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前言

青城山不愧是 中国 道教名山之首,东汉年间,张道陵在此结茅传道,创立了 中国 那是本土宗教——道教。
而在此之前和之后也有很多著名人士隐居于此。
直到我亲自踏上这座神山,心灵才彻底被它的空谷幽静所洗涤。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青城山无疑是「谴欲澄心」的绝佳之境。


圆明宫|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住过太多的酒店客栈,这是第一次住在道观里。
圆明宫——青城山未开发区域的一所道观,坐落于青城山前山半山腰的缓坡谷地。这里的客房不多,大多是周末来爬山清修的周边旅者,客房离大殿不过十几步的距离,殿里供奉着太上老君和道母天尊。
原本有四重殿堂,08年在
汶川 大地震中损毁。因此处未被划为青城山景区开发区域,后面两座大殿因为没有国家拨款、经费不足还未修缮,皆是断檐残瓦。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圆明宫内还有抄经室,这应该是道长抄的。(道长字真好)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圆明宫内的吃食很简单却也非常可口,可能还是地处蜀地的缘故,简单的几个小炒都十分下饭。而且几乎顿顿都有我最爱的回锅肉,还有好久没喝过的米汤。
圆明宫后面有一小块自己的菜地,还有养鸡场,土鸡蛋特别香。但肉类和其他调料等都需要从山下运上来,虽然有车但山路崎岖非常费轮胎,所以这里吃饭有点小贵,40元一顿,大锅饭自助的形式,可以自己进厨房随便舀。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每天晚饭过后,师兄会在圆明宫大门口的平台带大家练功,八段锦、五禽戏、太极……这就是我向往的生活啊,放下手机修身养性。

上山的时候我问师兄:“你们都是信道教的吗?”
师兄:“算是吧。”
我:“那你们会画符咒么?”
师兄:“看来你对道教还不太了解啊。道教现在分两个宗派,全真派和正一派,画符的是正一派,我们是全真派,讲究内、外丹的修炼。”
我:“那你们都有结丹吗?”
师兄:“……一看你就是玄幻小说看多了,内丹是指人的精、气、神的修炼。”
我:“啊原来如此。”
原来道教不教结丹啊。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一日|悟道山水之间

再从老君阁另一边一路下山经过各个道馆,最后穿过月城湖到达索道上山入口,坐索道上山回到慈云阁,然后沿小路下山返回圆明宫。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从圆明宫通往青城山景区的小路,由不规则大石头铺砌而成,虽然难走但空气清新,耳边是自然间的虫鸣鸟叫,身处其中每一根神经都得到放松。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穿过慈云阁往上走便是上清宫。

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朝同治年间所建,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纯阳祖师和三丰祖师,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经》五千言木刻。

上清宫旁有个小池塘叫天师池,池子里有一只张着嘴的青蛙,很多人朝它嘴里投硬币,我拿出身上仅有的一块硬币投了过去,没想到居然一发中了!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从上清宫另一侧山路继续攀登,便可到达青城山最高点老君阁。
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海拔高1260米,顶上原有呼应亭,取“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20世纪80年代末改亭建阁。2008年“5.12”特大地震毁坏后,今重建阁高33米,共九层,下方上圆,层有八角,象征天圆地方,太极八卦;外观呈塔形,尖顶,中堆三圆宝,寓意天地人三才。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从老君阁另一旁下山,经过 朝阳 洞,洞口对正东方。清人黄云鸽曾在此结茅而居,并撰联曰:“天遥红日近,地厌绎宫宽”。近代画家徐悲鸿也曾在此撰联:“空洞亲迎光照耀,苍崖时有凤来仪”。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祖师殿创建于唐代。唐代诗人杜光庭、薛昌,宋代张愈均在此隐居。
唐睿宗的女儿玉真公主也曾在此修道。

因为不在旅游线路主线上,该店环境更加清幽。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从祖师殿出来后不远便是「掷笔槽」,裂槽从岩顶直到山足,深约70米,宽约18米,两岩断裂,下临深谷。
《蜀中名胜记》引《五岳真形图》云:“龙桥处,二山相去百余步,峰峦急竦相对,两边悬岩,俯临不测。山旁有誓石,天师张道陵与鬼兵为誓”。
喝令魔王不得再为害百姓,朱笔画山,笔迹成槽,留下奇观。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过掷笔槽后继续下山,便是天师洞。
天师洞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三面环山,一面临涧,现存殿宇建于清末。
相传东汉末年张道陵曾在此讲经传道。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从天师洞出来天空开始放晴。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最后来到的宫观是「全真观」,这里虽然海拔不高但视野开阔。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七真殿供奉全真道开派的邱处机等七位祖师,他们为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并受封为真人,统称“全真七真”。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在全真观求了个签,供奉了一盏灯。第一次求到上签。
师兄说我一定会再回去的,当时我不信。
求签距今已过去了近4个月,4个月里发生了很多事,回想起当时师兄的话和解签,还蛮准的。前两天做梦还梦到回去还愿。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最后坐缆车上山回圆明宫啦。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小吃|随便一处都好吃

在山上呆了一周之后实在憋不住了,决定下山觅食。青城山的城区不大,最出名的小吃是这家醪糟糍粑,只收现金。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青城山游记|我的往生写在山里,远离城市喧嚣的一场修行

在从张醪糟到牛肉面的路上路过一家卤鸭,想着当地卤鸭出名就买了,结果超级难吃,鸭肉里面塞满了花椒,麻到发苦难以下咽。

怎么去青城山?

1、乘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到达 成都
2、 成都 市内坐地铁到「犀浦」站下车;
3、「犀浦」地铁出站,步行5分钟到「犀浦」高铁站;
4、「犀浦」到「青城山」城际快车约40分钟一趟;
5、如果要入住圆明宫最好在天黑之前上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青城山   老君   道教   太极   醪糟   太上老君   道观   道长   宫内   天师   清宫   索道   祖师   山里   师兄   年间   游记   城市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