就住在二楼,他们的房间均按以前的样子陈设。三楼则是介绍土司家庭的衣食住行,依然保留着土司生活的原样摆设;四楼是土司进行宗教活动及议事之所;五楼是民风民俗展览馆,展出了富有藏族文化风格的各种展品。

川西美如画 一路皆风景 (三)——我的卓克基官寨、桃坪羌寨之旅

作者在卓克基官寨留影

在是我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第一次专门召开民族地区会议的房间里。党旗鲜艳。我们一起回味着长征的艰辛与历史。1935年6月24日,中央红军红六团,艰难地翻越梦笔山进入卓克基地区,时任国民党“游击司令”土司索观瀛。为了阻止红军,亲率200余名对我红军进行阻击。土兵是很善战,枪法极准的一支地方武装。在他们将红军派遣去宣传民族政策的通司打死后,红军不得不被迫还击。此次役,红军行经百余里,从梦笔山一直打到卓克基。土兵们败退到官寨,土兵们凭借其坚固的设施企图顽抗抵挡。就在深夜,红六团在难以攻下的情况下为联络后续部队,便向天空发射信号弹。当时,正是马尔康雨季,土兵们使用的是火药枪,因此,火药受潮无法使用。深夜,土兵们看到天空升起的五光十色的信号弹,以为红军会施“法术”,惊慌弃寨,仓皇而逃。

7月3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住进土司官寨。也就是在当天,毛泽东等中央政治局领导就在这里,针对于当时的情况,召开了讨论民族地区的有关问题的会议,并通过了并发布了《告康藏西番民众书》。号召藏族民众团结起来,“要消灭帝国主义军阀对西番民族的统治”,“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兵差徭役,取消奴隶制度”。

川西美如画 一路皆风景 (三)——我的卓克基官寨、桃坪羌寨之旅

作者与同游者们在当年中央长征路上中央常委会通过《告康藏西番民众书》的议事厅参观

土司索观瀛熟读四书五经,能讲流利汉语,精明好学。他收藏有大量的藏文和汉文典籍藏书。蜀锦楼,就是他的收藏书籍的房间。嗜书如命的毛泽东发现这里居然有如此丰富的,大开眼界。就住于此房间。房间里一本线装《三国演义》还放在大理石书桌上。毛泽东在官寨内不仅重读此书,离开时还将此书借读于身边。并留下一段民族团结的佳话。

在蜀锦楼,毛泽东同志对卓克基土司也有了新的认识。他曾联系到《三国演义》对郿坞的描时,叹道:“古有郿坞,今有官寨,土司的这个城堡应该是我们在长征途中见到的最有特色的建筑了”。

1952年,土司索观瀛受邀于北京参加少数民族"五一"观礼团时,与毛泽东同桌共餐。席间,索观瀛“请主席赐姓”。毛泽东爽快地说:“现在不是解放了吗,你就姓‘解’,以后就叫你解土司好了。"毛泽东还问索:“我长征经过卓克基时,曾在你家住了一段时间,看了一部《三国演义》,你的‘郿坞’还在吗”?“还在,还在。你在我们那里住过,我们还当它为纪念物呢”。索观瀛连忙回答。

川西美如画 一路皆风景 (三)——我的卓克基官寨、桃坪羌寨之旅

本文作者在西索民居前留影

官寨之前,是红军长征纪念馆,记述与讲述着当年红军长征的历史……

官寨的对面就背靠青山,绿水环抱的西宿民居了。很有藏区特色,典型的嘉绒藏族建筑,黑白红相间,如诗也如画,傍于溪流之畔,依于青山之中!

时光荏苒,赏卓克基官寨之美丽,看今天的幸福生活,遥想当年的艰辛,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满满的回忆和美丽的风景,也是一道时刻不能忘记的红色的记忆。

记住历史,生活才能更幸福,日子也才会过得更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马尔康   羌族   周恩来   藏族   蜀锦   信号弹   土司   民居   纪念馆   红军   特色   风景   美丽   建筑   作者   旅游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