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8)一一灵渠


灵渠,是我的家乡,从小喝它的山泉水,听它的故事和传说。长大后,经常带外地人参观和游览,做义务解说。它的知名度,对广西人来说,就像桂林,对全国人民一样如雷贯耳,尽人皆知,无人不晓。

灵渠,位于兴安县城之郊外,“山水甲天下”桂林市的东北部,兴安与桂林相距约40公里,离我的故乡(村庄)约10公里。

广西灵渠,贯通湘江与漓江,联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略要地和兵家必经之地,又是一项文化气息极为浓厚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大型水利工程。

灵渠,除了铧嘴、天平坝、导流渠之外。陡门,兴安灵渠的一大亮点,被世界及国内水利专家确定为“现代船闸之父”,是解决轮船航行过程中上下坡(坡度过大)问题的最佳手段,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

风景名胜(8)一一灵渠

物质与文化相伴相生,灵渠的存在,带来了文化的飞速发展。首先,灵渠飞来石的神奇传说,如真似幻,感天动地。虽然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但也表达了人们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和民间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次,郭沫若高度评价灵渠的文化历史地位,将广西灵渠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题写了“北有长城,南有灵渠”的名言佳句。

其三,更具文化气息的标志,就是把兴安灵渠当成是桂林米粉发源地的美丽佳话,传遍大江南北,神州大地。话说当年,北方南下的士兵在兴安打仗,交通不便,水路不畅,粮草供给不足,多次进攻受阻,屡吃败仗。于是,下令就地修筑堤坝,开凿灵渠,打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由于工程浩大,时间漫长,因此,北方士兵背井离乡,思乡情深,念家意切,特别想吃家乡的味道和饮食——面条。南方没有小麦和面食,只有大米,怎么办?

风景名胜(8)一一灵渠

厨师或厨娘想方设法把大米磨成粉末,揉和成团,搓成面条状,精心熬制卤水,再添加适当佐料,一碗“假面条”出炉了,权当面条以解北方士兵的思乡之情。谁知道?歪打正着,一道正宗的桂林米粉就这样无意中诞生了。既解决了北方士兵味口之馋,又稳定了军心民心。真可谓一举两得,皆大欢喜。因此,兴安(灵渠)便成了桂林米粉的发源地。

文化气息浓厚的本地人和学者们,近来对兴安(灵渠)又作出了新的历史定位:两次改写中国历史的地方!一次是秦始皇组织开凿灵渠,为统一中国,征服南蛮之地,铺平了道路,改写中国历史。一次是湘江战役,为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创造了条件,为红军长征取得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又一次改写中国历史。

风景名胜(8)一一灵渠

兴安灵渠的历史和文化让人陶醉,更让人陶醉的是那一渠清澈见底的山泉活水。你伸手触碰它,就像触摸冰肌玉肤。你捧一把洗个脸,既赏心悦目,又沁人心脾。夏天光脚浸泡,清凉爽快,你会体会到久违的难以言说的童趣情怀。

搭乘小蓬船,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两岸垂柳依依,微风轻抚,伴随着水底生机盎然青草一般翠绿,酷似蚂蟥柔软的水草,会让你想起徐志摩那首《再别康桥》以及“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你自由自在地徜徉在绿水青山之间,看小桥流水穿过兴安县城,缓缓流向醉美漓江,奔向大美珠江和海洋。

此刻,你意犹未尽,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心想,有机会一定去实地参观,吹一吹蕴含着秦朝气息的江风!品一品富含千年味道的桂林米粉,还有漓江水浇灌的巨峰葡萄,湘江水烹饪的果园跑步鸡,足矣!

欢迎评论和点赞,更欢迎打赏。

风景名胜(8)一一灵渠


风景名胜(8)一一灵渠


风景名胜(8)一一灵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遵义会议   兴安   湘江   漓江   珠江   长江   水系   广西   水底   米粉   发源地   水草   风景名胜   士兵   气息   文化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